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彝族自治縣民政志

石林彝族自治縣民政志

《石林彝族自治縣民政志》是石林彝族自治縣民政局編纂的地方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林彝族自治縣民政志
  • 作者:石林彝族自治縣民政局
  • 類別:地方志
  • 編纂人員:黃天福、陳廷選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

內容簡介

一、《石林彝族自治縣民政志》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實事求是地記述石林縣民政工作的歷史和現狀。二、本志時限,上溯到有史料記載年代,下限至2000年,為反映事物的全貌,個別章節作了適當的下延。志書貫通古今,古為今用,立足當代,力求突出時代特點,地區特點,專業特點和民族特點。

作品目錄

封面
石林彝族自治縣民政志
《路南彝族自治縣民政志》編纂領導小組
《石林彝族自治縣民政志》編纂委員會
題詞
圖片
路南彝族自治縣行政區劃圖
路南策略圖
州境圖
國署公州南路
雄偉的圭山
縣城遠眺
雙龍公園夜景
1999年1月17日,全國殘聯土席登朴方刀石林林縣考察,圖為鄧主席‘與石林縣主要臨到和民政局部份幹部職工合影,坐在椅子上的為鄧朴芳主席。
2003年7月5日,縣長趙德光在縣村委會換屆選舉人會上講話。
2003年4月,副縣長李家雲在縣社區建設上作會上講話。
2003年7月5日,縣民政局長李增喜在縣村委會換屆選舉大會上講活。
縣民政局領導班子
縣民政局機關全體幹部職工合影
編篡人員
2003年“春節 ”,石林縣委副書記王富昌慰問駐石林縣森林武警中隊官兵。
2003年“八一”,縣領導和民政局領導慰川駐石林森林武警中隊。
2000年10月19日紀念抗美援朝50周年座談會合影。
2002年8月,縣領導到宜良炮19團慰問。
2002年8月1日,縣、鄉(科)級領導在宜良炮19剮進行軍事國防日活動。
2002年12月縣長趙德光為入伍新兵戴花。
1995年11月第三屆“雙擁”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合影。
1999年8月,縣領導和縣民政局領導到戈衣黑慰問程度軍區駐昆聯勤部演習部隊。錢臨到和民政局領導與部隊領導合影。
雙龍公園內革命烈士紀念塔
石林老鶴窩解放軍烈士陵園
大哨革命烈士陵園
圭山朱家璧將軍墓
2003年4月,縣領導慰問石林火車站幹部職工。縣政協副主席周和祥,縣人大主任竇興林。
2003年“春節 ”縣長趙德光(左一)到圭山慰問老根據地民眾。
2002年8月,縣長趙德光到板橋鄉查看考煙災情。
1990年敬老節 ,市人大副主任徐仁信(前左四)、民政局長施勇(前左三)和縣黨政領導到鹿臯老院慰時合影。
1990年4月,全省“五保”工作會議代表合影
1997年春節 ,縣委書記李培山在路美邑村慰問烈士杞紹順的父親。
1999年春節,縣民政局幹部職工到圭山鄉乍龍村慰問扶貧聯繫困難戶。
2003年8月2日,縣民政局長李增喜和市民政府救災處幹部王庶康在者烏龍村察看災情。
北人村鄉老年“星光計畫”
鹿阜鎮敬老院長廊
北人村鄉敬老院
1990年4月,雲南省“五保”工作先進農彰會在路南召開。
趙廷光副省長省“五保工乍會議上講話。
省民政廳李彰廳長在省“五保”工作會議上講話。
1998年7月8日,國家民政部派出的專家組到路南縣實地考察論證。
1998年7月7日,民政部專家組到石林縣作更縣名考察時和路南縣黨政領導合影。
民政部專家組在路南召開史縣名論證會,正面主持會議者為組長王際桐。
1998年12月8日,在石林大跤場舉行慶祝“路南彝族自治縣更名為石林彝族自治縣大會”。
2000年下半年,村級體制改革領導小組和辦公室丁作人員合影。
2002年4月12日,村民自治示範村幹部培訓班合影。
2003年6月22日,縣民政局長李增喜和鹿阜鎮黨委書記王雲光為龍泉社區黨支部授牌。
1999年12月,在昆明南疆賓館召開解決昆紅、思西線遺留問題協商會。
1998年4月,在石林縣民政局會議室參加宜良、石林、彌勒三縣交匯點簽字儀式代表合影。
2000年3月14日,官、石兩縣在宦良舉行劃出人部份村寨簽字儀式。圖為市民政局和兩縣黨政領導,相關部、委、辦、局、鄉鎮領導合影。
2001年2月16日勘界工作表彰會合影
雙擁先進縣
雙擁模範縣
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錄
概述
大事記
第一章 民政機構
第一節 縣民政局
一、清代、民國時期的民政機構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縣民政機構
三、縣民政科(局)、科(室)領導名錄及工作人員一覽表
第二節 基層民政助理員
第三節 黨、團、工會、婦女組織
第四節 職掌
一、中華民國時期的職掌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的職掌
第二章 選舉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選舉
一、咨議院、參議院的選舉
二、臨時參議會的成立和選舉
三、正式參議會的成立和選舉
四、省參議會議員的選舉
五、鄉(鎮)保甲的選舉
六、國民代表大會代表之選舉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選舉
一、各界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產生
二、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的選舉
第三章 行政區劃
第一節 沿革
第二節 區劃
一、清末時期
