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渠藏系綿羊

石渠藏系綿羊

石渠藏系綿羊,四川省甘孜州石渠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石渠藏系綿羊體格大、體質結實,頭略小,頭粗糙呈三角形而狹長, 鼻樑隆起, 眼眶略向外突。藏系綿羊耐粗放飼養、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強。藏系綿羊肉肉質鮮嫩柔軟,還具有獨特的抗缺氧機能,石渠藏系綿羊的毛股特長,是優良的地毯毛原料。

2017年1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石渠藏系綿羊”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渠藏系綿羊
  • 產地名稱:四川省甘孜州石渠
  • 品質特點:肉毛皮兼用型藏系綿羊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第2486號
  • 批准日期:2017年1月10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特徵,內在品質指標,產地環境,地形地貌,氣候,水資源,歷史淵源,養殖歷史,引種改良情況,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特定生產方式,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特徵

石渠藏系綿羊體格大、耐粗放飼養、抗病能力強、適應性強的獨特品質。藏系綿羊體質結實,頭略小,頭粗糙呈三角形而狹長, 鼻樑隆起, 眼眶略向外突。公、母羊多數都有角,角長而扁平,角向兩側平伸呈扭曲壯彎曲,母羊角較公羊角稍細。公羊角粗壯、多呈螺旋狀向兩側伸展,母羊角扁平較小、呈捻轉狀向外平伸。四肢較長,肢高體大,前胸開闊、背腰寬平,體驅肌肉豐滿,尾短小下垂呈錐形,蹄質結實。四肢、腹部附著刺毛,大多為黑頭或黑眼圈。全身被毛由粗毛、兩型毛、細毛和乾死毛組成。毛股外部纖維長而呈波浪形彎曲, 富有彈性和光澤,圍繞四肢,長過腹線,毛叢下部有纖細絨毛,長約6厘米。毛色有純白、黑、黑花及棕褐雜色。善於遊走攀高遠牧,耐寒耐粗飼。唇薄而靈活, 啃食枯黃牧草的能力較強, 對矮草及低凹處的草能充分利用。抗寒、抗病力強, 遺傳性能穩定。生長發育快, 繁殖能力強,飼養周期短,屬於地方原始畜種。終年天然放牧露宿野外,合群性強。
石渠藏系綿羊
石渠藏系綿羊

內在品質指標

石渠藏系綿羊的水分比普通綿羊稍低,其他均高於普通綿羊,石渠藏系綿羊胺基酸總量高,其營養價值豐富。原生態的自然環境造就了藏系綿羊的肉質、美味的口感和豐富的營養價值。藏系綿羊食用這種地方的草料,其肉膻味很少,藏系綿羊肉肉質鮮嫩柔軟,還具有獨特的抗缺氧機能,營養價值居同類羊肉之冠。石渠藏系綿羊的毛股特長,是優良的地毯毛原料。

產地環境

地形地貌

石渠縣位於四川省西北部,地處青藏高原南部,是青藏高原主體的一部分,全境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呈高原寬谷剝蝕地貌。縣境最高海拔5334米,最低海拔3634米,全縣平均海拔4200米。石渠縣地貌差異明顯,北部以丘狀高原和高平原為主,地表和緩起伏,占全縣總面積的91.09%。南部地貌類型為中山、高山,嶺谷高差懸殊,占全縣總面積的8.91%。
石渠藏系綿羊
石渠藏系綿羊

氣候

石渠縣位於北亞熱帶氣候區,由於深居內陸和地形的大幅度抬升,氣候的水平地帶性為垂直地帶性所代替,具有典型的季風高原型氣候特點,且因幅員廣大、地形多遍,形成了複雜多變的氣候類型。縣境內長冬無夏,極端最低氣溫-46℃,降雪日數達83.8天,全年平均氣溫-1.6℃,空氣中含氧量僅為海平面的30%,內陸地區的60%。年降水量570.6毫米,無霜期21.1天。氣溫低,日照長,晝夜溫差大,得天獨厚的氣候形成了物種繁多的植被,全縣草原覆蓋率達72.95%,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
石渠藏系綿羊
石渠藏系綿羊

