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醫院(社會衛生機構)

社區醫院(社會衛生機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社區醫院主要為社區成員提供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具有公益性的特點,不以營利為目的。有些屬於全民所有制,有些屬於個體所有,但是其本質不變。社區醫院、街道醫院等同屬社區衛生服務機構。

通俗的來講就是屬於一個社區的衛生醫療服務機構。國家現在在大力發展社區醫療服務體制,讓小病能夠在家門口就能解決,大大緩解了就醫壓力和大醫院的醫療服務能力。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區醫院
  • 特點公益
  • 分類:掛牌社區醫院,獨立法人社區醫院
  • 面對障礙:缺錢、缺資源,缺人才,缺信任
簡介,名稱由來,建立目的,分類,服務優勢,面對障礙,面臨難題,常見問題,政府方案,解決方案,面臨難題,質疑,標準統一,試點,後續措施,相關新聞,醫院招聘,

簡介

名稱由來

1997年,國務院出台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衛生改革與發展的決定》的檔案。其中,“積極推進衛生改革”和“加強農村衛生工作”成為醫改的重點。
1999年7月18日,國務院十部委聯合下發《關於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若干意見》,將社區衛生服務列為滿足民眾醫療衛生要求的重要組成部分。
2001年12月17日,《衛生部關於2005年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目標的意見》頒布實施,衛生部提出2005年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目標。
2002年8月,衛生部、國家計委等國務院11個部門聯合向各地政府下發《關於加快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意見》。提出不僅城市的基層醫院將被改造為社區衛生機構,企業、社會團體、個人等也可參與舉辦這類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以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為主,也可建立營利性機構。
社區醫院漫畫社區醫院漫畫
2002年11月21日,北京市西城區廠橋醫院通過ISO9001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成為北京市首家通過此項認證的社區醫院,標誌著北京社區醫療服務已越來越規範化。
2004年9月22日,北京第一批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掛牌。北京市社區衛生協會公布了參與創星活動的44家北京社區衛生服務站,其中評出2家四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10家三星級社區衛生服務站。
2004年以來,將社區醫院納入醫保的聲音高漲。2004年7月,天津城區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00%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範圍。
2005年8月5日,北京啟動社區醫療服務改革試點。北京市醫保中心與復興醫院、德外醫院簽訂協定,確定兩家醫院下屬的汽南、木樨地、黃寺等三家西城區的社區衛生服務站為北京市社區醫療服務改革試點。
2005年9月5日,衛生部部長高強在浙江考察期間指出,大力發展基層社區衛生服務,是衛生工作的重點方向之一。政府要加大對社區衛生服務的投入,社區衛生服務醫療機構要為民眾提供預防、保健、醫療等一體化的綜合服務,不能走以“醫療”為主的“醫院”模式。
社區衛生服務社區衛生服務

建立目的

國家為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提出“小病不出社區,大病才上醫院”的口號。
我國新的城鎮醫療衛生改革,將大力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完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為社區居民提供疾病預防等公共衛生服務和一般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的基本醫療服務。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可以為居民提供低價、就近、方便、快捷的醫療衛生服務,從而吸引居民到社區衛生醫療機構就醫,分流常見病、輕微病病人,進而實現有限醫療資源的最大化合理配置,解決居民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讓患者不再排隊。
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的大醫院專家,須在本職崗位上,明確承擔基本醫療服務職責,以低廉的診療收費甚至“免單”,接診疑、難、急、重症患者,以維護基本醫療的公益性。
社區醫院

分類

社區醫院也分為2種:
1、區縣醫院的分院,掛牌社區醫院。
2、獨立法人的社區醫院,相對於鄉鎮衛生院
衛生局對2種醫院都有派遣權力,後者,當地街道社區只是有協調權力,沒有管理權力。

