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洎城

砥洎城

砥洎城是華北地區現存尚好的明代民居代表、建築史上的稀缺實物資料。位於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城東13公里處的潤城鎮西北隅,當地百姓俗稱之寨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砥洎城,建築在一座小山咀上,其南接村鎮,北臨沁河,三面環水,呈半島狀。遠望其城,堅如磐石的砥柱挺立中流,故名砥洎城。該城創始年代不詳,但從明崇禎十一年(1638)“山城一覽”碑碣得知,其創始年代應在明末以前。城呈橢圓形,磚砌,占地面積約六萬平方米。南有正門,起於地面的城牆,高約十米。臨河城牆從河邊築起,高約20餘米,上設城垛、炮台等,是用來防備外來之敵的,現已毀壞不存。正門額書“砥洎城”,為城內居民出人之通道;城北沿城牆設石梯,沿梯而下可通水門乘舟而行。城內道路規則,城周築環城路,其餘均為住宅巷道,各種設施齊備。古時一遇兵荒馬亂,城門一關,自成一體,攻不可破。

2006年,砥洎城成功申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砥洎城
  • 占地面積:三萬七千平方米
  • 所屬城市:山西省晉城市
  • 所屬國家:中國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主要景點,結構,特色,經濟,文風,布局,文化,

主要景點

砥洎城出於軍事防禦目的而建,同時兼顧居住使用功能,城堡內的民居與巷道與城牆一起被全部納入整體防禦體系,擔負防禦職責,因而砥洎城既不同於類似雁北廣武古城的軍事城堡,也不同於類似於平遙古城的以居住、行政功能為主的城鎮,它體現出鮮明獨特的防禦為本、平戰結合的設計風格和建築特點。這一點,從砥洎城的選址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堡選址通常都要考慮交通便捷,而砥洎城恰恰刻意選擇了這個三面環水的半島狀地形築城,設計者首先考慮的,正是防禦功能。
砥洎城
砥洎城城牆高12米左右,臨水的部分城牆更是高達20米,西側臨水城牆隨地勢而呈梯狀分為兩層,兩層之間有坡道連通。砥洎城的城牆極富特色,潤城鎮冶鐵業發達,並因此出現了一大批富商巨賈,他們用來自於冶鐵業的財富構築城堡,而冶鐵後廢棄的坩鍋又為城牆的主要建築材料,既堅固耐久,又降低了成本。
砥洎城外側包以青磚,與其它城牆如出一轍,而從城牆內側,則可以清晰看到坩鍋與石條混徹的特殊結構,那密密麻麻、整整齊齊排列的坩鍋,使人感覺這兒才是真正的“蜂窩城牆”。其實在華北的一些地區,也有用瓮徹壘院牆或窯洞的做法,而此後在隔河相望的劉善村,又可以看到許多以坩鍋為主要建築材料的明代民居。廢舊坩堝用作建築材料,壘砌牆體,不僅是廢舊物資的合理利用,而且,坩堝中空,能起到很好的保溫和隔熱的效果,使得房子冬暖夏涼。

結構

砥洎城,雖系磚石木建結構,但從形體規格、建築用料到實用價值等方面卻十分講究。民居共分十大街坊,擺布井然有序,高低錯落有別,巷道形成許多丁字街口,且巷深牆高,道路顯得尤為狹窄。住宅之間每自巷頂架設過街樓相通,人行方便。民居大多為單進式二進院,每坊之中院與院連為一體,相互連線,四通八達。院中房屋多為雙層,大部分設有樓道。正房亦有三層者,但屋身偏低,不設門和樓道,呈閣樓式。民居門額皆為“XX居”字樣,很有點文雅之派頭。明代一家商人在寨上建了一座緊四合院,門上即書“有恆居”,木石建築工藝精細,四梁八柱,四門八窗,極具民俗特色。
砥洎城
明南京吏部尚書、祖籍潤城屯城人張慎言,於崇禎十三年(1640)曾對家鄉民宅題詩云:
但索有窗皆映竹,須教無檻不臨花。
日均空翠來湘箔,篆裊青煙出絳妙。
不難看出這裡的民宅建築不僅是當今保存尚好的明代民居之代表,且又具濃烈的江南水鄉之特色。

特色

城中遺存的明代建築文昌閣台基上尚存“山城一覽”碑刻,為砥洎城建築規劃平面圖,是明崇禎十一年(1638)楊載簡記。石碑高54厘米,長86厘米。圖中詳細標出城廓的地理方位及主要建築分布、每宅占地面積以及巷道和設施。這種明代小城鎮建築規劃圖,是中國古代建築史上稀有的珍貴資料。 砥洎城所在地潤城鎮,是陽城工商業最發達的古舊鎮之一。富商巨賈迭出,文風鼎盛,科舉人仕人數冠於全縣,是王國光、張慎言、張敦仁延君壽等名人的故鄉。該地文物古蹟頗多,有建於隋代的望川開明寺及潤城村的東嶽廟,尤以海會寺“上黨明塔之冠”而稱著於三晉。這裡又有創建於唐代的佛門聖地天壇山,曾一度成為大半箇中國的經濟文化民俗的交流中心。
砥洎城
郭峪、皇城以西五公里,是晉東南名鎮潤城。潤城鎮地少人多,自元代以後,外出經商者頗多,富商巨賈迭出,到抗日戰爭爆發前,其商業為全縣四大鎮之首,為鐵貨產銷中心。冶鐵業是當地的傳統產業,潤城鎮初名老槐樹,鐵業興盛後一度被改名為鐵冶鎮,最終被定名為潤城鎮。

