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惰化現象

社會惰化現象

社會惰化現象,是指個體在群體中工作不如單獨一個人工作時努力的傾向,即群體一起完成一件事時,個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單獨完成時偏少的現象,也稱為社會惰性化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惰化
  • 外文名:social loafing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社會心理學
現象,引起原因,惰化的原因一,惰化的原因二,惰化的原因三,減少社會惰化的途徑,社會惰化的應對,

現象

相關實驗德國人馬克斯·瑞格曼(Ringelman,1913)做了一個拔河比賽的實驗,他要求被試在分別單獨的與群體的情境下拔河,同時用儀器來測量他們的拉力。結果發現隨著被試人數的增加,每個被試平均使出的力減少了。一個人拉時平均出力63公斤;三個人的群體拉時,平均出力是 53.5公斤;八個人時是31公斤。
這種共同完成一項任務時,群體人數越多個人出力越少的現象,稱做“社會惰化”。
後來在其他人的實驗中也得到證實。這些現象不僅在實驗室里看到,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根據有關研究和統計,在前蘇聯,私有土地占總農用地的1%,但產量卻是農業總產量的27%;在匈牙利,農民則曾在13%的自有耕地上生產出了全國三分之一的農產品;在中國,自1978年土地承包責任制,農作物的總產量每年遞增8%,這一速度是過去26年裡平均增幅的兩倍半。 俗語“一個和尚挑水吃,二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正是這種社會心理現象的具體形象化。

引起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一種是因為團隊成員認為其他人沒有公平付出。
假想你認為當你在辛苦工作時,別人卻在偷懶,那么你肯定也會減少工作量來重建公平感;另一種原因是責任的分散。所謂法不責眾,因為團隊的成績不會歸功於個人,個人的投入和團隊產出之間的關係不明朗。這樣有的個體可能成為“搭便車者”,依附團隊的努力。換句話說,如果個體認為自己的貢獻無法被衡量,效率就會下降。
還有一種與“社會助長”相對的他人對個體行為所造成的影響。當群體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時,群體中的成員每人所付出的努力會比個體在單獨情況下完成任務時偏少的現象,叫“社會惰化”。它一般發生在多個個體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績又不能單獨計算的情況下。
社會心理學家拉塔奈曾在個體獨自的情況下和在不同群體規模的情況下測查個體鼓掌和歡呼的聲音強度,他發現,與個體獨自情況相比,個體的聲音強度(鼓掌聲和歡呼聲)是隨著群體規模的增大而減弱的,如下圖所示。
拉塔奈認為,出現社會惰化的原因可能有三個:

惰化的原因一

社會評價的作用。在群體情況下,個體的工作是不記名的,他們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測量的,因為這時測量的結果是整個群體的工作成績,所以,個體在這種情況下就成了可以不對自己行為負責任的人,因而他的被評價意識就必然減弱,使得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減弱了

惰化的原因二

社會認知的作用。在群體中的個體,也許會認為其他成員不會太努力,可能會偷懶,所以自己也就開始偷懶了,從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

惰化的原因三

社會作用力的作用。在一個群體作業的情況下,每一個成員都是整個群體的一員,與其他成員一起接受外來的影響,那么,當群體成員增多時,每一個成員所接受的外來影響就必然會被分散,被減弱,因而,個體所付出的努力就降低了。

減少社會惰化的途徑

社會惰化作用明顯減弱了群體的工作效率。減少社會惰化的有效途徑是:
(1)不僅公布整個群體的工作成績,而且還公布每個成員的工作成績,使大家都感到自己的工作是被監控的,是可評價的。
(2)幫助群體成員認識他人的工作成績,使他們了解不僅自己是努力工作的,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
(3)不要將一個群體弄得太大,如果是一個大群體,就可以將它分為幾個小規模的群體,使得更多的成員能夠接受到外在影響力的影響。

社會惰化的應對

社會惰化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社會現象,它的產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學、經濟學和管理學上原因,組織可以通過運用文化理念人性化、績效考評具體化以及管理方式多元化來對社會惰化現象加以控制和弱化,從而使群體工作方式更好地發揮作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