服務優勢

社區醫院多數都是附屬於大醫院的小門診,進社區就是為了方便社區的人看病,另外減輕大醫院的壓力,小病可以在家門口解決,對社區的人,對大醫院的醫生來說都是好事。
社區醫院執行的規章制度應該和大醫院沒太大的區別,就是細則更多了。醫生都應該有行醫資格,有執照的.為了保證用藥安全,藥品,醫療用品基本上都是和大醫院一樣的,進貨渠道有保證。社區醫院為社區居民提供基本治療和保健;城市內按區域設立全科醫院,為區內居民提供診療服務和私人保健醫生;城市綜合性全科醫院,規模大、水平高、服務好。患者有病先到社區醫院或私人醫生處就診,社區醫院治不了再逐級向上轉診治療。
通常會有醫院辦公室、藥房、劃價處、診療室、理療室,稍微規模大點的還設有病房.
1、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發展會逐步擴大和完善;
2、隨著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發展,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的需求量也會逐步增大,相應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一定會有廣闊的用武之地;
3、如今,國內各大城市(包括上海)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發展狀況良好,並正在逐步完善(包括軟硬體)。
4、北京醫改方案還將出台具體政策,鼓勵專家在完成基本醫療服務之後的業餘時間,根據自己的能力和 意願,兼任完全遵循市場規律的醫院“特需服務”,或應聘社區坐堂行醫,抑或吸引社會資本自己辦診所辦醫院,滿足更多患者對專家的求診需要。
5、在國外,由於社區衛生服務貼近百姓、主動上門服務,深受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人的歡迎。
6、4月10日,北京市衛生局啟動全科醫學人才培養“三個一”工程,所培養的全科醫生將進入北京未來5年著力發展的社區衛生機構。

面對障礙

在解決看病貴、看病難的醫療困境上,社區醫院被普遍寄予厚望。但是,社區醫院卻面臨著“路很近,心很遠”的尷尬境地。大醫院裡病人摩肩接踵,而社區醫院依然門可羅雀。社區醫院之所以“叫好不叫座”,原因大致有以下幾點:
一、缺錢、缺資源。社區醫院的資金來源多是財政性投入與營業性收入相結合。但是許多社區醫院處於虧損狀態。而且,醫療資源過多集中於大醫院,社區醫院由於資源短缺而在硬體設施、醫療設施、人員配備等方面捉襟見肘。
二、缺人才。比如在社區衛生服務比較發達的英國,社區醫院的醫生數量占到醫生總數的近50%。而在中國,好的醫生大多集中在大醫院,造成了大醫院“病人等醫生”,而社區醫院“醫生等病人”的迥異局面。有患者一語道破就醫心理:“廟小不可能有大菩薩,看病還得到‘三甲’!”中科院醫改項目負責人曾益新也認為,老百姓不願去基層醫院看病,關鍵是醫療水平低下,缺乏高素質的全科醫師。
三、缺信任。在患者固有的就醫觀念里,已對大醫院形成心理依賴。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僅22.5%的人生了病願意去社區醫院就診;56.6%的人不信任社區醫院的診療技術。而根據數據顯示,本來三級醫院65%的門診病人和77%的住院病人均可分流到社區衛生機構,但大家還是一窩蜂地湧向大醫院。大醫院苦於病人多,社區醫院卻苦於病人少。

面臨難題

1、如今北京市社區衛生人力資源總體數量不足,結構不合理,社區護士、防保人員和康復人員等嚴重缺乏;
“市民對社區醫院的希望”調查表“市民對社區醫院的希望”調查表
2、在北京市700多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點中,能自負盈虧的還不到1/3,絕大多數站點需要靠政府撥款和所掛靠的上級醫院的補貼來維持。因此,社區醫生收入難以提高。
3、全市各衛生服務站點的全科醫生中,有本科學歷的不到20%,有高級職稱的不到10%。由於醫療設備、高水平的醫生都集中在大醫院,許多老百姓都去擠大醫院。
另外,由於缺乏資金,請不來水平較高的醫生,即使是價格比較便宜,周圍百姓也不願意邁進社區衛生服務站的門檻。在資金匱乏的現實條件下,社區衛生服務站“六位一體”只是徒有虛名,沒有實際行動,難以拉近與老百姓之間距離,老百姓並不了解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實際功能,只好“敬而遠之”。不少社區衛生服務站還認為,是否是醫保定點也是制約病人能否走進社區服務站的因素之一。

