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湖村

石泉湖村

石泉湖村位於莒南縣十字路街道辦事處以北的群山之中,村小人少,偏僻荒涼,很久以來一直沒有正式村名,只因背靠虎山,習慣叫做虎山前或北山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泉湖村
  • 地理位置:山東臨沂莒南縣十字路鎮
村名由來,村史沿革,水土保持,

村名由來

石泉湖村村前有一條東西走向的大路。清末的某一年,莒縣縣官到嵐山頭一帶公幹,路經村前,勞累口渴,見路邊一泉,於是落轎找水喝。住路邊的一老奶奶取村邊泉水用泥壺燒開送給縣官,縣官滿懷謝意,問:“你們村叫什麼名字?”老奶奶說:“村小無名,請老爺賜名。”縣官看了看路邊亂石中一汪清泉,周圍是一片莊稼地,過去老百姓稱莊稼地叫“湖”。縣官沉吟一會,說:“你們村有石有泉還有一片湖,就叫石泉湖吧。”從此,石泉湖的村名就叫了起來。此泉至今仍在,泉水一直很旺。

村史沿革

1942年前,村里只有28戶貧苦農民,123口人,其中13戶僱工,3戶佃戶,4戶討飯,5戶逃荒下了關東,剩下3戶也勉強度日。加上地主的壓迫刁難和天災人禍,人們在苦難中煎熬。特別是1938年日本鬼子侵占山東,經常“掃蕩”,到處燒殺淫掠,實行“三光”政策,老百姓的日子就更沒法過了,只得被迫拿起簡陋的武器,奮起自衛。
由於日軍經常“掃蕩”、轟炸縣城及周圍大村,八路軍及黨政領導機關只能轉移到偏僻的山區。李祥琨說,石泉湖村地處虎山前,周圍山高溝深林密,地形便於隱蔽。加之村民們淳樸善良,抗日熱情高,民眾基礎好,所以八路軍的領導機關便入駐該村,與村民們建立了同生死共患難的深厚友誼。
“最早到這裡來的是謝輝,他曾擔任莒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在這裡發動過民眾建立抗日組織,成立了農救會、婦救會、民兵、兒童團。”李祥琨說,當時大嶺村共產黨員馮禎祥跟隨謝輝工作,推薦李義豐參加了八路軍,在部隊擔任一伙食司務工作。
1940年,因工作需要,謝輝派李義豐回村擔任了農救會會長。這年,黎玉帶領山東省委機關連同家屬住到石泉湖村,謝輝住在村民李義治家,黎玉住在村民李義鳳家。一時間,藏在深山中的小村石泉湖成為山東革命根據地的指揮機關所在地,各項工作緊張有序地進行著。
1942年春,八路軍115師特務團團長張仁初帶領一個騎兵排護送一門繳獲日軍的大炮來到石泉湖。李祥琨介紹說,黨組織安排交給村民李義智、李義信兄弟二人負責隱藏保護。二人向領導表示了“人在炮在”的決心。倆人在村外地里挖了一深坑,把大炮埋好,上面的土又用耙弄平,根本看不出痕跡。年底甲子山戰役時拉到戰場,發揮了重大作用,戰後又拉回埋藏下來,直到三年後羅榮桓率部去東北才拉走。幾年間,日本鬼子曾費盡力氣尋找這門炮也沒有找到。
1942年秋天,115師政治部主任肖華來到石泉湖。1943年春,羅榮桓和115師參謀長陳士榘及山東軍區機關也來到石泉湖。這個時候,115師司令部、山東軍區、軍區後勤處、大眾日報社、北海銀行、山東軍區醫院二所、軍區療養院等共七大機關都遷到石泉湖村,李祥琨說:“光機關人員就超過180人,人數比本村人數還多出許多。”
因為領導機關要接受處理大量機密檔案,銀行業要保密,醫院傷員要治療,沒有房子不行。石泉湖村村民們主動把房屋讓給機關和傷員,全村人都搬到兩個打麥場裡和山溝里集體住宿。兒童團長李全學搬到山上桲欏棵子中住,北海銀行機關及其領導人住在村民李義紅家,大眾日報社社長陳沂住在村民許士安家,山東軍區機關住在李全美之母家,肖華住李全芝家,軍區醫院院長楊光住王敬玉家,115師後勤部主任許文九住李興功家。“老紅軍幹部許文九還組織兒童團學文化,就用北海銀行造幣裁下的紙頭訂成習字本,練習寫字。”村民們回憶說。
因石泉湖地理位置特別隱蔽,所以山東軍區和115師後勤部的倉庫設在這裡,大量軍火武器彈藥、銀行的銀鈔、醫院的醫藥及醫療用品、大眾日報社印刷用紙,還有大量被服、布匹等軍需用品,一車車、一捆捆、一箱箱,堆積如山,還有許多機密檔案,遇到鬼子來掃蕩,就要全部疏散隱藏起來。這樣,石泉湖每個人都擔負著繁重的藏物任務。當時的辦法是全部分到每個人,包幹完成,至於藏到什麼地方只有當事人知道,別人誰也不知道,鬼子走了,再取出來用。幸虧本村山多、洞多,多數都分散藏到山上洞中或挖坑埋藏。儘管日本鬼子多次掃蕩,有一次還進入該村三天,但什麼東西也沒發現。民眾保藏軍事物資的工作十分成功。
村民們回憶說,有一次,兩個十幾歲的孩子(其中一個是李全學的弟弟)抬炮彈,掉到地上,碰到引火帽,發生爆炸,兩個孩子犧牲,全村人都非常悲痛。山東軍區首長為安慰民眾,召開了追悼大會,並買了兩口豬,買了酒菜宴請全村父老鄉親,表示慰問。這更加密切了黨政軍民關係,萬眾一心,同仇敵愾,決心打敗侵略者。
當時北海銀行發行科長薛亭、駐村幹部馮禎祥住李義良家,領導抗日鬥爭,與老百姓同甘共苦,結下了深厚友誼。

