祁止祥癖

《祁止祥癖》是明代文學家張岱寫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祁止祥癖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張岱
  • 作品出處:《陶庵夢憶》
作品原文,白話譯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 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 余友祁止祥有書畫癖,有蹴鞠癖,有鼓鈸癖,有鬼戲癖,有梨園癖。
壬午,至南都,止祥出阿寶示余, 余謂“此西方迦陵鳥,何處得來?” 阿寶妖冶如女,而嬌痴無賴,故作澀勒,不肯著人。 如食橄欖,咽澀無味,而韻在回甘; 如吃菸酒,鯁詰無奈,而軟同醉。 初如可厭,而過即思之。 止祥精音律,咬釘嚼鐵,一字百磨,口口親授,阿寶輩皆能曲通主意。
乙酉,南都失守,止祥奔歸,遇土賊,刀劍加頸,性命可傾,阿寶是寶。 丙戌,以監軍駐台州,亂民鹵掠,止祥囊篋都盡,阿寶沿途唱曲,以膳主人。 及歸,剛半月,又挾之遠去。 止祥去妻子如脫屣耳,獨以孌童崽子為性命,其癖如此。

白話譯文

人沒有癖好是不可以和他交往的,因為他沒有深情厚意。人沒有瑕疵也是不可以和他交往的,因為他沒有真氣。我的朋友祁止樣愛好書畫,愛好踢球,愛好擊鼓,愛好鬼戲,愛好梨園。
崇禎十五(1642)年我到南京,止祥讓阿室出來讓我見見,我的評價是:“這樣如同西方迦陵烏般的人,怎么得來的?”阿寶妖冶得像妙齡少女一般,卻又帶著點嬌憨與頑皮,他故意擺出不順從的樣子,不願意與人親近。和阿寶相處,就像吃生澀的橄欖,但是回味甘甜;就像是讓人上癮的菸酒,哽噎在喉,也讓人活之即醉。剛認識他會牴觸厭惡,但是認識之後就會無限思念。止祥精通音律,就像咬著釘子咀嚼鐵塊一般,一個字磨來磨去,並一點一點親自傳授,所以阿寶這樣的戲童也都能理解曲中的深意。
順治二年(1645),南京失守,止祥在逃難時遇到劫匪,刀劍加頸,生死攸關的時刻最寶貴的也是阿寶。順治三年(1646),他去台州做監軍,遭遇亂民搶掠,止祥的財產盡失,阿寶沿途賣唱,養活了他。等他們回來,剛過半月,止祥又帶著阿寶走了。止樣離開妻子就像脫去鞋子,只對這個孌童視為性命,他的癖好就是這樣。

作者簡介

張岱(1597--1689),字宗子,後改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六休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張岱出生於官僚之家,家境富裕,年輕時四處遊歷,見識頗廣,又時常休閒遣興於各類藝術之中,生活可謂安逸清閒、豐富多彩。明朝滅亡之後,張岱因拒絕進入清廷任職,從衣食無憂的富家子弟變成了下層貧民,生活窮困潦倒,後來更是以入山著書以終。張岱擅長散文,一生著作頗豐,包括《琅繯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 《夜航船》《石匱書後集》 《四書遇》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