常見問題

社區醫院主要偏向於預防保健康復護理方面。可是很多人從來沒有去過社區醫院,總以為社區醫院又舊又破,擔心社區醫療人員水平不高,所以無論看什麼病都會往大醫院裡擠。針對很多病人擔心的社區醫院在檢查設備、人員、藥物配備等方面沒有大醫院好,對進社區醫院存在很多疑慮的現狀,相關業內人士進行了解釋。
疑問1、在社區醫院能住院嗎
大多數人以為社區醫院只是看感冒,拿幾片藥而已。在很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同時開設門診、住院、家庭病床三項醫保服務功能。走進醫院,其環境並不比三甲醫院差。有些甚至是社會基本醫療保險定點單位,每天門診量都保持在200人次,住院部有病床50張,和三甲醫院一樣,設有單間、雙人、三人及多人房,而且每間病房都有獨立衛生間,還有電視和空調,但費用比大醫院便宜很多。
疑問2、社區醫院醫療技術水平可信嗎?
和大醫院相比,社區醫院顯得冷清,而大醫院又異常擁擠,最主要的原因是人們對社區醫生的能力仍存顧慮。其實,社區醫生在國外叫全科醫生,知識面要求全,要對轄區裡面的老百姓的常見病了解,而且對大病能早期發現。
如果按照中等已開發國家水平配置,平均5000人配備一個全科醫生,那全市約需2400名全科醫生。但如今對高素質全科醫生培養的投入遠遠不夠。面對全科醫生緊缺的情況,一些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實行公開招聘、競爭上崗,醫院還聘用市、區級專家。經常對全科醫生、護士進行培訓率。
疑問3、社區醫生能上門看病?
家庭病床是社區醫院的一大特色,家庭病床平均每床總費用約為50元/天,只是大醫院的1/4。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保起付線在職人員是500元、退休人員350元,由於社區醫院能上門服務,深受社區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殘疾人、慢性病病人的歡迎。
疑問4、有急診怎么辦?
社區醫院藥房、檢驗室樣樣齊全,但萬一有急診或需要手術怎么辦?蔣林芳說,這不用擔心,社區醫院一般都會與周邊大醫院建立轉診關係。
“小病在社區、大病上醫院,大病出了院再回社區。”一般常見、多發的小病可在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治療,大病則轉向二級以上的大醫院,而在大醫院確診後的慢性病治療和手術後的康復則可轉至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這樣既方便又可節省醫療費用。

政府方案

解決方案

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表示,將構建大醫院和社區衛生機構“共同體”,統一診療標準
2006年,北京市衛生局提出“小病進社區,大病(轉診)去醫院”口號,鼓勵居民遇到感冒、發燒等“小病”,不再去大醫院排隊掛號,就近在附近社區拿藥治療,同時,鼓勵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在社區接受全科醫生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指導。
2008年12月,北京市衛生局曾公開表示,計畫在2009年年底前,通過醫保報銷政策的限制,實現北京參保居民看病,全部實行社區首診,否則不予報銷。
2009年1月1日開始,社區首診政策首先在25萬參加“一老”醫保的老人中試行。這些老人患危急重症可直接到大醫院看急診,但是平常疾病必須先到社區醫院就診,沒有社區醫院轉診單而直接去大醫院就診的,醫藥費將不予報銷。
本報訊 在即將正式啟幕的北京醫改中,被提及了近三年的“小病進社區”概念,因缺少大醫院的改革配套,難以發揮“疏導患者合理就診”實效,將在大醫院和社區的診療共同體中得以重新詮釋。
昨日,北京市衛生局局長方來英闡述正在籌劃中的北京醫改思路,稱改革關鍵是建立從社區衛生站到三甲大醫院相同的疾病診斷標準,“解放”並拓展北京現有的優勢醫療資源,“按患者的病情需求配給相應級別醫生和適宜的醫療資源”。

面臨難題

“北京醫改面臨的最大難題,就是過度醫療需求與有限醫療供給之間的矛盾。”方來英坦言,雖然北京聚集著全國最豐富的三甲醫院,優秀的醫學專家和高水平的醫療技術,可這些優勢醫療資源,面對來自全國各地的患者人群,仍捉襟見肘。“那些徹夜排隊等待一張專家號的患者;蝸居在大醫院附近的出租房裡,等待一張床位收治重病孩子的一家老小;還有花高價從票販子那裡買專家號的患者,作為首都衛生系統,都無法拒絕。”方來英說,既然無法拒絕日益增長的醫療需求,那么,北京醫改的關鍵,只能是整合、“解放”並拓展北京現有的優勢醫療資源。

質疑

“什麼是小病?什麼是大病?拔牙也可能出人命的。這些醫療系統內部都很難規範、明確的東西,不可能以強制手段施行,百姓也不認可。”在全國兩會期間,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和其他醫療衛生界的政協委員,曾明確對社區衛生服務“收支兩條線”、“小病在社區首診,大病再轉診到大醫院”等改革“口號”,提出質疑。
如今,這些被認為過於追求“形式”的“一刀切”之舉,將在北京新醫改中得到“矯正”。方來英已經明確表示,公立醫院改革和社區衛生服務改革是緊密聯繫的一體,未來北京醫改的一大探索,就是構建大醫院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之間的“共同體”和暢通“轉診通道”,而之前以行政命令手段,強制大醫院專家對口支援社區的方法將取消。

