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距離

社交距離

心理學家發現,任何一個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自己能夠把握的自我空間,這個空間的大小會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環境、行業、不同個性等而不同。當人們進行交際的時候,交際雙方在空間所處位置的距離具有重要的意義,它不僅告訴我們交際雙方的關係、心理狀態,而且也反映出民族和文化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社交距離
  • 外文名:social intercourse distance
  • 提出時間:近代
  • 套用學科:社會學、心理學
  • 適用領域範圍:家庭,職場等
  • 包含內容:空間距離, 目光注視等
空間距離,目光注視,身體接觸,握手,擁抱與親吻,其他接觸,姿態動作,面部表情,

空間距離

心理學家發現,任何一個人需要在自己的周圍有一個自己能夠把握的自我空間,這個空間的大小會因不同的文化背景、環境、行業、不同個性等而不同。不同的民族在談話時,對雙方保持多大距離有不同的看法。根據霍爾博士(美國人類學家)研究,有四種距離表示不同情況:
(1) 親密接觸 (intimate distance 0-45 cm) 交談雙方關係密切,身體的距離從直接接觸到相距約 45 厘米之間,這種距離適於雙方關係最為密切的場合,比如說夫妻及情人之間。
(2) 私人距離 (personal distance 45-120cm) 朋友、熟人或親戚之間往來一般以這個距離為宜。
(3) 禮貌距離 (social distance 120-360cm) 用於處理非個人事物的場合中,如進行一般社交活動,或在辦公,辦理事情時。
(4) 一般距離 (public distance 360-750cm) 適用於非正式的聚會,如在公共場所看演出等。
從這四種分法可以看出,人類在不同的活動範圍中因關係的親密程度而有著或保持不同的距離。不同民族與文化構成人們之間不同的空間區域,多數講英語的人在交談時不喜歡離的太近,總要保持一定的距離。西班牙人阿拉伯人交談是會湊的很近,而對俄羅斯人來說義大利人交談是過於靠近,拉美人交談時幾乎貼身。更有趣的是英國人義大利人交談時,義大利人不停的“進攻”,英國人不斷的“撤退”。實際上他們交談時都只不過是要占據對自己適當的,習慣的實際距離。西方文化注重個個隱私,東方人“私”的概念薄弱。在電梯,巴士或火車上,素不相識人的擁擠在一起,東方人可以容忍身體與身體接觸的那種擠,西方人無法容忍,在對個人空間的要求方面,中國人、日本人以至大多數亞洲人要比西方人小的多。這是因為不同的文化習俗的緣故,西方人看中寬鬆的氛圍,崇尚個人自由和個人權利,而東方人的傳統文化根深蒂固。
空間的觀念是立體的,不僅包括領域的大小距離,包含領域的高度。“拉開距離”具有保持身份的威嚴的功能,而保持空間領域的高度又是支配權利的一種方式。法庭、教堂、禮堂、會議廳的布置都十分注重利用空間距離來發揮這一功能,以表現優越感與從屬關係。在中國,長輩和領導面朝南坐,在西方則坐在橢圓桌子頭的位置,等等,不一而足,這些都說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對空間的運用和安排都有著各自的固定模式,從而構成無數文化差異,讓空間的使用具有了更為豐富的文化功能。
距離距離

