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觀達

石觀達,男,中共黨員。寧夏畫報社高級記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觀達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 職務:寧夏畫報社高級記者
人物介紹,人生經歷,歷險拍攝六盤山,為小平同志拍照,董必武為他題詞,

人物介紹

1934年出生於浙江省新昌縣。1947年到上海照相館學徒,開始攝影生涯。1961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調入上海市國際活動指導委員會攝影組。後在中國人民對外文化協會上海分會等新聞單位任攝影記者。1961年支援寧夏,在寧夏日報社任攝影記者及攝影組組長。1970年調寧夏人民出版社籌辦和編輯《寧夏畫報》,1996年退休。
石觀達石觀達
1982年,攝影作品《六盤山雄姿》、《鎖住黃龍》獲寧夏文藝作品一、二等獎;1986年,中國攝影家協會頒發從事三十年攝影工作證書、獎章。從事新聞攝影50餘年,在國內外報刊、全國各類大型攝影集、區內外舉辦的各類展覽上,發表了近萬幅新聞照片和攝影藝術作品。有多幅作品獲獎並在國外展出。1963年,時任國家副主席的董必武同志到寧夏視察,石觀達同志拍攝的新聞照片、受到董老的讚賞:“鑒貌辯色,攝影傳人,妙機其微,其物爭新。——題贈石觀達同志”石觀達同志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攝影藝術家,有關他的介紹收入《中國攝影家辭典》、《寧夏百科全書》,並拍攝有電視專題片。退休後的石觀達同志,仍然堅持攝影創作執著地追求心中的理想,藝術青春永葆。
石觀達同志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寧夏延安精神研究會常務理事。先後出版有:《石觀達攝影作品集》(寧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塞上異彩攝影集》(寧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人生經歷

歷險拍攝六盤山

1961年9月30日的《寧夏日報》,刊登了毛澤東同志為寧夏手書的《清平樂·六盤山》,整幅作品揮灑縱橫,氣勢磅礴。為將這幅作品以原貌刊登到報紙上,石觀達可費了一番周折。這首詩詞毛主席用了6張宣紙寫成,要把它完整體現在一張照片裡,就必須先一幅一幅拍好,然後再用接片技術對接。這個任務看似簡單,其實不然,每一幅字都必須保證翻拍角度、大小完全一致,才能完整對接。這可是毛主席給寧夏人民的禮物啊!石觀達強壓住內心的激動,一絲不苟地完成了照片的拍攝與拼接,整幅字的氣韻被完美地展現出來。為了配合毛主席的題詞,報社安排石觀達第二天就去六盤山拍攝一幅氣勢雄偉的大照片。因為遇到洪水沖斷公路無法前行,石觀達帶著幾分沮喪回到了報社。拍攝一幅主席詩詞意境中的六盤山,成了他內心最迫切的願望。為此,石觀達在此後的十幾年間屢上六盤山,但每次拍的作品他都不滿意。直至16年後,他才拍出了夢想中的“六盤山”,這一次拍攝,他是冒著生命危險完成的。
1977年,為籌備自治區成立20周年慶典,自治區黨委準備出版一本畫冊。石觀達向自治區領導提出航拍六盤山。時正初秋,六盤山一帶秋雨連綿,為了等一個大好晴天,石觀達和飛行員在平涼的一個機場呆了5天。拍攝那天,為了方便石觀達取景,飛機的機艙門都被拆了下來。高空中呼呼的風聲令人膽寒,石觀達用部隊的背包帶系住自己,然後將另一端與飛機座椅固定,探出半個身子來拍攝,驚險指數堪與“007”動作片媲美。就這樣,一幅幅山河壯美、雄偉遼遠的六盤風光被定格,其中一幅作品在後來自治區文學藝術評獎中獲獎,並與毛主席的書法完美結合,出現在各類印刷品中。
1971年石觀達在中蒙邊界採訪1971年石觀達在中蒙邊界採訪
或許是機緣,或許是必然,20世紀60年代,多位國家領導人在寧夏留下的珍貴照片,絕大多數出自石觀達之手。那時的石觀達格外珍惜這些難得的採訪機會,細心捕捉著領導人在寧夏閃亮的瞬間,這些照片,也給董必武等領導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