水資源

石渠縣境內洋涌河、麻木河、俄涌河、翁曲河等眾多支流均發源於原面各山、丘、谷之間,水源豐富,水質良好,年均蒸發量1900毫米。適宜石渠藏系綿羊養殖。

歷史淵源

養殖歷史

石渠藏系綿羊是中國最古老的羊種,藏系綿羊是由古羌人馴化培育而流傳下來的。20世紀90年代期, 後經當地牧民民眾多年選擇, 不斷引入適應性較強的藏羊進行改良, 屬於中國綿羊系蒙古羊系、哈薩克綿羊系、藏綿羊系三大系之一的地方品種。
據《西康概況》關於康屬民族及分布介紹,羌族,乃康區之最古民族(從我國象形文字,羌族頭字為羊,說明主要以養為主),康區人民民眾經過長期的自然選擇和引進馴化,形成了現代的適應高寒氣候的藏綿羊,石渠的養羊業已有上千年的歷史。
再據“西康經濟季刊第八期”中“西康之羊毛事業”介紹,品種:西康綿羊多產于海拔三千公尺以上高原,屬典型的西藏羊特徵,公母羊具有波形之角,長達八寸、毛色、頭尾四肢成黑色或褪色,余均白色,間有黑色夾雜、亦有全黑色者尾椎形,長三四寸,稱小尾羊,四肢下腹飛節均系毛髮,腳細長、善走。石渠藏綿羊亦在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飼養,其角形、毛色正如文中所敘。

引種改良情況

改良過程
為了提高石渠藏綿羊生產性能,滿足毛紡工業和人民生活需要,從1952年起,先後引進新疆細毛羊、茨蓋羊、高加索、考力代、美利努等種羊,對藏綿羊進行雜交改良。
在20世紀60年代前,藏綿羊雜交改良主要是朝細毛方向發展,採用新疆細毛公羊與藏母羊進行級進雜交,亦有少量茨蓋羊級進雜交。由於飼養管理跟不上,細毛種公羊因不適高寒氣候逐步淘汰,級進雜交後代羔羊生活力差,死亡較大。
1960年以後,綿羊的改良轉向半細毛,開始探索培養48-50支紗的半細毛羊雜交組合方式,採用新疆、茨蓋種公羊與藏綿羊母羊進行複雜雜交,同時開展了人工授精工作。
在1965年以後,由於片面追求改良數量,忽視了飼養管理,結果,改良羊大量被宰殺和死亡。亂交亂配和回交倒改嚴重,生產性能下降,到1980年為止,改良羊銳減到5萬隻左右。
改良生產性能
低代雜交改良羊,雜交優勢顯著,生長發育較快,生產性能較高,即使在同等粗放的飼養管理條件下,生產性能仍高於藏綿羊。在雜交組合方式上,曾採用新藏、茨藏、茨新藏雜交組合方式。經過生產實踐,篩選出較適宜的“茨×新×藏”組合,對提高雜交後代的適應性、產毛量、經濟效果較好。

生產情況

2005年末,石渠縣存欄石渠藏系綿羊294868隻,其中能繁母羊132615隻;2010年末存欄179413隻,其中能繁母羊84699隻;2015年末存欄75872隻,其中,能繁母羊37785隻。
2017年,石渠縣出欄石渠藏系綿羊80231隻,年產量582噸。總保護面積25191平方公里。

產品榮譽

2017年1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石渠藏系綿羊”實施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石渠藏系綿羊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色須鎮尼呷鎮洛須鎮真達鄉奔達鄉正科鄉麻呷鄉、德榮瑪鄉、長沙貢瑪鄉、呷衣鄉格孟鄉蒙宜鎮新榮鄉宜牛鄉蝦扎鎮起塢鄉阿日扎鄉、長須貢瑪鄉、長須乾瑪鄉、長沙乾瑪鄉、溫波鎮、瓦須鄉、國營牧場共23個鄉鎮場。地理坐標:東經97°20′00″-99°15′28″,北緯32°19′28″-34°20′40″。

