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亭記

《石門亭記》是北宋文學家王安石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一方面讚美縣令朱君無論品德或為政,都以“仁”為本,是一位憂民、憂天下的仁愛縣官;另一方面,作者借題發揮,闡明自己所主張的儒家的“仁”政。全文抒情議論並重,文字充滿激情,韻味深厚,讀起來引人入勝。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石門亭記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王安石
  • 作品出處:《臨川先生文集·卷八十三》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石門亭記
石門亭在青田縣1若干里,令朱君2為之。石門3者,名山者,名山也,古之人鹹刻其觀游之感慨,留之山中,其石相望。君至而為亭,悉取古今之刻,立之亭中,而以書與其甥4之婿5王某,使記其作亭之意。
夫所以作亭之意,其直6好山乎?其亦好觀游眺望乎?其亦於此問民之疾憂7乎?其亦燕閒8以自休息於此乎?其亦憐夫人之刻暴9剝偃1011而無所庇障12且泯滅乎?夫人物之相好惡必以類13。廣大茂美,萬物附焉以生,而不自以為功者,山也。好山,仁也。去郊而適野,升高以遠望,其中必有慨然14者。《書》不云乎:予耄遜於荒15。《詩》不云乎:駕言出遊,以寫我憂16。夫環顧其身無可憂,而憂者必在天下,憂天下亦仁也。人之否也敢自逸?至即深山長谷之民,與之相對接而交言語,以求其疾憂,其有壅17而不聞者乎?求民之疾憂,亦仁也。政不有小大,不以德則民不化服。民化服18,然後可以無訟。民不無訟,令其能休息無事,優遊以嬉乎?古今之名者,其石幸在,其文信善,則其人之名與石且傳而不朽,成人之名而不奪其志,亦仁也。作亭之意,其然乎?其不然乎?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 青田縣:宋代屬兩浙路處州(治所在今麗水),地處甌江單游,出石雕,境內有石門洞風景區。
  2. 令朱君:指當時青田縣的知縣,從下文可知他是作者丈人之舅。
  3. 石門:石門洞,在青田縣西北三十五公里括蒼山中。
  4. 甥:指甥女。
  5. 婿:丈夫,夫婿。
  6. 直:特,但,只不過。
  7. 疾憂:疾苦憂患。
  8. 燕閒:安寧,安閒。
  9. 暴(pù):即曝,太陽曬。
  10. 偃(yǎn):臥倒,伏倒為仆,仰倒為偃。
  11. 踣(bó):僵仆。
  12. 庇障:逮蔽。
  13. 人物之相好惡必以類:人與物之間的感情溝通以同類為前提。
  14. 慨然:感慨。
  15. 予耄(mào)遜(xùn)於荒:我老死在荒野中。語本《尚書·微子》,原文作:“吾家耄遜於荒。”耄(mào):形容年老;遜(xùn):逃遁,逃避;荒:邊遠地區。
  16. 駕言出遊,以寫我憂:出自《詩經·邶風·泉水》,意指駕車出城去,排除心中的憂慮。寫:通“瀉”,宣洩。
  17. 壅(yōng):障蔽,遮蓋。
  18. 化服:感化順服。

白話譯文

石門亭在青田縣城外若干里,是縣令朱君建的。石門,是山的名字。古代的人都在山上刻下自己遊覽參觀的感慨之言,留在山中,那些石頭可以看到。朱君到了之後就立了亭子,把古今的刻石立在亭中,而寫信給他外甥的女婿王安石,讓他記下做亭子的意圖。
建亭子的原因,難道是愛好山嗎?或者也是好觀游眺望嗎?難道是在這裡問詢民眾的疾苦嗎?難道是酒宴之後休息的地方嗎?或者是憐惜那些人的刻石暴露在風雨之中剝蝕破損而無遮蓋保護嗎?人們的好惡一定會類同。廣大繁茂美麗,萬物依附著它生長而自己不認為有功的是山。喜愛山,是仁者的行為。到郊外的曠野之中去,登高遠望一定有感慨。《尚書》中不是說:“我老死在荒野中。”《詩經》中不是說過: “出去遊覽,以寫下我的憂慮。”環顧自身沒有什麼可憂慮的,而可憂的一定是天下,憂慮天下之事的也是仁呀!人怎么敢自己安逸?到了這裡見到的都是深山幽谷中的民眾,和他們交談,問詢他們的疾苦,難道還有阻礙而聽不到人民的言論嗎?探求人民的疾苦,也是仁呀!政事沒有大小之別,不以德行來進行一定不能使民眾服從。民眾服從了才可以沒有爭論。民眾沒有急議,縣令難道就能沒事休息、遊山玩水嗎?古今的名人,他們的刻石有幸還在,他們的文筆也的確很好,那么他們的名聲和刻石一樣可以不朽,成就別人的名聲不阻礙他們的志向也是仁呀!朱君建亭的意圖是對呢,還是不對?