標準統一

社區和大醫院統一標準
“增強社區的醫療水平,不是讓大專家定期到社區看感冒,而是要把大醫院內的診療規範與社區共享。”方來英說,如今公眾爭議最多的“看病難”和“專家號”,也將通過改革,讓患者不再排隊,在社區衛生服務站即可接受與大醫院統一標準的規範診療;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的大醫院專家,須在本職崗位上,明確承擔基本醫療服務職責,以低廉的診療收費甚至“免單”,接診疑、難、急、重症患者,以維護基本醫療的公益性。
北京醫改方案還將出台具體政策,鼓勵專家在完成基本醫療服務之後的業餘時間,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意願,兼任完全遵循市場規律的醫院“特需服務”,或應聘社區坐堂行醫,抑或吸引社會資本自己辦診所辦醫院,滿足更多患者對專家的求診需要。

試點

按病種預付費籌備試點
建立大醫院與社區一體的轉診通道,分級診療,有助於提高醫療效率,間接降低患者的醫藥費用。但民眾反應強烈的“看病貴”,長久以來已成為醫患之間矛盾的“凝膠”,亟須遠、近、長、短多種惠民政策和改革探索並舉,最終讓普通人感受到“醫療支出明顯”下降的實惠。
社區醫院的上門服務社區醫院的上門服務
在北京醫改中,試點按病種預付費,直接控制整體醫療費用的發生和規模,已成為醫療衛生“供方”和醫療保險管理部門———“需方”代表的共識。
按病種預付費的原理,是醫療保險基金的管理機構,代表患者與醫療機構“談判”,確定每種疾病的治療成本和合理收費額。方來英認為,這也是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鼓勵各地探索建立醫療服務由利益相關方參與協商定價”一層涵義的體現。
方來英介紹,如今北京一家三甲大型綜合醫院正籌備試點病種預付費制度:先測算出全市各醫院在治療某一種疾病的收費情況,計算出一個平均值。再考慮患者的年齡、疾病嚴重程度、有無併發症等情況,將情況類似的患者分成一個診斷相關組,不同的組各對應平均值換算出一個係數,制定出一個合理的收費定額。比如,一個年輕人患闌尾炎,診斷無併發症,醫院按照診斷分組的收費為4000元;同樣一個患闌尾炎的老人,因為年齡大,還伴有嚴重的併發症,診斷分組收費則需要2萬元。

後續措施

為有效解決社區衛生人力資源存在的問題,北京市將實行社區衛生服務專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和繼續教育制度等一系列措施。
另外,二、三級醫院的中、高級職稱的醫務人員,要定期到對口支援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以坐堂門診、現場會診、專家諮詢、健康課堂等多種方式為社區居民提供診療服務與健康指導。大醫院醫生在晉升高級職稱前,必須到社區醫院坐診一年。
據悉,到2010年所有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新招收的本科及以上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都要到認可的市級全科醫學培訓基地進行為期3年的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經過全科醫學培訓並取得北京市衛生行政部門頒發的合格證書才能上崗。如達不到崗位要求,三次考試不合格者將被轉崗。
在兩會上,北京市衛生局副局長鄧小虹曾透露,北京市政府和各區縣將共同投資20億元,於2008年6月底前,在城鄉建設360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2700多個社區衛生服務站。
據悉,未來五年北京市社區衛生服務發展目標是:力圖在5年內,每2000到3000人服務人口,配備一名全科醫生和至少一名社區護士,每2000名服務人口配備一名預防、保健人員。到2008年,社區衛生服務將達到百分之百全面覆蓋城鄉社區,按照基本滿足城鎮、遠郊平原和山區居民分別出行15、20和30分鐘以內可及社區衛生服務的要求。

相關新聞

在2009年中國召開的兩會上,北京團部分代表建議,社區首診不應強制,以免對病患造成漏診和誤診。
對此,衛生部部長陳竺昨天表示,如今衛生部正在探索社區醫院首診制,但還是準備通過政策槓桿,如報銷比例等來調節。對代表們的顧慮,陳竺表示,實現社區醫院首診制還需要有一個過程,社區醫院的水平也需要提高,只有這樣人民民眾才會放心。陳竺還透露,下一步將重點建設中西部城市的社區醫療服務中心,不僅要解決數量還不夠的問題,更重要的是人員隊伍的建設,使社區醫院成為健康的守門人。

醫院招聘

1、年齡在25歲以上,男女不限;
2、醫藥相關專業,大專以上學歷,有一年以上工作經驗;
3、具有醫院工作經驗,熟悉醫院的工作流程,具備成熟醫療技術;
4、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責任和進取心強,抗壓能力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