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偶極矩

磁偶極矩

磁偶極矩(magnetic dipole moment)是矢量,方向由負磁荷指向正磁荷。與“電偶極矩”相對應。歷史上,人們最早認為天然磁體(或人造磁鐵)是由無數小的磁偶極子組成,每一個小的磁偶極子由相距很近的等量正、負磁荷構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磁偶極矩
  • 外文名:magnetic dipole moment
  • 簡稱:磁矩
  • 組成:等量正、負磁荷構成。
  • 分類:自旋磁偶極矩,軌道磁偶極矩
  • 方向:由負磁荷指向正磁荷
定義,磁矩測量,

定義

人們認識到磁荷並不存在,物質的磁性乃是由分子電流定向排列而產生,於是用閉合元電流I重新定義這個量,使等效“磁偶極矩''的概念保存下來。
載流迴路中的磁場 在一個載流迴路中,磁矩的計算是電流乘於迴路面積:m=I*a(m為磁矩,I 為電流,a 為面積矢量:它與電流I的流向遵守右手螺旋定則);磁偶極矩(Pm)計算公式:Pm=μ0*m。載流迴路在磁場中的力矩M和能量 U ,與磁矩的關係為:M=m×B U=-m·B 其中,B 為磁場。

磁矩測量

磁矩是磁鐵的一種物理性質。處於外磁場的磁鐵,會感受到力矩,促使其磁矩沿外磁場的磁場線方向排列。磁矩可以用矢量表示。磁鐵的磁矩方向是從磁鐵的指南極指向指北極,磁矩的大小取決於磁鐵的磁性與量值。不只是磁鐵具有磁矩,載流迴路、電子、分子或行星等等,都具有磁矩。
科學家至今尚未發現宇宙中存在有磁單極子。一般磁性物質的磁場,其泰勒展開的多極展開式,由於磁單極子項目恆等於零,第一個項目是磁偶極子項、第二個項目是磁四極子項,以此類推。
磁矩也分為磁偶極矩、磁四極矩等等部分。從磁矩的磁偶極矩、磁四極矩等等,可以分別計算出磁場的磁偶極子項目、磁四極子項目等等。隨著距離的增遠,磁偶極矩部分會變得越加重要,成為主要項目,因此,磁矩這術語時常用來指稱磁偶極矩。有些教科書內,磁矩的定義與磁偶極矩的定義相同。
在任何物理系統里,磁矩最基本的源頭有兩種:
電荷的運動,像電流,會產生磁矩。只要知道物理系統內全部的電流密度分布(或者所有的電荷的位置和速度),理論上就可以計算出磁矩。
像電子、質子一類的基本粒子會因自旋而產生磁矩。每一種基本粒子的內稟磁矩的大小都是常數,可以用理論推導出來,得到的結果也已經通過做實驗核對至高準確度。
例如,電子磁矩的測量值是−9.284764×10焦耳/特斯拉。磁矩的方向完全決定於粒子的自旋方向(電子磁矩的測量值是負值,這意味著電子的磁矩與自旋呈相反方向)。
整個物理系統的淨磁矩是所有磁矩的矢量和。例如,氫原子的磁場是以下幾種磁矩的矢量和:
電子的自旋。電子環繞著質子的軌域運動。質子的自旋。再舉個例子構成條形磁鐵的物質,其未配對電子的內稟磁矩和軌域磁矩的矢量和,是條形磁鐵的磁矩。
對於計算磁偶極距的方法,要具體分析問題,比較複雜。需要用到高等數學,本人也不擅長,故不做計算。可以給大家列出一些計算結果。
原子物理學核子物理學裡,磁矩的大小標記為u{\displaystyle \mu \,\!}U ,通常測量單位為玻爾磁子核磁子。磁矩關係到粒子的自旋,和/或粒子在系統內的軌域運動。以下列表展示出一些粒子的內稟磁矩:
一些基本粒子的內稟磁矩和自旋
粒子
內稟磁矩(10焦耳/特斯拉
-9284.764
1/2
+14.106067
1/2
-9.66236
1/2
-44.904478
1/2
+4.3307346
1
+15.046094
1/2
有電子磁偶極距,質子磁偶極矩,中子磁偶極距等。當然還有核子磁偶極矩,分子磁偶極距。
核子系統是一種由核子(質子和中子)組成的精密物理系統。自旋是核子的量子性質之一。由於原子核的磁矩與其核子成員有關,從核磁矩的測量數據,更明確地,從核磁偶極矩的測量數據,可以研究這些量子性質。
雖然有些同位素原子核的激發態的衰變期超長,大多數常見的原子核的自然存在狀態是基態。
每一個同位素原子核的能態都有一個獨特的、明顯的核磁偶極矩,其大小是一個常數,通過細心設計的實驗,可以測量至非常高的精確度。這數值對於原子核內每一個核子的獨自貢獻非常敏感。若能夠測量或預測出這數值,就可以揭示核子波函式的內涵。現今,有很多理論模型能夠預測核磁偶極矩的數值,也有很多種實驗技術能夠進行原子核測試。
磁偶極矩
任何分子都具有明確的磁矩。這磁矩可能會跟分子的能態有關。通常而言,一個分子的磁矩是下列貢獻的總和,按照典型強度從大至小列出:
1、假若有未配對電子,則是其自旋所產生的磁矩(順磁性貢獻)
2、電子的軌域運動,處於基態時,所產生常與外磁場成正比的磁矩(抗磁性貢獻)
3、依照核自旋組態,核自旋所產生的總磁矩。
摘自獨立學者靈遁者量子力學書籍《見微知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