創作背景

朱君於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任青田縣令,作者應其請求所作的這篇題記,表面上是在探討作亭之意,而其實是在闡述“求民之疾憂”,從而“以德化服”的為官之道。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石門亭記》通過一系列排比設問句式:揣度建亭者的本意,闡明作者所主張的“仁”字。
第一段先交待了石門亭的地理位置、建亭者及寫“記”緣起。石門亭在青田縣石門山上,是縣令朱君建造的。石門山是一座名山,上有石門洞,至今仍是風景優美的遊覽勝地。古代的人都將自己觀游的感想刻在石上,留在山中,那些石刻相對而望,難以數計。朱君為令後就建了石門亭,把那古今石刻都拾取來立在亭中,成一勝景。並且寫信讓外甥婿王安石作篇“記”,記其作亭之意。這段文字簡約明快,為下文的議論作了張本。
第二段文字是這篇“記”的主體,全段圍繞朱君“作亭之意”展開筆墨。一開頭以排比的設問式揣度作亭的本意。文中寫道:“其直好山乎?其亦好觀游眺望乎?其亦於此問民之疾憂乎?其亦燕閒以自休息於此乎?其亦憐夫人之刻暴剝偃踣而無所庇障且泯滅乎?”一連串五個設問句,以排比出之,加強了揣度的語勢,引起讀者一連串的思考,急切地想得到答案。下面就分別予以分析作答。其一說,人與物之相互好惡必然因其相類,那使萬物附在上面而生長,不以此為功的“山”,是“廣大茂美”,富有仁愛精神。那么愛好此山之人,當然有“仁”愛之意。如此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其直好山乎?”這一問題,並且論述到“好山”含有深刻的“仁”意在。其二說,離開城郊到野外,登山而望遠,其中必有感慨產生。為了闡明這一點,作者引用了“《書》不云乎:‘予耄遜於荒’”及《詩經》中的“駕言出遊,以寫我憂”。文中於此還分析了“憂”的內容,說“環顧其身無可憂,而憂者必在天下,憂天下亦仁也。”從而回答了前面設問中提出的“好觀游眺望乎?”因而指出其亦有深刻的“仁”意在。其三,說人在窮而不達時怎能安閒逸樂?百姓在深山長谷中,縣令與民相對為言,了解他們的疾苦憂慮,那有阻塞而聽不到其疾苦呢?然後得出結論說“求民之疾憂,亦仁也。”至此回答了前面第三個設問句中的問題:“其亦於此問民之疾憂乎?”其四,文章論到當政沒有大小之分,不施“德”政,民就無法教化,百姓教化順服了,就可以沒有訴訟,民沒有訟事,縣令才能休息無事,悠閒自得地嬉戲。這裡又回答了前面的“其亦燕閒以自休息於此乎?”這一問題,這裡作者將“仁”政,以“德”出之,放在教化民眾之中。其五,文章說古今之名人石刻幸在,其文字確實很好,那么他們的名與石刻都能傳而不朽,使其“成仁之名而不奪其志”,又是“仁”之意也。這裡亦回答了前面第五個設問“其亦憐夫人之刻暴剝偃踣而無所庇障且泯滅乎?”通過一系列的推理分析,歸納出朱君“作亭之意”乃是一個“仁”字。然後文章又以設問句言道:“其然乎?其不然乎?”
全文圍繞“作亭之意”展開,先以五個排比設問句提出問題,然後逐個回答,不枝不蔓,並逐層分析推理論述,每一點都歸之為“仁”字,其推理嚴謹,分析透闢,行文遊刃有餘,結構緊湊,一氣呵成。

名家點評

·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鈔》卷八十七:題雖小而議論卻大。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號半山,北宋撫州臨川(今屬江西撫州)人。慶曆進士。仁宗嘉祐三年(1058年)曾上萬言書,主張改革政治。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即位,知江寧府(今江蘇南京),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二年(1069年),被任為參知政事。從熙寧三年(1070年)起,兩度任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積極推行新法。熙寧九年(1076年)罷相後,退居江寧。封荊國公,世稱荊公,卒謚“文”,又稱王文公。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臨川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