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逕背村

石逕背村

石逕背村,位於廣東省英德市石牯塘鎮東南鄰,距離鎮政府7千米。始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從含洸遷入此地定居發族而成村。該村處在山間谷地,依山傍水,山水相間石平坦的洞田。境內有鳳凰山,海拔500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逕背村
  • 外文名:shijingbeicun
明洪武二年(1369年),屬英德縣含屬湞陽都鯉魚圖。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屬英德縣湞陽都鯉魚圖。清宣統三年(1911年),屬英德縣鯉魚鄉。1941年,屬英德縣第二區署堯鯉鄉。1949年,屬英西區政府堯鯉鄉。1950年,屬英德縣第二區堯鯉鄉。1951年,屬英德縣第九區螢火鄉。1956年8月屬石牯塘區螢火鄉。1957年,屬英德縣石牯塘鄉。1958年,屬英德縣紅旗人民公社。1959年,屬英德縣石牯塘人民公社螢火大隊。1983年,屬英德縣石牯塘區公所螢火鄉。1987年,屬英德縣石牯塘鎮螢火村委會。1989年11月,屬英德縣石牯塘鎮螢火管理區。1994年,屬英德市石牯塘鎮螢火行政村至今。
世居村民為付姓。該村付泰三郎由福建漳州上杭白砂鄉移居浛洸鎮白米莊,後維忠移居石灰鋪微東馬芥塘,清嘉慶二十一年村祖安仁、樂仁帶領兄弟汝聰、汝俊、汝久、汝珍從英德含洸白米莊遷入此地。
2015年末,戶籍人口170人。其中男性90人,女性80人;80歲以上有4人,最年長者101歲(男);實際在村人口135人;農村留守兒童12人;主要依靠農業收入140人;常年在城鎮生活和打工35人。世居村民為漢族,屬客家民系,通用客家方言。
傳統經濟為農業生產,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種茨類、瓜菜,養豬、牛等,部分人從事豆製品等小本經濟。現時經濟以村集體土地租讓,村集體經濟分紅。村民收入來源主要依靠村集體經濟分紅收入,其次是外出務工等收入。全村人均年收入約為10000元。
主要自然資源為林木。特色農產品有砂糖橘和番薯乾。傳統(節慶)食品有春節的黃糍、油炸糍擂茶粥等。
1980年通電,2002年通電話,2004年全村村道實現水泥硬底化。
現存20座磚瓦結構平房,初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建築占地面積1550平方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