經濟

潤城鎮是陽城縣的經濟、文化發達地區,多次遭到流寇襲擾,在公元1633年4月,王自用部更是一度駐紮於此。在明末的動盪歲月里,潤城鎮一共誕生了三座城堡,分別是屯城、劉善城和砥洎城,遺憾的是,屯城與劉善如今均僅存遺址,只有砥洎城基本保留了下來。屯城村相傳秦將白起在長平之戰中屯糧於此而得名,誕生過明末吏部尚書、詩人、書法家張慎言及清代浙江巡撫張泰交等一門三進士。劉善村隔沁水河與砥洎城相望,城堡雖毀,但村內仍保留有大量明代民居,城堡西門依然完好,城樓上懸掛著一幅楹聯:“東障百川,西來奕氣”,前往天壇山廟宇的村民和遊客都要從門樓下經過。

文風

經濟發展的同時,潤城文風鼎盛,科舉人數冠於全縣,取得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雙豐收。在晉東南民間,影響最大的歷史人物其實並非官職最高的陳廷敬,而是王國光。王國光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財政家、學者,張居正實行改革的得力助手,官至戶部尚書、吏部尚書。這個王國光,便是潤城人。當地民諺稱:郭峪三莊上下伏,秀才舉人兩千五。文中的三莊,即是王國光的故鄉,他的故居至今仍保存在上莊村。

布局

砥洎城城內面積約37 000平方米,類似於古代城市建制的規劃,共分為10個街坊,城牆底的環城道路和街坊間的蛛網小巷將城內民居分隔為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院落。城中院落多為單進式二進院,也有不少三進院,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坊中院落並不封閉,與其它院落之間均有僅容一人通過的過道相連,儘管現代居民大多將過道封死,但痕跡極為明顯。坊中街巷狹窄幽長,四通八達,主要巷口設有巷門,坊與坊之間又通過橫跨巷道的過街樓連線,比較大的建築群中還建有望樓。砥洎城中的這種布局與特點,構成了一個完善的內部防禦體系,一旦敵人攻破城牆,城內居民可以通過院落間的過道與街坊間的過街樓方便地轉移或反擊,而呈丁字型構造的蛛網式狹窄巷道不僅不利於進攻,而且非常容易迷失方向,漫步城中時,儘管許多巷道已經被打通,但依然幾次繞回了原地。 城內保留有刻於明崇禎十一年的“山城一覽”碑刻,為砥洎城建築規劃平面圖,詳細地標註有城內建築和巷道。這塊碑刻原來保存在文昌閣內,現存於一居民家中,由於風吹雨打,這一建築史上的珍貴實物資料已經漫漶不清,難以辨認。當然,這幅平面圖看不清也好,看清楚了,恐怕只會徒增自己的遺憾與惋惜。
砥洎城民宅砥洎城民宅

文化

砥洎城“一城三進士”,官做得最大的是祖籍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的陝西巡撫張(王春),學術成就最高的是張敦仁。張敦仁,乾隆四十年中進士,時年二十歲,以後為官江南,多有政績,故居院中一口做工精細的大銅缸就是他從江南帶回來的。做為清初的國家級大學者,張敦仁的價值更體現在學術領域,在歷史、文學等方面都有造詣,是清代數學領域成就最大的學者之一,很多著作在介紹到他時,都稱之為“著名數學家”,他的遺像,至今仍然保存在太原文廟省歷史博物館中。“有恆居”是另一處保存完好並富有特色的院落,一份資料表明,這座古城內少見的四合院為明代商人修建,“木石建築工藝精細,四梁八柱,四門八窗,極具民俗特色”。不過,“有恆居”現在的主人並不是商人的後代,他們是從城外遷居而來,至今已有五、六代。“有恆居”院內,牆上掛的、地上鋪的,都是金黃的玉米,在豐收季節,在其它院落甚至小巷內,都不時看到集結成束的玉米串。其實,金黃的玉米與古樸厚重的民居相結合,更富有生活氣息。其實,砥洎城中的居民現在已經沒有以務農為主的人家,他們大多有其它賴以養家餬口的工作,務農,或許連副業也算不上,秋季的收穫基本都留在了家中而沒有流向市場,種那幾分薄地,更象是業餘愛好。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