礬山鎮(浙江省蒼南縣轄鎮)

礬山鎮(浙江省蒼南縣轄鎮)

礬山鎮位於浙江蒼南縣東南部山區盆地,平均海拔280米,境內因盛產明礬而得名,素有“世界礬都”之稱,是浙南最悠久的礦山集鎮。是溫州市一星級文明城鎮、市級衛生城鎮和雙擁模範鎮,是蒼南縣的經濟文化強鎮之一。2016年區劃調整後,礬山鎮轄9個居民區(南下、內街、南垟、新街、大埔頭、龍舌頭、王家洞、水尾、福德灣)、23個行政村,鎮政府駐地不變(八一路2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礬山鎮
  • 外文名稱:fanshanzhen
  • 別名:礬山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浙江省蒼南縣
  • 政府駐地:礬山鎮八一路
  • 電話區號:0577
  • 郵政區碼:325807
  • 地理位置:浙江省沿海
  • 面積:59.6平方公里
  • 人口:4.7萬
  • 方言浙南閩語,吳語甌江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鶴頂山,筆架山,福德灣
  • 機場溫州龍灣國際機場
  • 火車站蒼南火車站
  • 車牌代碼:浙CD
礬山起源,礬山概況,經濟狀況,資源,農業,工業,服務業,旅遊資源,

礬山起源

600多年前,這裡還是人煙荒蕪之地。傳說四川難民秦福帶著妻兒在雞籠山一石洞下避雨,一家人搬來幾塊石頭,堆灶做飯。幾天以後,他們驚奇地發現,原來搭灶燒火的石塊被雨水淋透後風化成了沙礫,而且還夾雜著許多透明小珠子,在陽光照耀下熠熠生輝。秦福放幾粒到嘴裡嘗嘗,味道酸澀,順手扔到身邊的濁水窪地,小珠子溶化了,濁水卻澄清了。秦福的兒子中暑肚痛,喝下一碗小珠子溶化的清水竟然就好了。秦福認定它是一種仙丹妙藥,取名“清水珠”。從此,秦福常常來這裡燒制“清水珠”,拿去給人澄清濁水或解暑。訊息傳開,村人紛紛效仿,明礬寶藏就這樣被人發現了。據明弘治《溫州府志》記載:礬,平陽赤?山(今蒼南礬山)有之,素無人采,近民得其法,取石細搗提煉而成,清者為明礬,濁者為白礬。這是有關礬礦開採、生產最早的文字記載。素有“世界礬都”之稱的“溫州礬礦”,這個距今已有600多年采煉明礬工藝的活“遺址”,2007年4月被列為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礬礦和當地政府也在積極探索將礦源面臨枯竭的雞籠山礦區開發成工業遺址旅遊,走“以硐興礦”的新路子。礬山能否成為浙南的“魯爾”,讓人充滿期待。
明礬的分類
礬山鎮全景
明礬又名白礬,是明礬石的提煉品。在化工行業明礬有兩種,一種是鉀明礬,一種叫鈉明礬。而通常說的明礬就是鉀明礬。

