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光(明代政治家、財政家、文學家)

王國光(明代政治家、財政家、文學家)

王國光(1512年-1594年)字汝觀,號疏庵,明澤州陽城(今山西晉城市陽城縣)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進士,官至吏部尚書,官運坎坷,幾進幾退,前後從政四十年,是明代著名的政治家、財政家和文學家,萬曆年間輔佐張居正實行改革,對萬曆中興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基本介紹

  • 本名:王國光
  • 字號:字汝觀
    號疏庵
  • 所處時代:明代
  • 出生時間:1512年
  • 去世時間:1594年
  • 主要成就:政治家、財政家、文學家
人物生平,歷史評價,主要成就,個人作品,其他信息,明史記載,

人物生平

王國光(1512~1594)字汝觀,號疎庵,明澤州陽城(今山西晉城市陽城縣)人。明萬曆初期的政治家和財政家,歷世宗、穆宗、神宗三帝,從事政治活動達四十餘年對明王朝的“萬曆中興”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他撰寫的《萬曆會計錄》是大學士張居正推行“一條鞭”法改革稅賦制度的理論依據,後成為明清兩代田賦的準則。因官居吏部尚書,故有“天官”之稱,王國光故居被後人稱為“天官王府”。
王國光
王國光於嘉靖甲辰(1544)中進士。先後任吳江和儀封(古縣名,在今河南省蘭考縣一帶)二縣知縣。後依次升為兵部、戶部右侍郞總督倉場。後因病辭歸。隆慶四年(1570)起為戶部右侍郞,調任南京刑部尚書。未止任,又改為戶部右侍郞再督倉場。萬曆元年(1573)任戶部尚書,在職3年辭歸。萬曆五年(1577)起任吏部尚書。以考績加太子太保,升光祿大夫,任職6年。他任戶吏二部尚書正在內閣大學士張居正主持朝政的十年之間。張去世後,他被反對派彈劾而落職,後來皇帝念其功績,令恢復原官致仕(退休)。國光善詩工書,遊覽所至,即題詩揮毫,遺蹟甚多。他的詩和字給人以瀟灑飄逸、卓然不群之感。著有《王疏庵率意稿》,今存。
王國光在任職期間,由於宮中爭鬥激烈,他曾多次遭到彈劾,被迫返鄉南陽。回家後,首先在村民的幫助下修建了家廟也就是現在的玉皇廟。廟中北大殿房脊上的五鳳樓就是他從京城專程運回來的。因為朝中有人一直想致他於死地,也暗中派人跟蹤他回到南陽。到處傳播一些王國光在朝中犯錯惹大臣等不好的傳言,家庭里的一些人也隱隱約約聽說了一些關於他在朝中犯了大罪以致被罷官回家的事。一些膽小怕事的族人怕株連九族,於是到處傳播惡言,最終把王國光一家趕出了家門,趕出了南陽村。王國光一家迫於無奈,躲進了南陽村附近南溝的一個山洞裡,也就是現在的陽城界內上河村的王國光洞。待事情平穩後,他帶著全家遷到了陽城縣潤城鎮上莊村定居。

歷史評價

王國光是一位成功的政治家,但仕途卻充滿了戲劇性。他在嘉靖二十三年(1544)中進士後,被授為吳江知縣,以後又調任儀封,提升為兵部主事,又改吏部,擔任文選郎中。屢千戶部右侍郎。隆慶四年(1570),任刑部左侍郎,拜為南京刑部尚書,未及上任又改任戶部。萬曆三年(1575)王國光在京官考核中被南京給事、御史所彈劾,上書堅決辭職,到第二年方可。萬曆五年(1577)冬,吏部尚書張瀚被罷免,王國光被起用代替其職。此後數年,王國光屢遭彈劾,罪名為選材任人唯親和鬻官黷貨,損公肥私等數條罪狀,皇上發怒銷其職,但之後不久,又恢復官職。他從嘉靖二十三年中進士起開時入仕,從兵部到戶部,從刑部到吏部,幾乎各個重要的部門都有過他的足跡,隨讓中途有過中斷,幾起幾落,但由於他的突出貢獻,仍然不能抹殺他的政績。他最突出的貢獻在於任職戶部時,對全國糧食的巨觀控制。他在負責糧食的倉儲與出納時,社會發展,人口不斷增長,同時邊疆戰事不斷,內地也時有農民起義爆發,因此管好糧倉具有相當重大的意義。他在糧食的發展遠遠跟不上社會繁榮發展、人口增長速度的情況下,王國光對糧食精打細算、全面控制。他推行“天下撫按官”的辦法,對各個糧食渠道統籌安排,將糧食出入大權牢牢地掌握在國家手中,為緩解糧食緊張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他最有政績的為政時間是在萬曆初年。當時神宗剛剛即位,改革呼聲最高。王國光也對一系列不合時宜的舊制度、舊秩序進行改革。其時薄牒等公文十分繁雜、冗濫,從州縣到部,無論是各部門,還是具體的承辦人,都有難言之苦。王便大刀闊斧地進行裁撤合併,去掉了近半數的繁文,使得事情方便易行;戶部十三司因公署狹小,官員們便部坐班,導致弊病越來越重,王便雷厲風行,一改前弊,令所有官員均入署辦公,各司其職,是工作效率大大提高;邊關軍餉告匱,而支出及收項無案可查,王令當地的邊臣核實各項收支,並且籌劃出長遠計策上報,使消耗、浪費銳減;他還設“坐糧廳”,專門負責軍糧的督辦,大大方便了諸軍,又將散隸諸司的全國錢穀歸併,減少了不必要的浪費。他的這些辦法,立竿見影,反映了他敏捷的經濟頭腦。

