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德寬

石德寬

石德寬(1885—1911),出生於安徽壽縣,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少年能文,夙有大志,目睹清政府腐敗,帝國主義列強橫行霸道,十分憤慨。1903年石德寬來到安徽安慶,結識陳獨秀潘贊化等人,並成至交。不久,考入安慶陸軍武備學堂。1905年石德寬和范傳甲、畢鏡波一起加入了新軍駐安慶常備軍,在新軍中努力宣傳革命思想,組織一批有志之士,準備武裝反清鬥爭。1906年石德寬加入中國同盟會。1907年東渡日本留學,初入同文書院,後又考入西京農機學校。1908年11月,石德寬從日本回國,與熊成基、范傳甲等一起發動馬炮營起義,但起義卻不幸失敗。1909年石德寬與熊成基赴哈爾濱,暗殺載洵未成,熊成基被捕殉難,石德寬逃至日本。1910年入日本大學法律科學習。1911年3月石德寬由日本回國,參與謀劃廣州起義。石德寬受黃興委任,組織暗殺隊,奔波於香港、廣州之間。4月27日,廣州起義爆發。石德寬隨黃興進攻兩廣總督衙門,與清軍展開激戰。石德寬與數倍於己的清軍短兵相接,身受劇創,仍全力奮戰,不幸壯烈犧牲,年僅26歲。

石德寬為拯救民族、振興中華英勇奮鬥而犧牲,他的遺骨長眠黃花崗,英名列入“黃花崗七十二烈士”碑記。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德寬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安徽壽縣
  • 出生日期:1885年
  • 逝世日期:1911年4月28日
  • 職業:革命黨人
  • 信仰:三民主義
  • 主要成就:參加黃花崗起義
生平經歷,後人紀念,

生平經歷

石德寬(1885—1911) , 安徽壽縣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家。 1902年入安徽陸軍學校肄業。1903 年,辭家投身社會。初與同鄉張樹侯、段子祥等考入安慶武備練軍學堂,結業後,又轉到皖北讀書。光緒三十一年秋,安徽為訓練新軍幹部徵集知識分子,他和范傳甲、畢靖波等加入。當時南京、蕪湖、安徽它地已有“岳王會”組織。他回皖後,又與薛哲、宋健侯等人會合,後被推為岳王會皖部糾察員。光緒三十二年,經吳暘谷等人介紹,加入中國同盟會。此後在學校、機關組織起一些外圍組織。是年冬,東京同盟會本部派孫毓筠、權養之、段子祥赴南京,方植之赴皖,胡經武赴鄂,策動起義。不久,孫毓筠、胡經武被捕,方植之亦逃亡。石德寬因受累脫離軍營,逃避皖北,繼續宣傳革命,組織外圍組織。
光緒三十三年夏,徐錫麟起義失敗,深感機運未熟,躁進無益。後應堂兄石德純之召,東渡日本,鑽研學術。初入同文書院,畢業後考入西京農業學校。他對機械科學缺乏興趣,於宣統元年(1909 年)冬,轉學至東京市日本大學法律科。其時,各省革命勢力已隨新軍組成,逐漸布滿。趙聲親到南京,規劃先取廣州,後分三路,北進南京、安徽、武漢,起而應之。因他在江淮間早有組織,故決定由他負責安徽方面的軍事。計畫已定,趙聲赴香港建立總機關。三月中旬,駐滬交通員鄭贊丞急電催歸,始知大事已定,遂於十七日往滬。至滬後,鄭贊丞已赴香港,留書約到香港會議。到香港後,石德寬受黃興委任,專事組織暗殺隊,奔波於香港、廣州之間。4月27日,廣州起義爆發,石德寬隨黃興進攻兩廣總督衙門,遭清衛兵列隊抵抗。石德寬奮勇當先,向敵人投擲炸彈,炸死十多人,清軍管帶金振邦斃命。黃興、石德寬等人衝進後大堂時,裡面已空無一人,他們隨即從大堂退出,適遇滿清廣東水師提督李準派新兵營蜂擁而至,他們與清兵展開激戰。石德寬與數倍於己的清軍短兵相接,身受劇創,仍全力奮戰,不幸身中數彈犧牲,年僅26歲。遺體安葬於黃花崗,為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

後人紀念

為了紀念石德寬,20世紀40年代, 安慶市政府把於民國16年拓建的板井巷命名為德寬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