礬山概況

中國礬都的地理位置
浙江省蒼南縣礬山鎮位於浙南東海之濱,四周群山環抱,東高西低,是一個東西走向的葫蘆形盆地,盛產明礬,素有"礬都’之美譽。礬山鎮是蒼南縣唯一的礦山集鎮,明礬石礦儲藏量、品位及產量均為全國之首、世界之最。明礬業是礬山鎮的傳統產業,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礬山鎮最遲從明代即以盛產明礬而聞名遐邇。礬山明礬石礦位於浙江省蒼南縣城東南17.5公里處,屬於礬山鎮管轄,礦區勘察面積約48平方公里。從溫州有公路直通礬山鎮,交通比較方便。
礬山鎮全景
礬山的形成
礬山為一山間盆地,是一破火山口。其間賦存的明礬石礦床具火山噴發—沉積的特徵,故應屬陸相火山噴發沉積礦床。礬山山間盆地為—晚侏羅世—白堊紀的破火山口,屬復活火山口沉陷類型。其演化過程表明,該區火山岩系具有明顯的噴發沉積韻律。礬山明礬石礦床賦存於下白堊紀館頭組上段,礦層圍繞火山口呈弧形展布。在破火山口演化和第四階段的多次噴發沉積,形成了多層礦。破火山口既是成礦物質來源的通道,又是成礦物質堆積的場所。從其成礦過程和成礦機制來看,該礦床應屬陸相火山噴發沉積礦床。礬山明礬石礦礦石原岩為凝灰岩,分為鉀明礬石和納明礬石,但以鉀明礬石為主。伴生元素有鉀和釩。目前主要用水浸法提煉單一產品明礬。溫州化工廠用"還原熱解法"生產鉀肥、硫酸和氫氧化鋁等產品。經選礦試驗。採用浮選法,礦石回收率為76.84%,精礦品位為24.74—29.18%。礦層穩定,規模大,水文地質條件中等一簡單,侵蝕基準面以上一般可露天開採。
礬山礦區分五個礦段,其中水尾山、雞籠山兩個礦段做過詳勘,大崗山、馬鼻山兩個礦段做過詳查,坪棚嶺做過普查。礦山累計探明儲量2.4億噸,其中工業儲量0.74億噸。從1949年至今,雞籠山礦段一直是重要的明礬產地。
是誰發現了礬山明礬石礦
礬山明礬?礦的開採傳說眾多
關於礬山明礬石礦的開採,民間存在不同的傳說—有的說是宋代,有的說是明代,但以明代說居多。若采明代說,礬山明礬生產於明洪武八年(1375)以前,至今已有六百多年歷史。關於明礬的發現,民間也有幾個不同的"版本"。
礬礦石被運出礦硐
傳說一
第一個版本:明朝初年,浙江永嘉縣有一戶鄭姓人家和一戶朱姓人家,為躲避戰亂從永嘉縣遷徙到平陽縣東南海邊定居。安家落戶之後,他們用石頭砌成爐灶,生火做飯。一次,有人不經意地將水潑到了燒熱的灶石上,後來在灶石附近的低凹處發現有白色結晶物出露。人們感到蹊蹺,就又拿水澆到被燒烤過的石頭上,依然發現它們有白色結晶體出現。用手指頭蘸一些結晶體放在舌尖上品嘗,有苦澀感。另外,還發現它有淨水、治病的作用。於是,鄭家和朱家便各自選擇一座山丘開採明礬石,運到山下後採用水浸法提煉明礬銷售。從此,人們將這些白色結晶體稱為"明礬",將出產這些石頭的山丘稱為"礬山",將附近因采冶明礬而形成的村鎮稱為"礬山鎮"。為紀念鄭朱兩姓先人首創的明礬采煉之法,人們在礬山鎮修建了礬祖廟,廟內供奉發現礬礦和發明水浸提煉法的鄭朱兩姓先祖的偶像。
傳說二
