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洞寺(雲南省永德縣班卡鄉寺廟)

石洞寺(雲南省永德縣班卡鄉寺廟)

石洞寺位於班卡以南三公里的海別後山半山腰的懸崖峭壁之間,崖上有兩個天然的石灰岩溶洞,坐東向西,是兩個天生地就的連環洞,歷史上因有此洞而開闢道觀,所以稱“石洞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洞寺
  • 地理位置:雲南省永德縣
  • 著名景點:“仙人上馬石”
  • 建於:1662年
自然資源,建築歷史,十年浩劫,文化底蘊,地圖信息,

自然資源

石洞寺的洞門外有個迎賓石台座,也稱“仙人上馬石”,台上有恰似腳印和人坐過的臀印,傳說是仙人曾來過這裡留下的,石上仍可見仙人的腳印。石洞分為南北兩個,兩洞可以互通,兩個洞口都朝著西北方,南洞是一巨大石峰,石峰中空,酷似一頭神鹿抬頭張望;北洞側是一巨大石筍,石筍垂吊,宛若一頭伸鼻巨象欲行又止,立於洞口,朝天仰望,走雲連風,俯首下視,絕壁千仞。由石門進去便是石洞寺的大殿,可容下兩三百人。過去殿內曾有各種神態的神仙像數百尊,屹立於洞的上側;走進洞口的左側是子孫殿,再往前就進入了殿大堂,堂中神像的前排分別有三清四御、觀音(圓通自在天尊)、斗姆元君、財神、牛王(春秋時期延續的民間信仰)、藥王孫思邈等道教神像,後邊有眾多神仙陪伴;洞的下側是道士的臥室、客房,中間為大堂,大堂上空懸掛著“吊斗”和兩個晶亮的大元寶(也稱金亮果)。朝南便有置於南北兩個溶洞之間的一座“迎仙樓”走廊,建在懸崖半空,將兩個溶洞連為一體。南洞是九龍口,是遊人香客朝拜龍神的中心要地,洞深二十多米,洞口右側陽台上掛有一百多斤重的大鐘,洞內石柱前塑有兩米多高的手舉大棍、兩目圓視的立體神像,神像前放著一隻直徑一米的大木鼓。九龍口設在洞的左側,有九條龍環繞期間,設計十分精緻。其神仙主要設有 王靈官(因當地民間不知神仙名諱,稱其為 “紅臉大漢”)、昊天金闕至尊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龍王娘娘等,並有千姿百態的仙、神、金童玉女陪伴。奇形怪狀的石筍、石柱十分壯觀。迎仙樓上面懸岩上伸下一條巨大的石乳,好似一頭大象的鼻子,使懸崖仙剎——石洞寺增添姿色。

建築歷史

石洞寺建於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建造後,即有道士(道教傳入臨滄的“時間段”大致是始於明朝萬曆年間(1573—1620年),初步形成於清道光初。至今約400多年)入住到寺內,開始行醫治病,弘揚道法,就其天生,因其地勢,經幾代道士勞心竭力,建樹經營,已初具規模,鹹豐十一年(公元1861年)知名人士李開盛、楊兆龍等人,“虔誠好施倡捐修理洞中道教神仙像,金換法身”。清末地方紳首馬玉堂又在兩洞之間的棧道懸壁上,建造了一座依岩靠崖的飛檐走廊,取名“迎仙樓”,充其規模。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改土歸流後,原來的土佛公田轉入了石洞寺,宗教的食田項下,開始有了固定的宗教活動基金,再加上居住在石洞寺內正一道士的“十方募化,請工填砌,補舊添新”,方成“神堂赫亦”、內外整潔的懸崖仙剎,因此,人們又稱石洞寺為“蓬萊洞”,成為永德三景致之一。縣內外不少的官宦商賈、文人學士、仕農工商、三教九流紛紛登山朝洞為快,觀賞這“層巒峰翠,棟宇天成,殿宇巍峨,虛空洞府,海上蓬萊不如也”的迷人風光。從此,朝拜遊客絡繹不絕,有歷代顯官貴紳、名儒相繼題詞摩岩“奇岩翠谷”、“蜃樓帝觀”;大理楊忠摩岩“翠岩”、“南天第一蓬萊峰”;湖南李氏摩岩“素猿夜嘆真玄妙”的題詞;還有班卡鎮長魯朝興於1919年(民國八年)製作的一塊“別有洞天”的金匾,懸掛洞口,裝點在洞門上的一首七絕詩,絕妙地表達了全寺的景觀內含:“神仙事業本平常,只怕凡人不問善,有跡可尋儘量尋,白雲深處是仙鄉”。為了安頓和滿足四面八方前來朝拜的香客遊人,當年踩了一條街叫蓬萊會
街,並隨之出現了香燭、錢紙、菸酒、糖茶及土特產品的交流服務。後來洞北一側有十餘戶人家常住,做些茶飯零食,供遊人膳用。每年正月十五,趕一次蓬萊會街(也稱十五街),會期中人山人海,熱鬧非凡,有本鄉本土、外縣外州、爭先恐後、不遠萬里接踵而來。石洞寺在每年的古歷六月和九月都要開“朝斗會”,六月開六天,九月開九天,縣、鎮和各保都要派人參加,研究糧款籌集等有關事宜。