水土保持

石泉湖村處於山嶺薄地,水土保持很差,一下雨就發山洪,直衝下山,同時沖走了山上的泥土。村民們曾說:村里,“三天無雨一小旱,五天無雨一大旱,連下幾天就山洪泛濫。”全村只有村東南角一口小水井供應飲水,遇到天旱,沒有水,只能到幾里外有井的村里去挑水吃。上山爬嶺,來回一趟,就得大半天功夫,非常不方便。
外村人開玩笑編了個歌謠說:“石泉湖,真可憐,刷鍋水,用三遍。”可見當時缺水的情況有多嚴重。
1941年後,大批軍政機關人員及後勤保衛人員進駐石泉湖以後,村民們吃水就特別困難。一是用水量劇增,二是軍事鬥爭保密性強,不允許外出打水。為解決飲水用水困難問題,本村民眾在區長馮禎祥及駐村機關工作人員和戰士的幫助下,在村邊打了兩眼井,結果都沒打出水來。1943年,這個村只有28戶123口人,全村有荒山910畝,300畝貧瘠的山嶺薄地,好年景,糧食畝產也不過130斤。
為了改善這種貧困、飲水困難的狀況,李義豐看到黃土地上牛腳印中存了一小坑水,忽然引發了靈感。他想,如果在山溝中用黃泥打上土壩攔住水不就解決缺水問題了嗎?
“1943年春天,村農救會會長、黨支部書記李義豐帶領全村40名勞力開山劈石頭,築壩砌堰,一舉在一條山峪里建起了一座小型水庫。”魏賢勝回憶說,就在建成後的這年夏天,一場大雨引發了山洪,洪水把這道石壩衝垮了,一點水也沒有攔住。面對這一挫折,李義豐並沒有被困難嚇倒,而是接著再乾。研究出了外邊砌石,裡邊填黃泥的辦法築壩閘水。李義豐帶領全村7個互助組,又用了一個冬春,開採了石料,砌好石牆,裡邊填上黃土夯實,石牆又用石灰勾縫封頂。於是,在原來的地方又建起了一座更高、更寬、更堅固的大壩,並開鑿了一條溢洪道,終於建成了這座被稱為“山東水庫之母”的孝行水庫。
之所以稱之為“山東水庫之母”,魏賢勝介紹說,這是山東最早的一座水庫。水庫建成了,蓄水量很大,徹底解決了軍民飲水用水的問題。有一次,還幫助大眾日報社及時撲滅了一場火災,沒有造成大的損失。
通過砂石山捆山坳,修谷坊,閘塘壩,建水庫,把水合理地存蓄、疏導了出來,效果明顯。1952年,石泉湖村又建了第二座水庫,此後相繼又建了第三座、第四座水庫。尤其是第四座水庫,建在扁山山峪,蓄水量6100立方米,不但解決了石泉湖及其周邊幾個村莊的人畜飲水,還滿足了下游不少村莊的農田灌溉需要。
在興修水利的同時,石泉湖村人還積極造林,“保持水土必須造林,石泉湖村建在光禿禿的砂石山坡上,只要下雨,山洪便影響山下有限的基本農田。”魏賢勝說,1953年,石泉湖成立了初級農業合作社,為了造林,全村人扛起鋤頭、鐵鍬,開山造林。大塊山石上鑿出樹窩子,在裡面填上土,栽上馬尾松、蘋果等樹木。
對於植樹造林,石泉湖村村民們有這樣一句話形容得非常貼切,“乾到臘月二十九,吃了包子再動手。”一年只有過年的這兩天歇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村民們穿著單薄的外衣,不停地開山造林。村民們說,冬天拎著錘子開山,錘把震裂手紋是常有的事。為了暖和,大家只能使勁地幹活,不然寒冬臘月站在山上身子骨冷得受不了。
在開山造林的同時,石泉湖人借鑑厲家寨開山造田的經驗,在砂石山平緩的地方修梯田,“砂子嶺,旱龍崗,石頭渣子上種穀糧。”以前,砂石山上都是零星的小地塊,“瓢一塊,碗一塊,蓑衣底下還蓋了一塊”,整成梯田,把小地塊整合成大地塊,深翻、整平,為了保持水土一併在地塊外沿壘上地堰子,雨天形不成徑流,真正形成了“水不下山,土不出田”的效果。
1957年,國務院授予石泉湖“是水土保持的榜樣,是山區建設的典範”的錦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