另一個版本:北宋末年,金兵南下,過了長扛,皇帝乘海船一直逃到溫州。那幾年兵荒馬亂,年景又不好,老百姓苦得沒法活。當時玉環有個人,姓陳名叫景成,因為生活過不下去,便帶著一家人逃荒到平陽。一天,他從藻溪到赤垟來,越走越高,兩邊樹木遮天,路上不見行人。到了赤垟,只見四面高山,黑黝黝一大片森林,中間一塊小小的平地,也是草比人高,在那遠遠的樹縫裡,露出幾間東歪西倒的房子。這時,天下起雨來,打得樹葉子噼里啪啪地響。陳景成想到那邊人家去投宿,可還有一大段路,孩子也嚷著走不動了,他心裡不免慌張起來。正犯愁的時候,突然看到前面有一塊大岩石,像一把撐開的雨傘。陳景成驚喜,拉扯著老婆孩子到石雨傘下躲雨。石雨傘太高了,雨不時打到傘下來,淋濕了一大片,陳景成一家人蜷縮在石頭下面的角落裡。雨下個不停,他們只得將就著住下來,到附近抱來幾塊石頭,砌成一個簡易灶台,架起鐵鍋,拾來枯樹枝,拿出一路討來的甘薯絲燒起飯來。想不到天公不作美,雨浙浙瀝瀝下了十來天。待到雨過天晴,甘薯絲也吃完了,他便帶著一家人飄泊到別處去。
半個月後,陳景成又路過赤垟,順便故地重遊,來到.上次住過的石雨傘看看,不料原來他當作灶台的那幾塊石頭,經過風吹雨打,變成了一堆灰白色的爛泥。陳景成用手翻了幾翻,翻出幾顆鐵硬的東西,就拿到附近濁水窟里去洗。這一洗,卻叫陳景成眼前一亮—這幾顆結晶體,比雪還白,比珠還亮,拿到太陽光下一照,光閃閃的,叫人眼都睜不開!陳景成連聲地喊道:寶貝,寶貝!逗得全家人都笑了。一回頭,無意中看到那一汪濁水,已變得澄清透明,一眼看到底。陳景成為了生活,到處奔走,他拿著這寶貝,逢人便問是什麼東西,但誰也沒見過,更說不上有什麼用處了。一天清早,他碰到一位99歲見多識廣的老人,老人告訴他這是明礬,不但能澄清濁水,還可以治病。陳景成第三次來到石雨傘下,便把寶貝拿出來.對赤垟人說開了,赤垟人知道了這窮山坳里藏著這樣好的寶貝,都歡喜得了不得,便把赤垟改名礬山,從此開始建窯燒礬。在水尾附近,最多的一次燒出九擔明礬,所以那裡就叫九擔。九擔附近有條嶺,現在還叫九擔嶺。人們不會忘記首先發現明礬的人,便造了一座廟宇,供起窯主爺,每年設祭。這位窯主爺便是陳景成。
雞籠山上巨大的明礬礦石,顯現扮斑洲的五彩,經雨水沖刷凝結形成一圈圈綠色的"苔蘚"
傳說三
而民間最流行的一個版本是:六百多年前,礬山周圍數十里荒無人煙。南宋末年,元兵南侵,戰爭連?不斷,百姓紛紛背井離鄉,外出逃生。四川榮陽縣有個難民叫秦福?帶著老婆和兩個孩子,流落到礬山一帶。一天,天氣驟變,大雨澇沱,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野去哪裡避雨呢?他們四處尋找,好不容易才在半山腰找到一個石洞。這個石洞有塊巨石蓋頂,形似雨傘,所以人稱"石雨傘"洞。天色漸漸暗下來,雨卻淅淅瀝瀝地下個不停。見天色已晚,秦福一家四口只好暫在"石雨傘"洞裡住下。安頓下來之後,他從附近搬來幾塊石頭,壘起一個灶堂,讓老婆生火做飯。
大雨一連下了三天,到第四天才停下來。雨停之後,秦福帶著老婆孩子下山向東南方向走去,一直走到大海邊。到了海邊,發現沒有生路,秦福便覺得那個避雨的石雨傘洞是個不錯的棲身之所,一家人便又返回礬山。當重新回到"石雨傘"時,他們卻發現原來搭灶的石塊已被雨水淋透風化,變成細砂,在陽光照耀下,細砂中摻雜了許多閃亮的透明珠子。秦福好奇地拿起一小撮,放到舌尖一舔,感覺味道酸澀,就順手把剩下的丟到身邊的髒水窪里.這時,小珠子溶化了,髒水卻被澄清了。這可樂壞了秦福,他如獲至寶,給小珠子取名"清水珠"。秦福決定離開礬山時,他把小珠子包起來帶在身上。