十年浩劫

如今石洞寺街的左側長眠著鄧宗貴等歷代寺中高功法師的墳山,以及尚存的十餘冢碑文,已成為當年石洞寺的註腳,文革中的最後一批住觀是正一道士(初期傳入臨滄的道教屬全真道,分龍門、隨山兩派,後正一道傳入,石洞寺內最後一批道士也吃些肉食,據班卡鄉內的老輩人所講,平常會有道士渾身掛滿布袋到鄉內的各家各戶乞食,富足人家的會多給一些,窮苦人家的會少給一些,收了食物道聲謝也就走了,若有人需要道士幫忙的,他也會幫助。所以應為正一道)黃炳華、吳元興、何海青被趕出寺後,黃炳華、吳元興、兩個人回了四川老家,何海青在海別小板橋安家落戶,現都已相繼去世。石洞寺不僅是它的歷史悠久和景致奇觀而聞名,更加是道教傳播的聖地(班卡石洞寺遠離現在的鳳慶、雲縣和臨翔“道教文化圈”。但就是這樣一個偏僻之地,能夠有如此規模的廟宇,實在是難得可貴,具文獻和民俗記載,石洞寺內明確的供奉有文昌帝君,而文昌帝君是道教重要神明,而有些說石洞寺帶有漢族佛教的文化,這是錯誤的。)是永德文化歷史上的一塊瑰寶。
可惜十年浩劫把石洞寺的人工建築及其神像群破壞得面目全非,破牆倒壁,到處是道教神像殘骸,甚至一些石乳石柱也被砸爛,道士被趕走,每年一次的蓬萊會街被終止。存在三百多年,歷經幾代道士的“十方募化,請工填砌,補舊添新”和當地或者是外地慕名而來的鄉紳名流、善男信女的建樹苦心的石洞寺,盡廢於一旦。

文化底蘊

十年浩劫後,雨過天晴,人心安定,一些風俗習慣得以恢復,石洞寺雖遭破壞,但當地百姓還戀戀不捨,緬懷昔日“白雲深處是仙鄉”的景觀,不時到洞中燒香朝拜。改革開放後,民眾又自發地恢復了“蓬萊會街”。2005年又有人在洞內重新修建供奉神仙像的貢台,並建造了重量達五十多公斤重的六尊石雕像,還懸掛了許多彩布和奉獻的供品等。歷代達官貴人、士儒名流的摩岩題詞至今尚存,洞中的石筍、石柱基本完好。每年的正月十五,男女老少都集會石洞寺,有的燒香朝拜,有的瀏覽石洞寺的景致風光,人來人往,十分熱鬧。
石洞寺這一永德景致。現雖然僅餘 空窟 ,但仍不失為永德奇異景觀之翠,重要文化遺址之一。

地圖信息

地址:臨滄市永德縣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