主要成就

萬曆二十二年(1594年),他離開了這個他愛過也恨過的人世,留下了證明他雄才大略的《萬曆會計錄》和《王疏庵率意稿》。
隆慶六年(1572)七月(時神宗已即位)任戶部尚書,在任時與侍郎李幼滋等編輯《萬曆會計錄》,費時“逾年”,編纂成書。及萬曆四年(1576)二月己卯(即十五日)國光再疏乞休,神宗許之,命乘傳歸。二月戊子(即二十四日),國光瀕行,進所輯書冊,請刊布中外,庚寅(即二十六日)奉旨嘉獎,書冊著戶部再加訂正繕寫進覽(《神宗實錄》卷四七及王國光原奏)。此為會計錄的藍本。

個人作品

嘉靖四年(1525年)清明節,與同鄉少年柳遇春同登沁水縣馮村鹿台山,留下絕句:
曲徑攀崖登鹿台
天下勝景小蓬萊
星雲日夜林中靜,
仙樂自空天宮來。
天池如鏡鑲山嵩,
石泉叮咚半山中。
嫦娥聞聲樂伴舞,
迷戀人間忘返宮。
晚年詩作《仙間》
仙居遙在水雲西,一入青冥萬壑低。
拔地石精盤虎豹,撐天華表掛虹霓。
橫開錦翠光疑溜,亂踏琅玕步欲迷。
隱隱蟲書環四壁,前程猶自顯標題。

其他信息

明代筆記中有關於王國光的一條記載:
【老人漁色】山西陽城王太宰國光,休致時已七十餘,尚健飲啖,御女如少壯時。至今上十八年,則去國凡九年矣,時陽城民白好禮者,病亡,其妻李氏,國色也,王夙慕其艷,托諸生田大狩等,誘以為妾。其翁名白書,初執不從,後以威協,再以利動,遂許焉。李氏誓不更適,又力逼之,以刀刎死,一時傳為奇事。按臣喬壁星得之,遂疏以聞。上命查勘後,亦不竟其事而罷。夫逾八之年,或嗜仕進,營財賄者,世亦有之, 至於漁色宣淫,作少年伎倆,則未之前聞。或雲王善房中術,以故老而不哀。

明史記載

王國光,字汝觀,陽城人。嘉靖二十三年進士。授吳江知縣。鄰邑有疑獄來質,訊輒得情。調儀封,擢兵部主事。改吏部,歷文選郎中。屢遷戶部右侍郎,總督倉場。謝病去。隆慶四年,起刑部左侍郎,拜南京刑部尚書。未上,改戶部,再督倉場神宗即位,還理部事。時簿牒繁冗,自州縣達部,有繕書、輸解、交納諸費,公私苦之。國光疏請裁併,去繁文十三四,時稱簡便。戶部十三司,自弘治來,以公署隘,惟郎中一人治事,員外郎、主事止除官日一赴而已。郎中力不給,則委之吏胥,弊益滋。國光盡令入署,職務得修舉。邊餉告匱,而諸邊歲出及屯田、監課無可稽。國光請敕邊臣核實,且畫經久策以聞。甘肅巡撫廖逢節等各條上其數,耗蠹為損。
萬曆元年,奏言:“國初,天下州縣存留夏稅秋糧可一千二百萬石。其時議主寬大,歲用外,計贏銀百萬有餘。使有司歲征無缺,則州縣積貯自豐,水旱盜賊不能為災患。今一遘兵荒,輒留京儲,發內帑。由有司視存留甚緩,苟事催科,則謂擾民,弊遂至此。請行天下撫按官,督所司具報出入、存留、逋負之數,臣部得通融會計,以其餘濟邊。有司催征不力者,悉以新令從事。”制可。京軍支糧通州者,候伺甚艱。國光請遣部郎一人司之,名坐糧廳,投牒驗發,無過三日,諸軍便之。天下錢穀散隸諸司,國光請歸併責成:畿輔府州縣歸福建司,南畿歸四川司,鹽課歸山東司,關稅歸貴州司,淮、徐、臨、德諸倉歸雲南司,御馬、象房及二十四馬房芻料歸廣西司。遂為定製。
三年,京察拾遺。國光為南京給事、御史所劾。再疏乞罷,帝特留之。明年復固以請,乃詔乘傳歸。瀕行,以所輯條例名《萬曆會計錄》上之。帝嘉其留心國計,令戶部訂正。及書成,詔褒諭焉。五年冬,吏部尚書張瀚罷,起國光代。陳采實政、別繁簡、責守令、恤卑官、罷加納數事,皆允行。尋以考績,加太子太保。八年,當考察外吏,請毋限日期。詔許之,且命詿誤者聽從公辯雪。明年大計京朝官,徇張居正意,置吳中行等五人於察籍。
國光有才智。初掌邦計,多所建白。及是受制執政,聲名損於初。給事中商尚忠論國光銓選私所親,而給事中張世則出為河南僉事,憾國光,劾其鬻官黷貨。國光再奏辯,帝再慰留,責世則挾私,貶儀真丞。及居正卒,御史楊寅秋劾國光六罪。帝遂怒,落職閒住。已,念其勞,命復官致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