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溪摩崖石刻

石溪摩崖石刻

石溪摩崖石刻位於廣東省珠海市香洲山場村後山,地名石溪,在半山中,有一條溪水沿山澗而下,長流不息

石溪摩崖石刻是清代山場鄉人鮑俊與文人墨客仿效蘭亭會吟風弄月時留下的藝術傑作,分布於石溪及周圍的嶙峋怪石上,已發現的有32處。年代由1831年至1879年,陰刻,以行書為主,也見楷書和隸書,大者如“石溪”、“鵞”等近米大,小則幾厘米見方。到此遊覽如臨一座書法展覽館。這裡石溪“崖峭瀑奇”,成了人們“仙鄉何處覓,即此是蓬萊”的遊覽勝地。於1986年被列為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2002年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溪摩崖石刻群
  • 地理位置:廣東省珠海市
  • 景點級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景區概況,保護與發展,交通介紹,地圖信息,

景區概況

北宋著名書法家米曾遠道而來,用草書在石上題刻了"古壁石"三字,並落了款,因而使石溪揚名。石溪原名叫"水門",因在石溪落瀑處有兩塊大石,形似門戶而得名,清代書法家鮑俊,在"門戶"左側的一塊圓石上攜刻"石溪"兩個大字,從此人們就稱這個地方為"石溪"。
登上崖頂"石溪"岩石右側一圓石刻著"曠觀"兩字。南眺遠山如黛,玉盤一樣的香洲區盡收眼底。當年名士多聚於此,豪飲放歌賦詩懷古,留下累累筆墨石刻,因年代久遠,現存僅三十餘處。石溪摩崖石刻群大多取意於環境、石貌、如"茂林修竹"、"樵徑"等遊人至此,如臨一座書法展覽館,趣味橫生。
石溪摩崖石刻群由於石溪"崖峭瀑奇",風景綺麗,成了人們"仙鄉何處覓,即此是蓬萊"的遊覽勝地。石溪摩崖石刻群於1986年被列為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

保護與發展

隨著城市的發展,如今石溪已經處於城市的中心地帶,近年這裡被升級打造成為一個正式公園:石溪公園。石溪公園建於2010年,2011年1月18日正式開放迎客,她的建成為廣大市民增添了一個有文化特色的主題公園。這裡的優美山景,吸引了山場村的清代書法家、詩人鮑俊及其志趣相投的文人墨客,早在180多年前就在這裡效仿王羲之的蘭亭會建造了一座“亦蘭亭”。他們常常相聚在此觴詠揮毫,並將一些得意詩書鐫刻在附近的石壁上。現在的石溪摩崖石刻群就是他們當時留下的藝術傑作。由於年代遠久,而且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亦蘭亭早已是殘壁斷垣,石刻群也因農業年代在石溪上築蓄水塘時毀壞了不少,現尚餘三十多處。石刻為陰刻,多見行書,也有楷書和隸書。分別鐫刻在石溪“門戶”左側大石上的“石溪”兩字和亦蘭亭遺址前一塊石壁上的“鵝”字最大、最顯眼,有近米見方,出於鮑俊手筆。其它石刻詩文大多完好清晰,也有一些石刻因風化蝕損而難於辨認字跡。這些石刻有的在山路旁,有的在樹叢中,還有個別藏在溪水裡。石刻詩書大多寫景抒懷, 細細鑑賞,別有趣味。如此規模及留傳完好的摩崖石刻群在本市乃至省內都是少有的,很有價值的人文歷史遺蹟,於一九八六年被列為珠海市文物保護單位。為更好地保護這一寶貴的文化遺產,20多年來,政府採取了很多保護措施,搶救這些躺在溪澗里,藏在草木中的石刻群。至2010年政府投入巨資,按照“不改變文物現狀”的原則,對其實施綜合保護開發,完成了考古考證、環境整治和道路修繕,將當地優美的自然環境整合建造成以石刻文化為主題,集歷史文化、登山健身、文化活動等多元化的公眾性休閒公園。此次修建主要再現了石溪八景,分別包括鳳凰雲台、蕉石鳴琴、蘭亭觴詠、溪池映月、石燕迎風、曠石觀蓮、石龍濺雪和坐對川流,再現當年勝景。現在每天有大批量市民前往遊覽,還吸引了很多專家學者到來考察觀摩,一些書法藝術團體曾在此組織活動。

交通介紹

市內沒有直達景區的公車,可乘坐當地計程車或包車前往景區。

地圖信息

地址:珠海市金灣區高欄島南逕灣之寶鏡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