說來也巧,走到半路,因當時正是盛夏天氣,秦福的小兒子在路上中暑了,肚子劇痛。山間野地無處求醫,為了給孩子解署,焦急之下,秦福就從路邊坑溝里舀了一碗水,放進一些"清水珠",等水澄清後讓孩子喝下。不料這水一喝下,小兒子的肚子疼竟被止住了,過一會病也好了。這一來,秦福就更加珍惜"清水珠",認為它是一種可以解暑的仙丹妙藥。此後,秦福便不時來石雨傘一帶找些同樣的石頭燒制"清水珠",然後拿去給人澄清混水或解暑。訊息傳開,人們群起效仿,紛紛來到礬山採石煉礬,原始的水浸提煉明礬技術漸漸傳播開來。明礬寶藏和水浸煉礬法就這樣被發現了,秦福成為發現明礬礦的第一人。後來.他被奉為"明寶爺爺"或"窯主爺",後人還給他建起一座"明寶爺爺廟";清朝同治年間,人們又在礬山石宮建起了"窯主爺宮"。
礬礦石被運出礦硐
文獻記載中的礬山開採
據明弘治《溫州府志》記載:"礬,平陽赤徉山(今蒼南礬山)有之,素無人采,近民得其法,取石細搗提煉而成。清者為明礬,濁者為白礬。"這是有關礬礦開採、生產最早的文字記載。礬山原名赤垟山。民國《平陽縣誌》記載:"洪武八年,平陽民楊伯存造偽鈔(於)礬山(《蘇平仲集淨)。又,永樂初,以溫州輸礬困民,罷染色布(《明史·食貨志》)。據是二端,是明初已有采者,第不知其所始。"由此可知,礬山明礬生產當始於明洪武八年(1375)以前,至今已有六百餘年。根據章鴻釗的《古礦錄》和《浙江省平陽縣誌》記載,礬礦明朝初年就已經開採,與民間傳說是吻合的。一般公認的說法,礬山礬礦開採冶煉時間為三百餘年,但在此有文字記載的地質工作則開始於1927年。1927-1949年,浙江省政府礦產調查委員會和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的宋雪友、屠寶章、葉良輔等,來礬山地區進行實地考察,1928年提供了調查報告。1929年,葉良輔、張更等四人又來此詳細考察,於1931年發表題為《浙江平陽之明礬石》一文,介紹了明礬石礦的經濟價值以及歐美各國明礬石礦床的情況,並用顯微鏡對礦區岩礦標本進行了詳細觀察和研究,估計礬山明礬石的儲量約為20億噸。1934年4月,他們來礬山進行第二次實地考察,測量礦坑、礦層,估計儲量為2.6億噸,富礦占到50%, 1949-1950年3月.浙江省地質調查所的專家在礦區進行1:7500的地質測繪及剖面測繪,全面研究了礦床的性質,估算明礬石的儲量僅0.62億噸。1956年以後,對礦區的勘探和調查又有五次,投人了大量人力物力,僅鑽探工程進尺就達42855米。
現代對礬山再次的勘探
1981年3月—1984年10月,浙江省化工地質大隊在水尾山、雞籠山礦段開展詳查工作,控制礦體的深部邊界。四年鑽探11789米,1986年驗收時,測算新增儲量為1.12億噸,暫難利用儲量0.59億噸。1985年3月一1986年9月,浙江省和溫州市政府計畫在浙南建設年產10萬噸的鉀肥廠,該地質隊為此又對水尾山礦段進行補充勘探,完成鑽探進尺5185米,被批准的工業儲量為0.53億噸,遠景儲量為0.35億噸。水尾山淺部、深部的補勘和詳查,為綜合利用明礬石礦,滿足礦山的設計需求,提供了可靠的地質學依據。
礬山礬礦的興衰
礬山發現最早的古採礦井"雪花窟"
明清明礬利用情況
