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壓力

社會壓力

社會壓力是能改變個人行為或群體活動,使之符合特定目標或共同規範的社會力量。如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質詢,公開辯論以及廣播、報紙的宣傳報導等輿論方式。充分利用社會壓力的約製作用,通過各種輿論工具進行法制教育,調動社會各方面的力量,監視、打擊各種違法犯罪行為,鼓勵每個社會成員敢於向犯罪分子鬥爭,可以有效地控制犯罪行為的發生,減少犯罪現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會壓力
  • 外文名:social pressure
  • 學科:社會心理學
  • 作用:能改變個人行為或群體活動
  • 本質:是一種社會力量
簡介,主要概念,分類,主要影響,

簡介

社會壓力是指社會要求對於個體行為的制約力量。社會壓力是由社會中多數人有意識地施加於社會個體的力量,以使個體感受到社會對自己的無形的約束。社會壓力的來源廣泛。它包括法律、規章制度和某些行為規範,也包括風俗、習慣和道德。另外,社會氣氛、社會輿論,以及社會風尚等都會無形中給予個體以某些壓力。

主要概念

能夠約束個體行為或群體活動並使其趨於特定目標或共同規範的社會力量即為社會壓力。美籍蘇格蘭社會學者麥基佛(1882-1970)認為,社會壓力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表現為社會秩序對個人行為或群體活動的規範性約束作用,另一方面指的是社會組織(包括正式組織及非正式組織)對個人或群體的非正式約束或限制。報紙、電台等新聞媒介的輿論監督等形式的社會壓力,都能對個人或群體起到一定的約束作用。一般認為,社會壓力應當以團體為研究單位,只有對團體壓力作實質的把握,並且分析文化模式與團體壓力的關係,以及比較各團體壓力的異同大小,才能全面徹底地了解社會壓力。

分類

社會壓力主要是指社會通過成文或不成文的規定、輿論習俗等對個體行為產生的影響。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社會中的多數人有意識地對個體或群體施加影響,如團體發生分歧時,多數成員要求少數成員服從。二是個體或群體感受到社會對自己無形的壓力,如團體中大多數人都贊成做某件事時,少數不贊同的人就會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社會壓力來源於成文的法律、規章和不成文的道德、風俗習慣以及社會輿論等。由於個體差異的原因,同一社會壓力事件對不同的個體產生的影響是不同的。
壓力來自於物理學術語,社會學家把它引入社會學中,指“生活事件”給人造成的威脅。在這類生活事件中,最主要的是居喪(特別是喪偶)、分居、離婚、結婚、失業和監禁。一些社會學家還特別研究了威脅性生活事件與疾病的關係,特別是與白血病、貧血症、心臟病、癌症、結核病、精神病等的聯繫。另一些社會學家則研究了威脅性生活事件與人們行為的關係,認為這些威脅性生活事件是影響或改變人們行為的主要動因之一。比如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的質詢、公開辯論以及報紙報導等社會輿論,都能對個人或群體的行為起到制約和調節作用。

主要影響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黨的十八大確立的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社會價值體系。大力提高青少年群體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認同,踐行好這一社會價值導向,促進青少年樹立健康價值觀,對培育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奮發進取精神和創新精神、實現中國夢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社會壓力是社會環境作用於人的精神層面、造成人的身心緊張從而對人的思想、行為產生重大影響的一種意識力量。尤其對青少年來講,由於其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尚處於發育成長不穩定期,社會壓力對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和踐行,更易產生一定正面或負面的影響。
社會壓力是社會環境或外部事件作用於人的精神層面,是與人的內在心理反應共同構成的一種對人的思想、行為和身心健康都產生重大影響的意識力量,是由外在因素引發的反映到個體身上產生的內心焦慮及與之相伴的身心緊張狀態,這種狀況如果長久存在,就會成為人的精神壓力,進而在一定程度影響到人們對國家和社會倡導的社會價值體系的價值期待和價值認同,也影響到個人的價值追求、價值取向。這種影響既有可能是正面的,也有可能是負面的,所以在現實社會中,個體價值觀的養成與社會環境是密切相關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