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旅村

石旅村是一個隸屬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花加拉嘎鄉的行政村,村莊屬於中國華北,該村共有面積128畝,村莊共有人口123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旅村
  • 所屬地區:中國華北
  • 面積:128畝
  • 人口:123人
石旅村村名的來歷
石文華與赤峰“石旅村”
在赤峰市巴林左旗有個“石旅村”,是因民國時期一位葫蘆島籍石姓旅長在此駐兵而得名——
在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花加拉嘎鄉有一個石旅村,村名聽起來頗耐人尋味。鮮為人知的是,“石旅村”的得名與葫蘆島人有關。原來,這裡在民國以前並沒有住戶,1926年前後,一支東北軍騎兵部隊開進這裡駐紮,後來,一些部隊官兵的家屬便留在這裡定居,漸漸地形成一個村落。由於這支部隊的長官是一名石姓旅長,於是村落便取名“石旅村”,旅長路經此地,見此地山環水繞,藏風聚氣,是部隊休養生息的最佳之所,更是釀酒的絕佳之地,遂生釀酒之念。於是擴建造坊,並為酒坊取號石旅燒鍋。
據考證,這支騎兵部隊的“石旅長”就是葫蘆島籍將領石文華。在連山區鋼屯鎮富有屯,至今還能找到石文華故居的遺蹟。石文華故居過去被稱為“石旅長老宅”,原由正房、偏房、院落、影壁牆、門樓等部分組成。石旅長發跡後,這處老宅由石家親屬居住。在解放後的歷史變遷中,老宅已經拆除,如今僅存遺蹟。如今,富有屯的一些老人還能講出石旅長的一些故事來,如說他擅長騎馬,槍法也很準,綽號“湯二虎”的奉系軍閥湯玉麟很賞識他,石文華當旅長後,曾騎著高頭大馬,率領親信衛隊回家鄉探親,樣子十分威武。
石文華,字襄庭,1875年前後出生在富有屯的一個農戶家庭,
十幾歲時披甲入伍,在清軍宋慶部服役,追隨宋慶將軍參加了甲午中日戰爭。甲午戰敗後,石文華有感於國勢衰敗、列強環視,遂立下整軍報國之志,發憤練兵習武,深得上級賞識。清朝末年,石文華曾任毅軍第二旗管帶(營長)、毅軍右翼營務處軍官等職。因為勇敢機智而屢被提升,民國初年成為奉軍名將湯玉麟的部下。在湯玉麟麾下的騎兵部隊,石文華先任團長,後升任騎兵旅長。
1927年6月16日,民國北京政府發表公告命令晉升石文華為陸軍少將。東北易幟後,石文華任東北軍騎兵第十九旅少將旅長、騎兵第十旅少將旅長,駐防熱河省赤峰的巴林左旗。1933年2月熱河抗戰爆發後,石文華積極參加對日作戰,是熱河東北軍中少數率部與日軍血戰的將領之一,遺憾的是最終戰鬥失利。
熱河抗戰後,石文華為積蓄力量準備繼續抗戰,率部投奔孫殿英部騎兵軍,任騎兵第三師師長,與從遼南撤入熱河的抗日將領李純華共謀抗日之舉。後來孫殿英抗日意志漸趨消極,石文華的抗日抱負難以實現,加上年老體弱,遂於1935年前後辭職在北平做了寓公,靠多年積蓄維持生計。“七七事變”後,石文華身在淪陷區,他深居簡出,失去軍俸的他生活日見困窘,但他拒絕與日本人合作,沒有出任偽職,也沒有因為私產被日軍接收而與日本人周旋索還,保持了民族氣節,後來因病去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