明永樂年間(1403-1424),溫州等地已將明礬用於染色業。清順治年間(1644-1661)初期,連年戰亂曾致使明礬停產多年。內亂平息後,礬山的煉礬業再度繁榮。但因煉礬排放的礬漿污染了沿溪水域,損害溪岸稻禾,受害農民向官府控告采礬者,於是在康熙二年(1663)康熙皇帝親自下令:"赤垟山煉礬,恩準孤貧渡食,礬漿水必匯入海。"有了康熙皇帝特許,這裡的明礬業生產才得以延續。
明礬結晶池
清乾隆九年(1744)之前,礬山農民煉礬,只作為家庭副業,所得明礬,先是生產者在臨近集市零星自銷,爾後逐漸轉由商人向外地銷售。乾隆九年(1744),蘇州商人在今礬山鎮西南約兩公里處,建起礬山第一座礬窯(煉礬廠),農民開採的礦石,開始作為商品出售給礬窯,礬山出現了第一代職業礦工。為便於礦石挑運,礬窯最初建於露頭礦石較多的礬山溪一下游,後來才逐漸向礬山本地發展。由於明礬用途越來越廣,外埠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礬山附近又陸續添建礬窯。民國初年,礬山一帶的礬窯已經多達十餘家。
明代至清代初期,煉礬工具就是用石塊砌個火灶,再有兩個陶缸或木桶即可。清乾隆九年(1744),礬山辦起第一座礬窯(廠),隨後在上半山、下半山、內外湖、仙人交椅、泅洲佛等處又陸續建窯煉礬。民國五年至民國七年(1916-1918),礬窯最多時達40餘家,至民國二十三年僅剩18家,其中礬山有路頭窯、四人窯、南宋洋窯、木魚山窯、銀石鞍窯、新大丘窯、四門礁窯、石官窯等9家。水尾有茶山宮窯、上後丘田窯、下後丘田窯、水尾新窯、石碉仔窯等5家;另有泗洲佛窯和仙人交椅窯。各窯設立自己的銷售機構—礬棧。民國二十九年(1940),礬山計有協豐、祥興、協潤興、裕記、鑫成、新同泰、信記、信泰、源昌、新裕興、義新、茂發、新泰興、勝源豐、永源、德泰、永茂、集祥、德興、大同等窯號總計20家。
礬窯的建築很簡單:一座高大的草寮,作為鍛燒爐房,明礬石的鍛燒和溶解在這裡進行;草棚數間,是結晶池、浸出桶安放之處,稱大桶間。瓦房5-6間,作為經理、賬房、司秤等職員的起居室和工作室,以及倉庫、廚房等。另有露天柴草場、風化砂場和礦場各一個。全窯占地面積約40-50畝。
礬窯多為數人合夥經營,每人每月按不同的股份分配鑊數(窯頂作為溶解池的鍋稱鑊,日煎1鑊,月計30鑊),輪流燒鑊。如自己無窯,可向窯主租用,租金按日計算,租期在"一水"至"三水"之間(兩次停窯修理之間為"一水",有資力者,可時加修葺,每"水"可長至10年。資力單薄、無法保養窯體者,每"水"只有一二年。
新中國成立後對礬山開採加強管理
1956年以前,礬山明礬礦均由商人經營。1949年9月,浙江省政府成立平陽明礬管理處,派出專人管理礦廠。1949年10月以後,制礬業迅速發展,中共溫州地委創辦了"天成礬廠"。1956年,礦山改組為國有礦山企業。1958年創造了年產明礬4.2萬噸的歷史最高紀錄。經過近五十年的建設,礬山名礬礦已經成為集采、煉、建材生產於一體的一家中型聯合礦山企業,進人?家十八家重點化學礦山的行列。礦區面積達12平方公里,明礬石儲??世界已探明儲量的60%,占全國明礬探明儲量的80%,名列世界明礬石礦山之首;被國務院列人"全國同行業最大50家企業"及"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排序。目前,全礦在職職工3600餘人,其中各類工程技術人員650餘人。1998年正式命名為"溫州礬礦"。
