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脂脂肪酸

脂肪酸通常被分成6類:直鏈、直鏈順單烯(cis2) 、直鏈反單烯(tran2) 、支鏈飽和、環狀及多烯脂肪酸(這些脂肪酸優先與磷脂甘油骨架中間C原子鍵合) 。

簡介,套用,

簡介

目前已發現磷脂物質有1000多種,依極性強弱可分為: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 ,PLFAs)、糖脂脂肪酸(glycolipid fatty acids,GLFAs)、中性脂肪酸(Neutral lipid fatty acids,NLFAs)。磷脂脂肪酸是微生物細胞膜主要成分,是由甘油酸第三位羥基被磷酸、其它羥基為脂肪酸酯化而成,其磷酸基部分稱為極性頭部,兩條碳氫鏈成為非極性尾部。
脂肪酸經甲酯化後形成脂肪酸甲酯(Fattyacidmethyl esters, FAMEs) ,它們又可分為:羥基取代的FAMEs (OHFAMEs) ;酯連線羥基取代的FAMEs (EL2OHFAMEs) ;非酯連線羥基取代AMEs(NEL2NYFAMEs) ;飽和FAMEs (SAFAMEs) ; 單不飽和FAMEs (MUFAMEs) ;酯連線多聚不飽和FAMEs (PUFAMEs) ;非酯連線不飽和FAMEs (UNSFAMEs)。
不同種類PLFAs常以一系列C原子數目與希臘字母表示。比如,16∶1ω7t 指的是含有“16個C原子P一個雙鍵P雙鍵距甲基(ω)端7個C原子P反式構型”脂肪酸;也可將不飽和程度置於Δx之後,x代表距羧基端(Δ)最近的雙鍵位置。脂肪酸構型可用簡單符號表示,如順式(cis)2(雙鍵兩側2H在同側)與反式(trans)2(雙鍵兩側2H鍵在異側)分別用c2與t2表示;a2與i2代表異型(anteiso)2(甲基在C末端第3位C原子上)和同型2(iso2)(甲基在C末端第二位碳原子上) ;br2表示未知甲基支鏈的位置;ME2前的數字代表甲基取代基團距分子羧基端C原子數;cy2代表了環丙烷脂肪酸;α2與β2代表羥基脂肪酸的2OH分別在第2、3位C原子上。
磷脂脂肪酸

套用

PLFAs是幾乎所有活體細胞膜的主要成分,周轉速率極快且隨細胞死亡而迅速降解,脂肪酸結構與種類多樣,對環境因素敏感,分析結果重複性較好。既可用簡單試劑和設備測定由PLFAs轉化的磷酸鹽以確定微生物總量,也可以根據不同菌群的特定脂肪酸C鏈長度、飽和度及羥基等取代基位置差異研究特殊功能菌群。在微生物定量及活力測定方面,PLFAs與微生物量C、底物誘導呼吸(SIR)及ATP等測定方法所得結果十分吻合。因此,PLFAs在土壤微生物學研究中極具潛力。
對PLFAs的鑑定 通常用MIDI系統(Microbial IdentificationSystem) 、氣質在線上(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液質在線上等方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Chromatography2Electrospray Ionization2MassSpectrometry,HPLC2ESI2MS)鑑定PLFAs。
通常,分析PLFAs有以下兩個途徑和目的: ①分析單一菌種組成以便比較或評價不同菌種特徵性磷脂,提高PLFAs資料庫的多項分類能力; ②分析自然環境或實驗室中培養的個別微生物類群磷脂成分,研究特定功能菌群結構變化和代謝途徑。目前,PLFAs技術已被用於細菌純培養對外界脅迫的應答、根系排泄物對根際微生物影響、養分對泡囊叢枝菌的影響、農田土壤微生物區系特徵以及誘導植物抗病性等領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