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膏劑

硬膏劑是具有粘性而供外貼的製劑。由藥物和適當的基質混合而成。常均勻塗布在棉布或其他裱背材料上,有時在裱背材料面上穿許多小孔。貼於皮膚後,在體溫下漸漸發揮藥效。常用的有膠布(即橡皮膏)和膏藥(如傷膏藥)等。

基本介紹

  • 藥品名稱:硬膏劑
  • 用法用量:常均勻塗布在棉布或其他裱背材料
  • 劑型:外貼的製劑
  • 材料:藥物和適當的基質混合而成
一、概念:,二、簡介:,三、製備,四、使用,五、注意事項,

一、概念:

硬膏劑是具有粘性而供外貼的製劑。由藥物和適當的基質混合而成。常均勻塗布在棉布或其他裱背材料上,有時在裱背材料面上穿許多小孔。貼於皮膚後,在體溫下漸漸發揮藥效。常用的有膠布(即橡皮膏)和膏藥(如傷膏藥)等。

二、簡介:

硬膏劑是我國製劑中的一種極其傳統的製劑,早在晉代葛洪所著的《肘後備急方》中已有油,丹熬煉而成“ 膏”的記載。由於硬膏劑是通過對患處體表的外敷,借經絡走向以起到為病外治的作用,因此目前在中醫臨床及民間仍然廣泛套用。

三、製備

1.基質的選擇與原材料處理
1.1植物油選擇:供硬膏劑用的植物油品種較多,有麻油、花生油、菜籽油、桐油等。有單獨使用有混合使用。其中,麻油由於熬煉時泡沫少,有利於操作,而 且成品膏藥烏黑油亮,最為常用。
1.2紅丹的選擇: 紅丹在膏藥製備原材料中占著絕對重要的位置,它直接影響著膏藥煉製的成敗。全國有多個省份出產紅丹,其中以雲南箇舊縣出品的紅丹質量最好,它色澤桔黃色,質地細膩,純度在95%以上。由於紅丹含有水分時易聚成顆粒,下丹時易沉於鍋底,不易與油充分反應,因此紅丹在套用前應烘乾,並過 80目篩使成細粉以備用。紅丹的用量因植物油品種及季度不同而稍有差異。夏季紅丹的用量比冬季略多,以麻油、花生油、菜籽油為基質的紅丹的用量比用桐油為基質的略多。通常每公斤植物油用紅丹為400克一500 克 。
1.3原材料的處理: 原材料的處理可分為一般材料處理與貴細料處理兩類 。
1.3.1一般原材料處理一般藥料的處理是按處方的製備量稱取,並適當粉碎以 利於熬取其中有效成分,為熬煉藥油做準備。
1.3.2貴細料處理: 貴細料應按處方用量稱取,並粉碎成極細粉,待膏藥攤塗前投入熔化的膏藥中攪拌均勻即可。
2.硬膏劑的煉油與下丹
硬膏劑的煉油與下丹是關係到硬膏劑形成或失敗的關鍵程式。煉油是將已提取藥材成分的藥油置於鐵鍋中繼續加熱熬煉 , 但煉油的程度是依下丹的方式 而定,若是採用“ 離火下丹 ”的方式,則煉油達到“滴水成珠”時馬上將藥油離火而後徐徐將細丹粉撒入其中,邊撒邊攪拌直到反應完成 , 若是採用“火上下丹” , 則藥油微煉即可將細丹粉撒入其中 , 然後繼續加熱熬煉 , 直到油與丹反應形成膏體。通常“ 離火下丹 ”較常用 , 但關鍵在於要掌握好藥油熬煉程 度 。一般植物油熬煉溫度 , 上升至 320 一 330度時即可離火下丹 。但值得注意的是每種植物油熬煉的溫度略有差異 , 這要在具體實踐中去探索。藥油溫度太低則不能與紅丹反應生成膏藥 , 或者形成的膏藥太嫩 。 若溫度太高則形成 的膏體太硬 , 失去應有彈性與粘性 。
3 去火毒
火毒的概念在硬膏劑中包含兩層意思 , 第一是指油與紅丹在高溫下經氧化分解反應生成具有水溶性與刺激性的低分子醛、酮 、脂肪酸等,另外是指處方中某些具有毒性與刺激性的中藥材 , 如生川烏、草烏、生馬錢子等 。由於這些成份對機體 、皮膚具有刺激性,易引起皮膚發紅髮疹甚致發泡潰瘍,因此必須將這些成分去除。 通常是將新煉成的膏體徐徐倒入清水中浸泡 , 每天換水一次 , 連續一周時間方可取出加熱熔化攤塗於裱背材料上 。

四、使用

在膏藥的使用時應注意如下幾方面:
1.使用膏藥前先清洗和消毒用藥局部。 除去毛囊、角質層、皮脂腺上的堵塞物,有利於藥物的吸收,避免繼發感染
2.根據病情在不同時間用藥。肌肉或關節韌帶扭傷、挫傷時,不可用傷濕止痛膏貼於受傷部位,一般在傷後12一24h 使用為宜。
3.根據療程使用膏藥。
4.內外結合治病 。
5.根據病變範圍增減膏藥用量。 一般要求將病變範圍覆蓋 。
6.根據病情決定換藥的次數。

五、注意事項

局部皮膚破損時不可將膏藥直接貼在破損的地方,以免發生化膿性感染。皮膚病患者對於含刺激性藥物的膏藥要慎用 ; 凡是膏藥中含有察香、乳香、紅花、桃仁等具有芳香走竄、活血化癖功效的成分,婦女月經期、孕婦均屬禁忌之列;對橡皮膏過敏,皮膚破損者忌用;在膏藥使用過程中,若發生過敏現象,應立即停止使用,嚴重時要採取相應治療;含有辣椒、薄荷腦、冰片等刺激性的膏藥,患處的皮膚表面有破潰不能使用。膏藥在除去敷蓋膜後,忌用手觸摸其藥用部位,以免造成污染。 一 般膏藥為1次性使用,不可一貼膏藥反覆多次套用,以免局 部感染或達不到所期望療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