目光注視

在人際交往過程中,與交往對象保持目光接觸是十分必要的。近代西班牙哲學奧塔加在《人與眾人》一書中說:“每一次注釋都說出了注視者的心路歷程。”從莎士比亞的“仿佛他眼睛裡鎖藏著整個靈魂”,到音樂搖滾的“不要說,你的眼睛已經告訴了我”,都說明目光注視在人際交往中的重要功能。“眼睛是透露人的內心世界的最有效的途徑,人的一切情緒、情感、和態度的變化,都可從眼睛裡顯示出來。
幾乎所有的人與人之間的活動能夠和感情交流都依靠過眼光,某些文化所特有傳播實踐也體現在目光接觸的運用之中。兩個阿拉伯人在一起交流時會用非常熱情的目光凝視對方,因為他們認為雙目是個人存在的鑰匙。如果從美國文化角度來看,這種目光是不適用於兩個男人之間的,這種長時間凝視常常是同性戀的亞文化群使用的非語言代碼的一部分。有教養的英國男子認為直接凝視且與之交往的人的眼睛是一種紳士風度,而瑞典人在交談中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數多於英國人。法國人則特別欣賞一種鑑賞似的注視,這種眼光看人是就傳達了一種非語言信號: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我從內心底欣賞你的美,所以法國男子在公共場合對婦女士的凝視是人們公認的一種文化準則。日本人與人交談是的目光一般落在對方的頸部,而對方的臉部和雙眼要在自己眼帘的外緣,他們認為眼對眼是一種失禮的行為。中國人則對緊盯著自己看的目光感到不自在,甚至惶惑不安,原因是“羞恥感"文化的影響,“非禮勿視”。而在西方這個世界文化的大熔爐里,人人都鍛鍊得眼界開闊喜歡大大方方地表白自己,敢於毫不遮掩地宣洩情感,她們往往會因為異性受到自己的吸引力而感到受寵,但不若驚。目光的禮節、各種凝視行為及目光在交際中的功能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其含義複雜,規定繁多,需要我們認真觀察,仔細比較,從而促進各民族間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身體接觸

正像語言和姿勢可以傳遞人們的情感信息一樣,身體與他人的接觸在交際中也無時無刻不在傳遞信息。嬰兒在母親懷裡被搖著拍著,得到愛撫後不僅能保持心理平靜,還能刺激協調運動器官——小腦,促使其發育,國外學者稱之為接觸教育(touch education)。人類學家把文化大致分為兩大類:接觸文化(touch culture)與非接觸文化(nontouch culture)。阿拉伯人,南歐和西歐人、猶太人及拉丁語系的人屬於第一類。美國人、北歐人及東方人屬於第二類。從孩提時代到成人期,不同的文化教給我們不同的接觸方式,哪些部位該接觸,哪些不該接觸。這裡著重談談被當作一種社會習慣來進行的禮儀方面的身體接觸中的不同文化內涵。

握手

據某些專家的考證,握手是石器時代穴居人留下的一種遺俗。陌生人相遇,如彼此並無惡意,就放下手中狩獵用的棍棒或石塊,讓對方摸摸掌心。在人類進化過程中,這些手勢逐步演變成兩手相握的形勢。手掌的張開表示向對方敞開自己的勢力範圍,而手掌的接觸則表示合二為一。今天,在許多國家,握手已經成為一種常用的表示親熱和友好的禮節。但各國握手的習慣不大一樣。法國人做客走進房間或別離時都要與主人握手:而德國人只在進門時握一次手;有些非洲人在握手之後會將手指弄出響聲,以表示自由;在美國,男人之間的握手是很用力的,這可能源於印第安人的角力競賽。中國人一邊講“你好”一邊握手,對此沒有什麼忌諱;俄羅斯人則不允許兩人隔著一道門或跨著門檻握手,以為這樣做是不吉利的。在西方,參加競選的政客會用右手,握住對方的右手,再用左手搭在互相握住的手背上,試圖讓接受者感到他的熱情真摯與誠實可靠,故被稱為“政治家的握手”。
有一位駐外人員敘述了這么一段經歷:在巴基斯坦時,有一次請學生到使館看中文電影。一位剛結婚的學生把妻子也帶來了。老師見到後,主動與學生妻子握手,並且握的很緊,以示熱烈歡迎。第二天上課時,學生滿臉怒氣,拒絕回答該老師的提問。課後,另一個學生告訴老師說,這位學生認為老師逼他妻子握手,太失禮。原來按照巴基斯坦禮俗,男子對陌生女子不能主動握手,老師說出了自己的本意是表示客氣與友好後,才算消除了誤會。可見握手的概念常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在人類交際活動中,眼睛的信息傳遞是微妙的,而握手發出的信號卻是直截了當的。如果握肩膀和握胳膊時,實際上是進入了接受者的密切區域,只有在感情極為密切與融洽的人之間才受歡迎。在異性之間,如果女方不主動伸出手來,男性是不能去握她的手的。如果伸左手與人相握,則是無禮的表現。握手的文化是如此豐富多彩,我們必須深入研究,嚴加區分,以避免文化衝撞和誤會。