為小平同志拍照

1964年3月8日凌晨,石觀達剛從報社值班回到家,就接到通知,自治區黨委有關人員讓他帶相機迅速到交際處(原寧夏賓館)待命。憑直覺和職業經驗,石觀達猜測可能是哪位中央領導來寧夏了。整整一夜,忐忑而又激動的石觀達沒有合眼。
早晨8點多,石觀達從公安廳一位領導口中得知鄧小平、彭真等首長要來,而接到通知的記者只有自己一人。
鄧小平同志一行8日晚到達銀川,沒有進城,在火車上休息了一夜。第二天,鄧小平同志在自治區領導陪同下驅車從西門進入解放街、中山南街,繞南門城樓到海寶塔(北塔)參觀。
幾十年過去了,當時的情形仍深深印在石觀達的腦海中:鄧小平、彭真等同志仔細看了牆上的海寶塔簡介後,健步登上塔基,眺望周圍的田野。對寧夏頗為熟悉的鄧小平同志說:“過去這裡是一片湖,白茫茫的鹽鹼地,現在好了,可以種糧食,可是樹太少了。要研究在鹽鹼地上容易活的樹,如沙棗樹,同時要改良土壤,排水要通暢。”在北塔參觀了半個多小時後,臨下台階時,彭真同志對石觀達說:“請記者同志給我們在北塔前合個影。”石觀達迅速按動快門,留下了那個難忘的瞬間。

董必武為他題詞

在新聞界和攝影界,董必武與寧夏一位記者的情誼被傳為佳話,屢有文章提及,那位記者,就是石觀達。
1963年10月。董必武同志來寧夏視察工作,時任《寧夏日報》攝影組組長的石觀達被指派與其他3位記者隨行採訪。董必武先後到青銅峽水利建設工地、銀川北塔大隊等地視察,每到一處,他都平易近人地聽取匯報,並仔細詢問情況。
跟著董必武七八天時間,董老的音容笑貌和平易近人給石觀達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十幾年前在上海練就的人像攝影本領這時發揮了作用,幾天裡石觀達時時不忘精心選取角度,捕捉董老在寧夏的一個個精彩瞬間。
回到報社,石觀達專門放大了一套董老在寧視察的照片,請黨委同志轉交給董老。董老離開的前一天,黨委辦公廳的同志告訴石觀達:“董老讓你去一下。”
石觀達怯生生地走進董老下榻的房間,董老的開場白一下就令他的心暖了起來:“聽你的口音是南方人,你哪一年到寧夏的?在哪個單位工作?南方人在這裡生活習不習慣……”石觀達認真回答了每個問題,董老又親切地問了他的名字,叮囑秘書記了下來。董老告訴石觀達:“你送給我的照片我都看了,拍得很好。”董老的夫人何蓮芝接著說:“董老過去拍的照片已不少。這次你拍的照片,有幾張他十分滿意,你能不能給董老再洗幾張?”這時,董老已親手挑出了五六張,對石觀達說:“要謝謝你了!”
董老的親切關心令石觀達頗為感動,當晚他就加班把董老要的照片洗好,委託自治區黨委的同志在董老臨行前送到董老手中。半個月後,報社收發室將一個由中央辦公廳寄來的包裹交給石觀達。這是董老送給他和另外一位記者的兩本筆記本,在給石觀達的筆記本上,董老親自在扉頁上寫著:“鑒貌辨色,攝影傳神,妙機其微,與物爭新。題贈石觀達同志。董必武一九六三年十月。”
這份禮物令石觀達激動了許久,更激勵他沿著攝影的道路一生走下去。退休之後,石觀達仍不敢忘董老的贈言,他將這16個字印在名片上,時時提醒自己要“與物爭新”。
年輕時,為了找到最佳的攝影角度,石觀達要么上樹,要么爬樓,有時甚至冒著生命危險,被同行們稱為“鑽天猴”。離開新聞崗位,他還是那個“鑽天猴”,只不過他的眼光放得更為高遠,縱情於天地山水間,用鏡頭書寫著自己對第二故鄉寧夏的熱愛。天氣晴好的日子,他總是帶著兩架相機出門,不拍過癮決不回家。2006年,在石觀達從事攝影工作50周年的時候,大型畫冊《寧夏情韻——石觀達攝影作品珍藏版》隆重面世。從中,人們可以充分領略塞上江南的雄奇與秀麗,洞悉寧夏時代發展變遷的每一個轉變,感受一位老攝影家對寧夏深深的情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