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市鎮(宜豐縣下轄鎮)

石市鎮(宜豐縣下轄鎮)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石市鎮位於宜豐縣南部,東南與上高縣交界,西與芳溪鎮接壤,北與橋西鄉,新昌鎮毗鄰,是宜豐縣的南大門。全鎮土地總面積153.1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9017畝,山林面積119385畝,水面面積14217畝。常住人口30981人(2017年)。石市鎮地處320國道旁,交通便利,鎮村公路四通八達,鎮人民政府所在地石崖灘。古名石崖灘市,因集鎮名鄉。距縣城17公里,離市府宜春70公里,到省城南昌120公里,全鎮轄17個村委會,一個水庫管理所,一個集鎮居委會,156個自然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市鎮
  • 外文名稱:Shishi Town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宜豐縣
  • 下轄地區:轄17個村委會
  • 政府駐地:石崖灘
  • 地理位置:宜豐縣南部
  • 面積:153.15平方公里
  • 人口:30981人(2017年)
  • 方言贛語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車牌代碼:贛C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自然資源,草本植物,動物資源,礦產資源,經濟發展,社會事業,夏布之鄉,旅遊資源,石市鎮古牌坊,樓下文昌閣,都堂陵觀瀑,印鎮雙龍,仙姑寨聽濤,轄村情況,

歷史沿革

石市古稱宣風,宋太平興國六年(981)由上高縣劃歸新縣(今宜豐縣)管轄。民國19年(1930)7月,鄉境屬宜豐第四區,24年(1935),設四個保聯,禹溪、石崖灘、十都、蓼市場設過保聯辦公處。民國28年(1939),保聯改名鄉。民國30年(1941),鄉境合併為宣化鄉(轄13保)和風德鄉(轄12保,另有水上保1個)。1950年,鄉境分設毗岡、浪源、禹溪、星溪、凌江、石市、夏講、車溪等鄉。以後幾經撤併,至1958年,上述各鄉合併為先鋒鄉並成立人民公社,實行鄉社合一,下設生產大隊、生產隊。1961年9月,先鋒公社分為蓼市、石市兩公社,分別轄18個和25個大隊。1968年,蓼市公社割出蓼市街、火溪、檀塘、荷塘予上高縣管轄。1969年撤銷蓼市公社,其地分別併入石市、芳溪兩公社。
石市鎮
1984年4月,撤銷石市公社,成立石市鄉人民政府,管轄潭下村、土橋村、夏講村、石崖灘村、七都村、何家村、竹源村、梨樹村、凌江村、星溪村、車溪村、樓下村、庫里村、黃花村、浪源村、楓橋村、石涌村17個行政村及仁和水庫管理所、集鎮居委會;
石市鎮
1996年石市撤鄉設鎮,更名為石市鎮。
這裡每年農曆五月十三日為副節,屆時人群會集觀看龍舟競賽,龍舟多時有近50條,觀眾多達萬餘人,現已形成物資交流會。
石市歷史悠久,人才輩出,有政績考評第一的鄔璉。有女詩人李喬松等。清朝以前有62名進士舉人。現有中學一所,完小6所,10個教學點,幼稚園10所,在校學生3850人,教職員工302人。

行政區劃

全鎮轄17個村委會,一個仁和水庫管理所,一個集鎮居委會,156個自然村。

自然資源

草本植物

石市鄉屬於丘陵和河谷平原,山林較少,主要植物資源有馬尾松、雪松、楠竹、方竹、油茶樹、杉、樟、桐、楓、楊、烏桕、楓香、木荷、櫧、柏、紫木、柳杉、水杉、銀杏、苦楝、亮葉樺、大葉含笑、小葉含笑、玉蘭、小赤楠和茶葉樹、胡枝幹、山楂、黃梔子、金邊黃楊、合歡等40餘種。杉木、馬尾松、油茶.各地山場均有分布;樟木(主要是四旁樹、風景林).各自然村均有分布,楓、楊.分布在棉河岸邊和浪源、楓橋、何家、黃花、石涌、溪岸等處;木荷,各地山場均有散生分布.主要分布在七都、竹源等村;櫧木主要分布在潭下、車溪、梨樹等村:紫木分布在仙姑寨、夏講;柏木(四旁樹).水杉.糧管所、浪源糧站、石市中學等均有四旁植樹;銀杏.分布在七都村;亮葉樺、金邊黃楊、玉蘭、大葉含笑、小葉含笑,分布在石市中學;方竹在七都,小赤楠、胡枝子、山楂、黃梔子.黃拎木.全鄉各地山場均有散生分布;池杉長於何家、石崖灘等處:合歡分布在七都等地;柳杉、雪松,分布在石市中學和鄉政府駐地;楓香.四旁植樹和山地散生,茶葉分布在東坑、夏講果園場;苦楝.沿茜一石公路分布;烏桕,車溪、溪岸等地散生。
石市鎮

