硼砂湖

硼砂湖

硼砂湖是湖中能析出硼酸鹽礦物硼砂(Na2[B4O5(OH)4]8·H2O)的鹽湖。如中國西藏鹽湖中就蘊葳著豐富的硼砂,早在公元6世紀時就已開採利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硼砂湖
  • 外文名:boracic lake
  • 學科:地質環境
  • 意義:資源
簡介,歷史簡況,

簡介

特亞斯柯敦湖在南美的智利共和國,是個聞名遐邇的硼砂湖。該湖面寬約40公里,遠遠望去,白茫茫一片。湖面上結著厚厚的一層硬殼,狀似巨大的浮冰,原來,那是純度極高的硼砂。硼砂湖給智利提供了除銅和硝石之外的又一豐富的礦產資源。

歷史簡況

如前所述,歷史上,西藏的邊貿經濟大約發端於公元7世紀,截至西藏和平解放,先後經歷了兩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公元7世紀到公元19世紀末期.這一時期為西藏地區古代的對外邊貿經濟活動階段。
據史料記載,早在松贊乾布統治的吐蕃地方王朝時期,吐蕃地方政權就與南方的天竺、西方的尼婆羅(今尼泊爾國家)等進行著頻繁的文化交流和貿易往來。吐蕃地方政權還專門設有“商官”.專司其對內和對外貿易經濟。當時流人西藏的商品有尼婆羅的食品、珠寶等,流出西藏的商品有馬匹、麝香等。
《德烏教法源流》書中記載,吐蕃王朝時期已有拉傑。“拉傑”系指八大市場.包括上部三大市場(克什米爾兩大市場、尼泊爾下部三市),具體而言是指葛邏祿(藍眼突厥、絨絨、丹瑪)、中部二市(二東大集市)①、上下部市場,以及吐蕃與外部地區之間交換產品的大市場。八大市場開闢後.吐蕃與南方門地、印度進行大米、糜子等糧果貿易;同西方波斯、尼泊爾、拉達克開展吐蕃織氆氌不可或缺的顏料草、柴梗貿易,即以胭脂紅等為主的各種染料物品,當時西藏輸出的商品有鹽、馬匹、麝香等;同中、西亞和歐洲也進行了貿易往來。 《儲書》中記載,“女國在蔥嶺之南……出喻石、硃砂、麝香、氂牛、駿馬.尤多鹽向天竺興販,其利數倍,其中也有些商品通過天竺轉運到波斯等地”。吐蕃與勃律進行貿易經濟交往。
《魏書,西域傳》中記載,勃律,西部之險途,鐵索橋與彌國相通,南部為籍賓國,是青藏高原通往西域、中亞的重要關口和軍事要道。
公元17世紀以後,西藏邊境地區的居民同相鄰國家、地區邊民的交往活動更趨頻繁,例如,阿里地區的牧民已習慣用當地的硼砂、湖鹽、羊毛等土特產品.同西鄰的拉達克人及南鄰的庫馬翁人等交換馬匹、水果和一些日用品,特別是阿里的細羊絨深受克什米爾地區人民的歡迎。這一時期,後藏日喀則地區的聶拉木和吉隆兩處,是西藏通往尼泊爾的重要通道.並在兩處形成了中尼邊境地帶的重要商品交易集散地。這一時期.西藏向外提供的交易物品主要是羊毛、湖鹽、牲畜等,以換取對方的糧食、鐵器及布匹等物品。尼泊爾商人也經常前往西藏的日喀則、拉薩、江孜等地經商.他們也往往充當西藏與喜馬拉雅山南部諸國進行商貿活動的中介人。歷史上曾作為西藏藩屬的錫金、不丹地區的商人及邊民,有時也用其過剩的米、谷等糧食及其他土特產品到帕里鎮同西藏的商人及邊民交換他們所需要的鹽、茶等。西藏東南部的門隅、察隅等地的商人及邊民也經常地同印度阿薩姆接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