"天藍、水清、山綠":礬都的呼喚
礬也給礬山鎮帶來了污染
地下礦硐
礬山的煉礬業曾經給當地居民帶來福扯,使一個貧窮落後的山村,發展成為全國乃至世界聞名的"礬都"。但是,煉礬業也給當地環境帶來了嚴重的污染問題。煉礬採用的焙燒、風化、溶解和結晶的工藝,所產生的礬漿、礬煙和礬渣對周圍環境造成了污染。這裡的溪水,一度成為乳白色的渾水河,污濁不堪。這裡的山體,曾經傷痕累累。沒有了綠色和生氣。這裡的天空,曾經是礬煙瀰漫,不見藍色,空氣品質很差。由於被污染的水和空氣是流動的,礬污染還引起跨行政區域的污染糾紛。
從1998年下半年開始,當地政府對小礬廠和煉礬點採取了包括強制爆破在內的集中拆除行動,拆除小礬窯、熔化爐以及廠房一百多座,填埋結晶池和清理風化池六萬多立方米。為防止死灰復燃,縣環保局在礬山鎮建立了環境監理所,全方位、全天候地做好環境監督管理工作。到1999年6月底,當地所有的小礬廠和煉礬點全被關閉,杜絕了小礬窯的生產。
小礬窯被關閉以後,原先靠採礦、煉礬謀生的三千餘名從業人員的生計面臨著困難。當地政府一方面為下崗的煉礬從業人員排憂解難,一方面抓生態恢復工作。縣政府投資了500萬元分期整治甘宋溪,清除了多年淤積的礬渣,建起了蓄水壩,並完成了兩岸的綠化。甘宋溪原來像牛奶一樣的溪水已經變得清澈起來.溪水裡又出現了遊動的小魚。現在,水尾山已經綠意盎然,礬山鎮其他一些曾經是寸草不生的山坡,通過飛播造林,也已變綠。
對礬山鎮的礬企管理有顯著成效
現在,礬山唯一的一家國有企業—溫州礬礦對礬漿、礬渣和礬煙三方面的污染物進行了處理。其中,礬漿已經閉路循環使用。礬渣已變廢為寶,被用做地面磚,並產生了可觀的經濟效益。經過人們的努力,"礬都,,"天藍、水清、山綠"的生態環境正在恢復。
世界礬都的"活"遺址要建"地下迷宮"
溫州礬礦雄偉的鍛燒爐
溫州礬礦經過六百多年的開採,礬礦山體內已形成無數銅體和俐群,采空面積達55.8萬平方米,體積259萬立方米。龐大的採空區,可容納下溫州地區700萬的總人口。這裡保存著古採區遺址等豐富的人文景觀,尤其是礬礦接近枯竭的最大採礦區—雞籠山內猶如"瑤琳仙境",其中一采空晌地下室可容千人以上,夏天最熱時確內溫度僅18攝氏度左右,而冬天最冷的時候,硐內的溫度卻高達22攝氏度以上,是避暑取暖的好去處。作為浙江省文保單位中首個仍在生產的工業"活"遺址,2005年礬礦遺址被浙江省政府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下一步將申報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5年4月,溫州市決定在礬山鎮建設"世界礬都"礦山公園。擬建的礦山公園分"參觀旅遊"、"探險觀光"、"休閒度假"和"環保時尚"等四大主題及功能區,遊客不僅可以在"礦山博物館"了解明礬冶煉過程、在礦山巷道、斜井體驗礦工生活,還能在現代聲、光、電的特效下迂迴於反映社會幾千年發展歷史及神話傳說等內容的立體造型中。經過開採的礬礦銅高低相差六百多米,地下礦洞猶如迷宮般蜿蜒環繞,遊客可進入礦鬧獵奇探險,近距離接觸地下礬都的神秘面紗。該項目已被列入溫州市"十一五"工業重大項目建設工程,預計總投資5.3億元,巧年內完成。建成後的"世界礬都"礦山公園,將成為亞洲最大的人造礦山旅遊勝地。