擁抱與親吻

不同的文化背景產生不同的禮貌和禮儀,其含義是約定俗成的。在西方許多已開發國家,兩個女生見面時擁抱在一起是常見現象,夫妻久別重逢時擁抱親吻也非常自然;但阿拉伯人、俄國人、法國人、東歐人、地中海沿岸和有些拉丁美洲國家的人,兩個男人之間也會擁抱及親吻雙額。阿拉伯人甚至不停地嗅著對方身上散發出的氣息,對他們來說,好的氣味能令人精神為之一爽。緬甸人、蒙西人和分布在挪威、瑞典、芬蘭等國的拉普人會嗅著彼此的面頰表示問候。而在東亞及英語國家,男人之間一般只是握手表示歡迎,很少擁抱或親吻對方。在許多歐美人看來,政治家的親吻是“虛假”的代名詞。
擁抱親吻的這些差異充分反映不同文化的特色和濃厚的社會文化意義,也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深層的差異在身勢語這個表層上的具體表現。

其他接觸

如前所述,有的民族崇尚接觸文化,而有的民族則信奉非接觸文化,不同的文化確定了它自己關於接觸的定義。出於宗教的崇拜和信仰,佛教徒認為活佛給他們施行的摸頂禮是崇高而神聖的;而在泰國,頭部可是千萬不能摸的,觸及頭部簡直就是一種罪過。此外,泰國僧侶在行走時特別忌諱被女性觸及,認為這樣就會使他的苦苦修煉前功盡棄。中國人喜愛一個小孩地會親切地撫摸她的頭部或摟摟抱抱,而對美國的孩子這樣做就會引起孩子媽媽的反感,儘管她知道這種動作並無惡意,但在她的文化中,這樣做被人認為是無禮的表現。在穆斯林國家,人們把關於觸摸的知識看作其文化整體的一部分,他們用右手進食或做愉快的事,用左手去觸摸別人則是一種社交的侮辱,因為左手是大小便時用的。可見觸摸在身體不同部位的運用也要因地域及文化之不同而異。如果不加區別的統統採取親密性接觸,或是統統推行非接觸文化,這個世界就會亂成一團了。

姿態動作

有專家提出,人能發出多達50萬種不同的身體信號,只用“千姿百態”作比喻已顯得蒼白無力,任何想將它們分門別類的企圖也只能令人失望。所以我們只能從傳遞交際信息的常見姿勢中詮釋一些行為代碼與文化含義。
手勢在各國有不同的表達意義,不同的文化背景賦予了手勢不同的交際功能。中國人豎起拇指表示“好”,伸出小指表示“差”或“壞”,這反映了一種“尊卑有等”、“長幼有序”的文化心態;美國人將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便車,將拇指朝下則表示“壞”;而日本人伸出小指卻表示“情人”。在美國,人們用揮手來表示再見;而在南美,人們見到這種動作時不但不會離去,反而會向你跑過來。在美國,用拇指和食指捏成一個圈,其餘三個指頭分開向上伸直,則表示“OK”一詞;在日本,這種手勢則表示錢;在阿拉伯人中,這種動作常常伴以咬緊牙關,一起表示深惡痛絕。用手指在太陽穴旁邊轉圈,中國人表示動腦筋,美國人和巴西人則表示發瘋。俄國人把手指放在喉嚨上表示吃飽了;日本人用此動作表示被“炒了魷魚"。美國人、日本人抿著嘴吃東西才算得體,而印第安人卻以張口大嚼為禮貌。假如一位美國人無意中把筷子直直的插進飯碗內,再把飯送給中國人吃時,中國人心裡就可能會大為不快。因為按照中國的風俗,供死人時才把筷子插進飯碗裡。美國人用手指著太陽穴表示手槍自殺,反映的是美國私人擁有槍枝不足為奇的社會文化背景。日本人用手戳向肚子表示剖腹自殺,反映了日本傳統文化中的武道精神。在紐幾內亞,將手架在脖子上表示自殺;在中國,這種手勢表示被人砍頭,是古代刑法取去“首級”的遺風。
姿態動作的幅度和速度以及姿勢和坐立習慣地反映出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心態。猶太人的手部動作遠比一般德國人的手部動作來的自由,所以二戰時期生活在德國境內的猶太人要儘量控制自己的手部動作,以免暴露身份。白色人種的年輕人步履輕捷,而年輕的黑人則步伐較慢,這與他們的社會環境不無關係。在東方人眼裡,美國女子大膽而潑辣,因為他們的步子比東方女子大,腰板挺的更直。在西方人眼裡,日本女子的蓮蓮碎步反映出他們的柔順和屈從心理。英國人將兩臂交叉放在胸前表示旁觀或不準介入,恰似中國的“袖手旁觀”;美國人著重隨意與滯棲的個性,常常大大咧咧的坐下來或者站著時一副松鬆散散的樣子,所以當某美籍外教上課時坐在課桌上,中國學生的驚訝程度就可想而知了。但在德國等歐洲國家,生活方式比較規範,人們十分注重禮儀,懶散的樣子常被認為是粗俗和無禮的標記。不同文化在姿態動作上的這些時而明顯,時而微妙的差別常常容易導致交往失當,甚至會使交際完全中斷。了解這些差異並採取必要的補償手段,對於人們在跨文化交際中互相理解,避免誤會,對於填平文化溝壑,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面部表情

