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壞力學與工程防災減災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四川大學“破壞力學與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主要涉及力學、結構工程、橋樑工程、水電工程、礦山工程及防災減災等學科領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破壞力學與工程防災減災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相關課程:力學、結構工程、橋樑工程 
  • 儀器設備:大型設備300台(套)
  • 研究: 材料-結構-工程的破壞力學
介紹,相關信息,

介紹

重點研究災害環境下材料-結構-工程的破壞力學、災變規律、災害預防與控制的理論及技術問題。“破壞力學與防災減災重點實驗室”的建設,將是四川省更積極主動應對自然災害,更好更快培養高層次災害科學與技術人才,利用四川大學在上述領域的研究基礎和優勢,採用理論分析、試驗分析、現場實測和數值模擬等研究手段,研究強地震、隨機過載、長期荷載、突變荷載、交變動載等動力作用及其多場環境耦合下重大工程損傷破壞演化過程,揭示重大工程的災變機理和損毀機制,實現對重大工程的動力災變過程從簡單效應分析到多效應耦合的全過程分析的重點跨越和理論升華。利用四川大學多學科優勢資源和平台條件,系統研究災害環境下重大基礎設施及工程的破壞力學、災變規律、災害預防與控制的理論及技術問題,發展防災減災科學和技術,對促進四川大學學科交叉、建設破壞力學與防災減災科研創新團隊和高水平科研平台,全面提升我國,特別是四川省綜合防災減災科技支撐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信息

(一)基本情況
實驗室重點針對新型材料與結構在時變和災變環境下的全壽命周期安全服役的基礎科學問題,研究長期荷載、突變荷載、交變動載、強地震、隨機過載等動力作用及其多場環境耦合下材料及結構損傷破壞演化過程,破壞力學機理及其安全控制。實驗室主任王清遠教授,國家傑青獲得者,領導的團隊以留學回國教授為主體,骨幹成員7名,研究生30餘名。近五年團隊先後獲得國家傑青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0餘項,教育部創新團隊及國際、地方合作等項目30餘項課題支持。超長壽命疲勞研究獲得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二)平台條件
實驗室包括能源工程安全與災害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破壞力學與工程防災減災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實驗室依託於固體力學國家重點學科、力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力學博士後流動站、國家“985”重大科技創新平台(“西南資源環境與災害防治”)和“211”國家重點學科建設項目。
(三)儀器設備
通過多年的建設和積累,目前已擁有實驗室總面積8890m,擁有各類大型設備300台(套),如:美國MTS815實驗系統(460噸,高溫高壓,三軸及動靜態)、日本島津EHF疲勞試驗機、島津超高周疲勞試驗機、島津MMT疲勞試驗機、島津高溫旋轉彎曲疲勞試驗機、TKS四試件超長壽命疲勞試驗機、DMA熱動態力學儀、電磁振動疲勞系統、電液伺服萬能實驗機、電子扭轉實驗機、日本島津電子萬能實驗機、500噸、200噸壓力機等,ISS高精度微震監測微振監測儀,衝動載作用下材料力學性質SHPB實驗裝置。另外還擁有:ANSYS、ABAQUS、+FE-Fatigue、FLUENT、FLAC3D等計算軟體。儀器設備總價值約4252餘萬元。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