經濟狀況

資源

礬山鎮物產豐盈,資源富饒,除了有儲量世界首位的明礬石資源外,還有硫磺礦、高嶺土、銀灰岩、石墨等礦產以及品類繁多的農副產品、經濟作物、海產物品。

農業

礬山的農業生產發展較快,全鎮耕地面積8369畝,其中水田6371畝,主要種植水稻、蕃薯等,主要經濟作物有柑桔、茶葉、楊梅、四季柚、馬蹄筍等,在發展林業中,堅持“科技興林”,逐步成片改造薪炭林為經濟林,並積極開展綠化造林,森林覆蓋率達52.4%,1998年實現消滅荒山目標。效益農業進一步發展,引進了先進技術、優良品種,開發建立了蘑菇、馬蹄筍、花苗圃、盆菜、大棚蔬菜、藕芋、綠竹筍、山羊、肉牛、白鵝等十大農業基地。以礬都畜業有限公司為龍頭輻射其他村居形成了浙南最大的生豬養殖基地。

工業

改革開放以來,礬山社會經濟迅猛發展,基礎設施日臻完善,社會各項事業取得全面進步。全鎮擁有化工、五金、機械、紡織、塑編、輕工等幾十門類工業企業和井巷建築企業百餘家。明礬化工生產有數百年的歷史,市直屬企業溫州礬礦系原化工部18家重點化學礦山之一,被列為“全國500家最大工業企業及全國同行業50家”。近年來相繼發展了發酵粉廠,精細化工廠、礬山澱粉廠、鶴龍泉飲用水廠、天湖山礦泉水廠和鶴頂山風力發電場等新企業,引進了同求儀表廠年產值達5100萬元。精細化工廠生產的ST防鏽料填補了全國精細化工行業的一項空白。井巷建築業是礬山鎮一大特色產業,全鎮每年有近萬人勞務輸出大軍憑著高超的技術,吃苦耐勞的精神常年活躍在全國各地承攬冶金,人防、交通、煤炭、水電、礦井、國防等地面、地下工程,其中黃河小浪底工程、長江三峽工程、京九鐵路等國家重點大工程當中都凝聚著礬山人的勤勞和智慧。

服務業

礬山金融機構齊全,有礬山農村信用合作聯社以及四個分社、郵政儲蓄所,2002年底全鎮存款餘額達2.5億元,貸款總數為1.9億元,為地方經濟建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保險機構有社會保險局辦事處、保險公司礬山辦事處、人壽保險辦事處。

