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區環境與土地復墾》是1997年3月1日中國礦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國良。
基本介紹
- 書名:礦區環境與土地復墾
- 作者:張國良
- ISBN:9787810405867
- 出版社:中國礦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7-3-1
- 裝幀:平裝
《礦區環境與土地復墾》是1997年3月1日中國礦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國良。
《礦區環境與土地復墾》是1997年3月1日中國礦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國良。圖書信息 作 者:張國良 主編 出 版 社:中國礦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1997-3-1 印刷時間:2003-7-1 I S B N:9787810405867 包 裝:平裝 內容...
《礦業環境工程與土地復墾》是2010年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徐曉軍、張艮林、白榮林。內容簡介 山污染的危害、特點和防治方法進行了論述,主要內容包括礦業水污染及其防治、礦業大氣污染及其防治、礦業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礦業噪聲...
根據以上資料,初步確定復墾後的土地用途和復墾方案。(2)交替復墾礦山土地復墾規劃應與礦山開採規劃同時考慮。除開採規劃中需要的資料外,要求對土地資源的現狀、礦區周圍環境素質和社會環境狀況進行調查,提出環境影響報告書,進行可行性研究,...
《河北省礦區生態工程與土地復墾研究》是於2009年出版的書籍。內容介紹 《河北省礦區生態工程與土地復墾研究》針對我國及河北省礦區生態環境和土地復墾的現狀與問題,將生態工程理論與技術引入礦區生態恢復與土地復墾中,對生態工程、礦區生態...
礦山復墾是指在礦山建設和生產過程中,有計畫地整治因挖損、塌陷、壓占等破壞的土地,使其恢復到可利用狀態的工作[1]。在開採礦山的過程中,破壞當地生態平衡, 是礦山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根源,礦山復墾是現階段解決礦山環境及礦山經濟發展...
我國礦區土地復墾的資金來源有政府出資、礦山企業出資、投資者的經營性投資、社會公眾出資有及捐助資金。政府出資復墾的土地一般為礦山企業可以不承擔復墾責任、投資經營者無積極性、社會公眾對環境的治理願望不強烈或無資金治理又沒有捐助資金...
創新尾礦殘留礦再開發、礦山廢棄地復墾利用、集體土地流轉利用等政策,引導社會資金、資源、資產要素投入,積極探索利用PPP模式、第三方治理方式,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加快治理。簡化管理程式,推進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方案和土地復墾方案編制...
對露天開採煤炭而破壞和壓占土地採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復到可供利用狀態的活動。露天礦土地復墾的主要對象是已挖掘的露天采場和排土場。復墾的理論概念是在空間上限制與清除露天採礦工程對環境的有害影響,創造條件,以便利用預先從礦山土地...
《礦區復墾土地利用結構最佳化研究》是2007年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趙淑芹、胡振琪。本文結合導師的課題,在大量調查分析和廣泛閱讀國內外文獻的基礎上,考慮中國礦業開發的具體實際情況,首次系統地運用生態足跡、景觀生態學原理和經濟學...
中國礦區環境治理與修復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英文名:China Industry Alliance Of Mine Environment Restortion(簡稱:CAMR),是由北京綠礦聯合工程技術研究院,與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研究所、中國煤炭學會...
本研究為進一步進行其它類型沉陷區耕地破壞的理論基礎研究和指導今后土地復墾工作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現實意義。 2. 主要科學技術內容 本項目屬於礦區環境與土地復墾研究。採煤沉陷對耕地的破壞規律及復墾技術,對實現礦區耕地動態平衡、改善...
從土地復墾到生態重建 基於礦區工業廢棄地再生的景觀設計——來自國際建築展覽會Furst Puckler Land的實踐和經驗 礦區工業廢棄地景觀修復的生態潛力與環境規劃——德國給中國的啟示 老礦場也有春天:礦業城市廢棄地再開發規劃策略研究 徐州...
內容主要包括礦山開採和礦物加工過程中大氣、水、固體廢物、噪聲、熱害等的污染及其防治以及礦山復墾等相關知識。根據礦業發展中的新問題,融人了環境保護與治理的新思路、新技術及新設備,突出了其實用性的特點。讀者對象 《礦業環境工程》...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工程與礦山測量,大地測量,全球定位系統及導航,攝影測量與遙感,地理信息系統,數字城市與數字礦山,環境及災害監測與控制,開採沉陷與“三下”採煤,資源及環境評價、規劃與管理,土地復墾與生態重建,土地資源管理與不...
6·3 調整礦區的產業結構 6·4 礦區生產與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體系 6·5 建設高度集約化生產的高產高效礦區 7 礦區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 7·1 潞安礦區生態環境現狀 7·2 煤炭開採對地表的影響與塌陷土地的治理技術 7·3 礦區土地復...
到2020年,全國綠色礦山格局基本形成,大中型礦山基本達到綠色礦山標準,小型礦山企業按照綠色礦山條件嚴格規範管理。資源集約節約利用水平顯著提高,礦山環境得到有效保護,礦區土地復墾水平全面提升,礦山企業與地方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