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性的終結:時間、混沌與新自然法則(確定性的終結)

確定性的終結:時間、混沌與新自然法則

確定性的終結一般指本詞條

《確定性的終結:時間、混沌與新自然法則》是伊利亞·普利高津創作的混沌學著作,首次出版於1996年。

該書所研討的核心問題是時間之矢的否定。作者開篇指出時間是人們存在的基本維度,令每一種文化和每一個世紀的藝術家、哲學家和科學家為之陶醉。人們都經歷過的這樣一些時刻:當時間變成一種個人實在時,當人們認識到“年”是什麼時,當人們問自己“現在”是什麼的時候,常識告訴人們,從搖籃到墓地,時間一往無前,永不倒退。然而,愛因斯坦卻認為“時間是一種錯覺”。他和薛丁格提出的量子系統的波函式和牛頓確定的自然法則,描繪了一個時間對稱的確定性宇宙,人類在這個世界裡可以十拿九穩地做出預言。實際上,這些大物理學家所主張的時間可逆是無意義的。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確定性的終結:時間、混沌與新自然法則
  • 外文名稱:The End of Certainty:time,chaos;and the new laws of nature
  • 作者:伊利亞·普利高津
  • 類別:混沌學
  • 字數:147000
  • 首版時間:1996年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作品影響,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在該書中,作者引導讀者經歷一種奇妙的智力探險——從古希臘出發,經過牛頓軌道和確定性混沌,到達量子理論與“免費午餐”宇宙學統一表述的高度。他的驚人結果包括,量子力學可以推廣到用來證明時間的天然不可逆性;並進而指出,時間確實先於大爆炸。
普利高津解構了確定性世界觀,但他反對純機遇的任意宇宙思想;他認為,人們生活在一個可確定的機率世界,生命和物質在這個世界裡沿時間方向不斷演化,確定性本身才是錯覺。

作品目錄

中文版序
第二章 僅僅是一種錯覺?
第七章 我們與自然的對話
致謝
第三章 從機率到不可逆性
第八章 時間先於存在?
作者附言
第四章 混沌定律
第九章 一條窄道
引言 一種新的理性?
第五章 超越牛頓定律
第一章 伊壁鳩魯的二難推理
第六章 量子理論的統一表述

創作背景

該書緣起於20世紀90年代普利高津將自己的《在時間與永恆之間》翻譯成英文本的工作,這一翻譯工作導致了大量理論計算和新的理論眼光,結果造成這部幾乎全新的著作。

作品思想

《確定性的終結:時間、混沌與新自然法則》對現代科學中某些反辯證法觀點作出辯證的剖析、批判。例如辯證哲學的一個重要論斷是時間無限,既沒有終點,也沒有始點。恩格斯對此有明確的論述。但在現代宇宙學中處於支配地位的大爆炸理論斷言,時間是有起點的,大爆炸前的起點是時間之外的存在。一些膚淺的哲學家據此嘲笑恩格斯,反對辯證法的時間觀。普利高津卻向這種觀點發起挑戰。大爆炸理論把宇宙創生同起點相聯繫,時間從起點爆炸開始。普利高津則把宇宙創生同“比擬於相變或分叉的不穩定性相聯繫”,指出大爆炸是宇宙之起點,不是時間的起點,個體宇宙(包括宇宙)誕生於其中的介質即元宇宙具有時間之矢,從而為辭證法的時間觀提供了初步的現代科學支持。
作者認為,時間和決定論難題,自從前蘇格拉底學者以來一直是西方思想的核心。在一個確定性世界裡,人們應該如何構想人自身的行為準則,這一問題反映了西方人文主義傳統中存在的深刻的矛盾,這個傳統強調兩個方面,即知識和客觀性的重要性,以及個體責任和民主理想所蘊涵的自由選擇。波普爾和其他許多哲學家都指出,只要自然單純由確定性科學所描述,人們就面臨無法解決的難題。把我們與自然界分離開來,是現代精神難以接受的一種二元論。人類正處於一個轉折點上,正處於一種新理性的開端。在這種新理性中;科學不再等同於確定性,機率不再等同於無知。
作者指出,我們不怕“非確定性假設”,它是不穩定性和混沌的現代理論的自然結果。一旦我們有了時間之矢,就會立刻明白自然的兩個主要屬性:自然的統一性和自然的多樣性。統一性,因為宇宙的各個部分都共有時間之矢,某人的未來即是我們的未來,某一恆星的未來即是其他恆星的未來。多樣性,以布置了鮮花的屋子為例,一方面,因為有足夠的空間,也即存在或多或少達到熱平衡的混合氣體,氣體處於分子無序狀態之中;另一方面,因為有存在美麗的鮮花,它們是遠離平衡態的客體,是歸功於不可逆的非平衡時間過程的高度組織化的客體。任何不考慮時間這種建設性作用的自然法則表述,都不可能令人滿意。
作者把科學看成是人與自然的對話,如同在現實的對話中那樣,而自然給他的回答往往是意料之外的——有時候是令人驚訝的。科學引起了人類與自然之間獨特和富有成效的對話,經典科學把時間限制為一個幾何參量,因為它只處理一些簡單問題,一旦遇到了複雜系統,它就不得不修改對時間的看法。大自然確實與產生無法預測的新鮮事物相關,“可能”的確比“實在”更豐富。人們的宇宙遵循一條包含逐次分岔的路徑,其他的宇宙可能遵循別的路徑。值得慶幸的是,人們遵循的這條路徑產生了生命、文化和藝術。

作品影響

該書作者的研究,帶來了一種重要的觀念變革。科學家們不斷從宇宙學、化學、生物學、生態學和社會學等多個學科發現不穩定性和漲落現象,不穩定性和漲落在從宇宙學到分子生物學的所有存在層次上產生了演化模式。時間不可逆過程在人們周圍頻頻發生,但直到普利高津,才認真嘗試在物理學定律中包含這一明顯的不可逆時間流。在這個過程中,普利高津改造了物理學,賦予物理學一種新的文化內涵。在藝術、醫學、商業、社會科學和技術等行業,專家們都承認受益於普利高津的觀點。

出版信息

中譯本
出版時間出版社翻譯者
2009年6月1日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湛敏

作者簡介

伊利亞·普利高津(1917—2003),比利時人。耗散結構理論創立者,1977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比利時皇家研究院榮譽院士,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曾獲53個榮譽學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