質量技術要求

質量控制技術規範編號:AGI2017-01-2053。

特定生產方式

1、生活環境:由於獨特的生物學特性,對嚴酷的自然生態環境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尤其是在荒漠半荒漠草原和高寒、高山草原地區, 飼養藏系羊可以充分利用細毛羊不能利用和無法利用的草場, 提高了邊緣草場和荒漠化草場的利用率。
2、放牧方式:石渠藏系綿羊採取傳統的人工天然放牧管理方式,實行頂風出牧,順風放牧的放牧原則。一般對大群羊不需補飼, 冬春僅對個別弱畜和產仔母畜給予少量補飼, 年內除了對羊進行疫病預防外, 再無任何投入。藏系綿羊抗寒能力強, 母羊可在零下幾十度的風寒露天產羔,新生羔羊具有頑強的生存力,羔羊生長發育快,羔羊成活率高。小羊剛出生時,擔心小羊凍死,牧民常將小羊羔放進牛毛編制的口袋裡,或者牛糞做的小棚圈裡。入冬後將羊群趕至背風的地方並用木頭柵欄圍起來,人工添加乾草飼喂,冬季輔以食鹽飼喂,以便石渠藏系綿羊能安然越冬。飼養周期為1年1胎,3歲為成年羊。
3、生活習性:石渠藏系綿羊耐高寒、耐乾旱性能好。石渠縣地貌差異明顯,獨特的地形地貌、溫度和濕度條件都非常適宜石渠藏系綿羊的生長。石渠藏系綿羊是歷史悠久的原始地方品種,由於生長在高寒地區,仰賴天然草場放牧,終年露宿,形成了堅實的體質,石渠縣草地資源豐富,全縣植被覆蓋率達72.95%。充足的光照和強輻射使得牧草生長期縮短、種類繁多且境內無任何化工污染,使得牧草保持原生態生長。特有的飼草資源為以放牧為主,喜食牧草青料的石渠藏系綿羊提供了豐富、無污染的飼草資源。
4、生長發育
石渠藏系綿羊從初生到2.5歲生長發育迅速,體尺、體重增長快。3-4歲時生長較為緩慢;5歲後基本停止生長。同齡的公母羊相比,其公羊的體尺、體重大於母羊,羯羊與公羊接近。產毛性能
石渠藏系綿羊在7月上旬剪毛,一年一次,其剪毛量不高,據對641隻成年羊統計,公羊剪毛量1.03千克,母羊0.87千克,羯1.04千克,一般毛辮長15-30厘米,絨毛長8厘米左右。
5、產肉性能
石渠藏系綿羊肉質鮮嫩,味美。在終年放牧,不補飼的情況下,抓原性能好,有較高的產肉和蓄脂性能,屠宰率一般在43%以上,羯羊可達51.19%,淨肉率29.4%-34.9%。
6、繁殖性能
石渠藏系綿羊的發情配種季節與牧草生長和腰情緊密相關,一般7-9月發情,主要於8月份配種,一般冬季產羔。公、母羊一般生後1歲左右即可性成熟。初配年齡,公母羊均約1.5歲。2-5歲的公羊配種能力最強;2-8歲的母羊為適齡母羊,一生可繁殖5-6隻羔羊,每年一胎,均產單羔。發情周期一般為15-21天,18天左右最多發情持續期2-3天。妊娠期一般為150天(140-160天),分娩羔羊快,一般破水後15-30分鐘產出羔羊,勿需助產。

專用標誌使用

地域範圍內的石渠藏系綿羊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已獲登記保護的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登記證書持有人提出申請,並按照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石渠藏系綿羊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形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