動物資源

穿山甲:各地山場均有分布;獐:主要在七都、竹源等村:竹雞、田雞:各地均有分布;眼鏡蛇、松花、山箭、菜花蛇:各地均有分布。梨樹七尾塘有蟒蛇出沒,尚未絕跡:金錢豹:竹源、梨樹山均有人目擊,尚未絕跡;豺:出沒於竹源、七都(光華水庫以北山場),尚未絕跡;野雞;主要分布潭下、竹源、匕都村等地。龜、鱉、魚類:主要分布錦江流域。

礦產資源

石市鄉地處宜豐縣南部.大地構造位置位於宜豐構造盆地的西南緣.受其構造位置和成礦環境的控制.區內主要分布一些沉積礦床,已發現的有煤炭、膨潤土、石灰石及砂石等礦產。煤炭 鄉內所出產的煤炭有兩種類型.一為無煙煤.產於二迭系的龍潭組地層,主要分布在潭下村一帶。這套煤系埋藏較淺,有煤層三層.平均厚度為0.6米,可采量2.4萬噸,發熱量為5.78大卡。另一種類型為煙煤,產於三疊系安源組地層.主要分布於鄒家至梨樹村一帶,由數層可採煤層蛆成.儲量約在40萬噸以上。發熱量在4000千卡/公斤以上。該礦區曾進行過普查探勘工作。
鐵礦 分布在樓下村的毗崗尖,為風化帽型褐鐵礦.有1至4層礦體,礦層位於下侏羅統地層中。礦體厚0.5至3.74米,最厚處為9.7米.品位含鐵量為25~46.1%。cl級儲量為19.47萬噸,c:級睹量為11.98萬噸,合計31.45萬噸.在潭下村有鐵錳礦點發現。
膨潤土 奉區所產膨潤土為鈣基膨潤土.顏色為灰紅色至暗紅色.具蠟狀光澤。其主要礦物成份鈣蒙脫石含 量為40480%左右,最高可達95%左右.該種礦產主要產於白堊系南雄組地層,主要分布於石崖灘村七坑水庫至寧家一帶。據920地質大隊所完成的部分礦段勘查,巳圈定的礦體儲量約32萬噸左有。民間有小量採掘。
石灰石 在鄉內主要分布有兩個礦帶.一個礦帶分布於鄒家一茜山一何家一凌江帶。另一個礦帶分布於320國道沿線黃塘至荷田及印塘北側的陳家垴一南山一石崖灘一帶,分布面積約 2.5平方公里.這兩個礦帶所產石灰石皆出於石炭系黃龍組及船山組地層,質量較純,是燒制石灰、水泥的良好原料.
砂石 主要分布於新華至凌江的錦江河道及兩側河灘、心灘,分布較為廣泛,總面積約有1平方公里。