人類的感情或欲望,在無意中形成身體行為的變化而表現出來,而利用面部做出的變化更是難計其數。相對目光而言,表情是更容易辨別對方心情、態度的線索。面部表情對於交際的重要性是眾所公認的,但表情中的多種文化內涵卻難以估量。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從納粹黨徒投向猶太人身上那惡毒而陰毒的表情里,人們可以知道猶太人當時的悲慘命運;從過去的南非白人鄙視黑人的視線中,我們可以了解到南非黑人當時的社會地位。感情的表達是在文化背景中習得的,它們的表現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漢民族在貴客來到時,笑臉相迎才合情理,而美國的印地安部族卻開懷大哭來迎接客人的到來。在某些文化中,咂嘴唇是認可的表示;在中國文化中,表示有滋有味;在英國文化中,表示沒有滋味;在許多地中海國家,則是過分誇大痛苦和悲哀的標誌。
微笑,是最有益於人際交往的面部表情。白居易的名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寫出了最微妙的表情效果。正如亞當斯所說的,“當你微笑的時候,別人會更喜歡你”。笑臉不只是快樂和友好的表示,也能傳遞道歉與諒解的信息。在公共汽車上因急剎車而踩了別人的腳,微笑就等於說“對不起”。與陌生人相遇或相撞理,露出微笑是為了向對方表示自己沒有敵意。服務行業的人臉上常帶著微笑則是歡迎和友善的表示。東方人比較含蓄,感情不容易外露,不象西方人、尤其是拉丁語系人身上那樣,可以看到七情六慾的展現。中國人習慣用面部來遮掩感情,而不是顯露感情。中國俗語“看臉色辦事”和“給人臉色難看”更將面部表情運用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所以“察言觀色”與“to read ones’face”便成了跨文化交際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東西方身勢語的種種差異,源於文化的差異,源於有著千變萬化的文化的民族性。而文化不但具有民族性,還具有時代性和世界性。在實際交際中,人們必然會發現,不但不同國家和民族的人非語言交際行為不同,即使同一國家和民族的人非語言交際行為也不是完全一樣的,甚至在同一地區不同職業、不同年齡層次和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之間也是千差萬別。
在跨文化交際中,要清楚地認識非語言交際與文化之間的關係。文化和絕大多數非語言交際行都是代代相傳和後天習得的,都是長期歷史和文化積澱而成的某一社會共同的習慣。二者之間的關係,薩莫瓦 (Samova) 認為,文化與非語言交際密不可分,許多非語言行為都是文化習得的結果;人們的非語言行為的形成和效果往往都由一定的文化環境所決定。因此了解非語言交際與文化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文化不同,交際規則也不盡相同,不同文化的人之間交往時難免產生文化誤解和衝突。因此,跨文化交際成敗關鍵在於正確對待文化差異,堅持不懈地排除文化優越感、文化模式化和文化差異的干擾,正確對人,正確對己,相互尊重,平等往來,不斷提高跨文化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成功地進行跨文化的交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