旅遊資源

礬山旅遊資源豐富,東側鶴頂山海拔998.5米,為蒼南縣第一高峰,山上怪石嶙峋,花草茂盛,奇峰異石,想像萬千,登高遠眺,雲海茫茫直達海天之際,遊目騁懷,鄰近城鄉盡收眼底。山上佇立著風力發電場的35根風力發電機猶如擎天巨柱,直插雲霄,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名山美景,讓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礬山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明礬開採可追溯到宋朝末年,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文化。一年一度的明礬文化交流節,吸引了來自海內外各界朋友前來觀光旅遊。礬山人傑地靈,是革命老根據地,是著名革命將領“鐵軍將才”朱程烈士的故里,是黨的“七大”代表原黑龍江森林武警總隊隊長劉先同志的故鄉。又是被譽為“東方之子”全國青年作家的現任海軍政治部創作室主任黃傳會的家鄉。
朱程將軍烈士紀念館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朱程將軍烈士紀念館。朱程將軍於1910年12月出生於蒼南縣礬山鎮內山村,家境貧苦,早年為追求真理,先就讀溫州商業學校,後考入黃浦軍校,畢業後留學日本。1937年5月,為了參加抗日救亡,毅然回國投筆從戎,奔赴抗日前線。1939年由朱程同志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厲任華北抗日民軍司令員,冀魯豫軍區第五分區司令員,轉戰冀魯豫邊區,英勇抗擊日寇,身經百戰,屢立戰功,開闢了沙區抗日根據地。1943年9月28日在山東曹縣王廠地區不幸陷入日軍重圍,與數十倍於己的日寇浴血奮戰8小時,終因寡不敵眾,壯烈殉國,年僅33歲。現每年清明節期間,機關團體、部隊、學校師生都會在這裡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緬懷革命先輩的英勇事跡。
世界礬礦遺蹟
溫州礬礦遺址具有640多年的采煉歷史,在世界礦山體系中具有礦種的唯一性、生產工藝的獨特性,是近現代工業遺產與鄉土建築的集合體,已申報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至今仍在保留沿用的半機械、半體力的采煉技術在明礬工藝史上具有“活化石”的意義,現存的採礦遺址、煉礬遺址、附屬遺址建築本體與早期沿溪採礦和從山上往山下平地發展的城鎮歷程以及獨特的工業景觀和福德灣老街傳統民居景觀在全國都是獨一無二的稀缺的景觀資源。同時,礬山作為有幾百年歷史的礦山集鎮,產業工人世代聚居與繁衍生息所形成的很多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蹟,如登山石步道、明礬始祖宮、礦主老宅院、工人大禮堂、蘇式辦公樓、福德灣老街、抗日烈士故居、人力挑礬古道等,也別具地域文化特色,是中國工業文化遺產彌足珍貴的組成部分。
國家礦山公園
國家礦山公園是礬山旅遊開發的核心項目,是推動礬山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目前,該項目已經初步完成礦業遺址和勘查和統計工作,正在編制項目規劃。擬建礦山公園包含礦業地質遺蹟、礦業生產遺址、礦業活動遺蹟、礦業製品、非物質礦業活動遺產等5個類別的礦業遺蹟,其中包括有1處大面積的“燒火龍”開採古代採區遺址、雞籠山水尾山礦段勘探線地質剖面等7處礦業地質遺蹟、水尾山等9處礦業生產遺址、上港九擔窯等42處煉礬活動遺蹟、上百種礬塑和20餘種明礬系列等礦業製品、5項非物質采煉活動遺產、3條出海挑礬古道、近百棟歷代彩色石頭民居、數百件礦石生活器物以及數十種採礦工具等。當中的礬礦礦業遺址保存了自近千年來的歷代採石採礦遺址景觀,由100多個宋、明、清代和民國的露天采坑以及近200個現代井下采硐組成,從宋代開始,相繼採用“黃土頭”、“燒火龍”的挖掘開採法,直至民國14年,才採用火藥手工爆破,其不同時代的採礦遺蹟、冶煉遺址保存都相對比較完整。礬礦開採技術是我國礦山井巷技術的傳播本源,其獨創的“軟錘號歌”的開採技藝在漫長的地表礦洞開採歷程中堪稱一絕。
鶴頂山地質公園
鶴頂山地處礬山和馬站交界,海拔1006米,為蒼南第一高峰,因山勢一枝獨秀、形如鶴頂而得名。登高可俯覽馬站平原、礬山盆地以及東海等,天氣晴朗時可眺台灣海峽。位於鶴頂山腳的頂村為畲族聚居村,民俗風情濃厚。山頂有白鶴仙師廟,在當地流傳了600多年的白鶴仙師道教傳奇。鶴頂山最著名的景觀為“雲海、花海、石海、風車”, 從山腳到山頂有一道曲折盤旋於懸崖峭壁上的霧海天梯,沿路兩邊怪石林立,山頂、山脊、山腰等處均有密密麻麻的黑色石群,占地約3萬多平米,多處石群相連。根據地質部門初步勘探,鶴頂山地質結構特殊,其山體岩石是晚侏羅紀火山噴發形成的火山岩,形成時間距今約一億四千萬年,岩性由單一的中酸性、酸性深灰色塊狀流紋質晶玻屑熔結凝灰岩組成,巨觀特徵貌似花崗岩,山體岩石厚度約800—1000米。鶴頂山的山坡堆石是由熔結凝灰岩冷卻、收縮、固結過程中形成的原生裂隙構造,在長期風化作用下,崩塌散落在山坡堆積而成,成為一道獨特的“石海”景觀。
福德灣歷史文化村落
福德灣歷史文化村落是礬礦煉礬舊址的發祥地及核心保護區之一,占地44.97公頃,數百年來,應開採、生產需求,獨特的發展歷程使其形成了從山上到山下具有不同時代特徵、又一脈相承的工業村落民居風格。村內的古民居建築均依山而建,大多利用廢棄礦石壘砌而成。同時,因生產運輸需要,形成了從該村到達藻溪、赤溪、前岐、沿浦等地的挑礬古道,並形成以老街為中心,以嶺腳街、石板街、南山坪街分別從北、西、南三個方向向外輻射的街巷古道。村落整體布局蜿蜒交錯、古風猶存。位於村落中的礬礦煉礬舊址占地面積21.39公頃,由採礦遺蹟、煉礬遺蹟、古民居建築及宗教信仰遺蹟等內容組成,於2005年被評為省級文保單位,2011年申報“全國重點文保單位”,2013年又先後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和“中國歷史文化名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