二、民國時期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區劃調整
四、2OOO年行政區劃
第三節 境域變遷
一、劃出路南(石林)縣的區、鄉、村統計表
二、劃入路南(石林)縣的區、鄉、村統計表
第四節 鄉鎮
一、鹿阜鎮
二、石林鎮
三、畝竹箐鄉
四、圭山鄉
五、維則鄉
六、大可鄉
七、板橋鄉
八、路美邑鄉
九、北大村鄉
十、西街口鄉
第四章 基層政權
第一節 我國基層政權及其以下組織的演變歷程
第二節 保甲制度
一、清代區鄉保甲制
二、民國時期保甲制
第三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基層政權及其以下組織
第四節 鄉鎮人民政府
一、鄉鎮人民代表大會
二、鄉人民政府
三、鎮人民政府
四、鄉鎮人民政府的職責
第五節 民眾性自治組織
一、村民委員會
第五章 優撫安置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優撫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優撫工作
一、擁軍支前
二、優待烈軍屬
三、國家補助
四、國家撫恤
五、發放義務兵家屬優待金
第三節 復員退伍軍人和軍隊離退休幹部安置
一、復員安置
二、退伍安置
三、軍隊離退休幹部安置
第四節 創建雙擁模範縣
第六章 革命烈士褒揚
第一節 革命烈士傳略
張熾
畢恆光
段平
第二節 換證、補證、追認烈士及發證
一、換證、補證
二、追認烈士及發證
第三節 紀念建築物
二、烈士墓
三、大哨烈士陵園
四、石林岔口“解放軍烈士陵園
五、部份烈士安埋在犧牲地附近各縣的革命烈士墓
第四節 革命烈士英名錄
第七章 自然災害救濟
第一節 災情
一、清朝時期
二、民國時期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
四、重大自然災害記錄
五、火災、地震災
第二節 民國時期的救災
第三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救災情況
一、動員社會力量,互助互濟
二、積極抗災,生產自救
三、發放農貸糧,扶持災區生產
四、依法減免農業稅,讓農民休養生息
五、積極組織菸農,參加烤菸保險
六、人工防雹,積極抗災
七、興修水利,發展生產,增強抗災力
八、建立救災扶貧儲金會,民眾互救解決小災
九、切實安排好災區民眾生活
第八章 社會救濟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社會救濟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社會救濟
一、社會救濟工作方針
二、社會救濟費的使用範圍
三、救濟事業費的使用原則
四、社會救濟費的使用內容
五、社會各界支援,解決民眾冬寒衣被困難
第三節 農村離職幹部補助
第九章 社會福利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社會福利
一、辦養濟院
二、辦麻風院
三、辦施棺會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社會福利
一、舉辦麻風院
二、農村五保供養事業的發展歷程
三、舉辦敬老院
四、分散五保戶供養
第三節 發行福利彩票
第四節 創辦“雙扶”福利企業
一、縣民政福利企業簡介
二、鹿阜民政綜合服務公司簡介
第十章 社會保障
第二節 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一章 殘疾事業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教育
第三節 康復
第四節 助殘
第十二章 婚姻登記管理
第一節 民國時期的婚姻管理
一、法令規定
二、一般婚俗
第二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婚姻管理
一、婚姻登記法規
二、婚姻登記機關
三、婚姻登記辦法
四、涉外婚姻登記
五、婚姻管理
第十三章 地名管理
第一節 機構
第二節 地名普查
第三節 命名、更命、復名
第四節 地名志
第五節 地名標誌
第六節 地名檔案
第七節 門牌管理
第八節 更改縣名
第九節 勘界
第十四章 社會事務管理
第一節 民間組織登記
一、社團組織
二、民辦非企業單位
第二節 收容遣送
第三節 殯葬改革
第十五章 民政事業費管理
第一節 民政事業費的管理
第二節 民政事業費的使用
一、民政事業費的管理體制
二、民政事業費的使用原則
三、遵守“六不許”的開支規定
四、民政事業費的使用範圍
五、民政事業費使用的審批制度
六、民政事業費的預算、分配、存款、付款、記帳報銷制度
七、歷年民政事業費使用情況
第三節 民政事業費的監督檢查
第四節 會計檔案和統計工作
第十六章 表彰先進
第一節 受表彰的先進集體
第二節 受表彰的先進個人
人物簡介
朱家璧將軍
黃金福副師職顧問
畢有森
王五孩
張仁寶
董茂林
胡文善
趙興德
李興禎
張璧躍
李文何
特等功臣徐忠
附錄
(一)石林縣民政局2001-2003年大事記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三)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條例
(四)農村五保供養工作條例
(五)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六)石林彝族自治縣民政局政務公開實施方案
(七)民政局機關規章制度
(八)海城起義五十周年回顧——趙霖芝
關於《石林彝族自治縣民政志》的審查驗收意見
編纂始末
著作權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