經濟發展

石市鎮以丘陵為主,地處丘陵和錦江河谷平原地帶,境內河溪縱橫,山塘水庫如繁星點點,水庫星羅棋布,水面資源非常豐富,共有水面面積2 11 95畝,錦河橫貫全鎮境內沃土乾頃,農業以水稻為主,是宜豐的重要糧倉,全鎮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已形成了蛋鴨、生豬、楊樹、水產養殖、夏布農業五大特色支柱產業,據2005年底統計全鎮蛋鴨養殖1500戶,年飼養蛋鴨120萬羽,日產鮮蛋100萬枚,生豬飼養量達到8萬頭,楊樹載種面積達到6400多畝,人均12株,年鮮魚起水量2000多噸。年外銷夏布達到20萬匹,銷售收入2000多萬元,石市夏布、皮蛋,遠銷國內外,素享盛名,茶油、苧麻、柑桔、紅心梨、節節酒等聲名遠楊。鎮黨委、政府因“市”利導,立足養殖促增收,大力發展以山麻鴨為主導品種的蛋鴨養殖,至2005年為止,全鎮的蛋鴨養殖達到1 20萬羽,日產鮮蛋100萬枚,蛋鴨養殖已成為了石市的一個主導產業,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青波”已成為石市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一條農民致富奔小康的好路子。2002年8月,石市鎮黨委、政府招商引資引進錦盛食品有限公司,該公司已發展成為集飼料供應、鴨蛋加工、鮮蛋銷售、技術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性企業,該公司日產皮蛋60萬枚,成蛋3萬枚的規模,企業所需鮮蛋全部來自本鎮,這大大地促進了石市蛋鴨養殖業的發展。2003年5月,成立了石市鎮蛋鴨產業協會黨總支,下設樓下村車溪村石崖灘村三個分會黨支部,共有協會黨員88人,開創了產業發展,農民致富和協會黨建互動的三贏新局面。
鎮黨委、政府全力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個私經濟,全鎮工業企業已達87家,個體工商戶325戶,逐步形成了鉭鈮加工、竹木加工、礦產品加工、食品加工四大工業支柱,2005年底,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4.37億元,其中,農業產值1.33億元,工業產值3.04億元。完成財政收入393萬元。人民人均純收入3485元。
2007年全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9.3億元,工業增加值1.5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7.6%、30%;完成財政收入702.9萬元,同比增長26.9%;招商引資8623萬元,占縣下達任務的269%,引進外資80萬美元;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淨增360元。全鎮經濟和社會事業呈現出又好又快發展良好勢頭。
2007年底,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9.3億元,完成財政收入702.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083元。
2016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3086元。
一、發展後勁逐步增強
一是工業經濟穩步發展。2007年全鎮共引進工業項目9個,引進資金8623萬元,其中落戶縣工業園2個,固定資產投資均在5000萬元以上(煒倫實業公司己於9月份已投產),落戶在石市本土的企業有7家。至2007年,我鎮共有園內外工業企業15家,為實現我鎮由農業大鎮向工業強鎮轉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是支柱產業不斷做強。進一步做強了鉭鈮加工業,做活了夏布加工業,做大了竹木加工業,做優了食品加工業,2007年,桂族鉭鈮公司完成稅收176.1萬元,竹木加工業完成稅收178.8萬元,夏布加工業完成稅收166.8萬元。三個產業累計完成稅收521.7萬元,占全年任務的74.3%。
三是財政收入快速增長。2007年,我鎮完成財政收入702.9萬元,比2006年增長26.9%,其中地方收入完成262.7萬元,比2006年增長41.2%。

社會事業

一是加強了和諧平安聯動中心建設。進一步加大了綜治工作的領導,落實了領導幹部的維穩工作責任,健全了鎮、村、組三級綜治網路和信息情報網路。
二是做好了信訪工作。做好了信訪案件的超前預測、防範和處置工作,及時把矛盾糾紛消除在萌芽狀態。2007年全鎮共調處矛盾糾紛86起,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片,矛盾不上交,實現了無重特大刑事治安案件和群體性惡性事件目標,確保了全鎮社會和諧穩定。
三是抓好了安全生產工作。經常性開展非煤礦山、企業、道路交通、水上交通、學校等重點領域和行業的安全專項整治工作,防止了安全事故發生。
三、三農工作穩步推進
一是穩步發展傳統農業。大力推廣良種良法,不斷調優糧食品種結構,穩定了糧食生產;加快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投資121.7萬元對全鎮4座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爭取到項目資金340萬元,對中低產田進行改造;重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紮實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補換髮工作全面結束。
二是大力發展特色農業。蛋鴨、蛋雞、水產養殖、生豬、夏布等特色農業產業穩步發展,日益壯大。全鎮現有蛋鴨120萬羽以上、蛋雞60萬羽以上、養殖水面6000多畝、年出欄生豬6萬多頭。
三是貫徹落實惠農政策。2007年全鎮及時全額發放了糧食直補資金86.1萬元、綜合補貼140.1萬元、良種補貼資金35.95萬元;能繁母豬補貼12.87萬元、油菜補貼1.5萬元;林改主體工作全面完成;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進展順利,參加人數23604人,參合率達89%以上;社會保障更加完善,累計發放低保資金57萬元;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資金34.5萬元。
四是新農村建設紮實開展。在繼續抓好石崖灘村田裡自然村新農村建設的同時,大力推進其他示範點的建設。何家村達車自然村完成改路2.6公里,完成改水改廁53戶,改水改廁率達到100%,外牆粉刷3400平方米。石崖灘村寧家自然村共改路3.1公里,改水160戶,改廁57戶,外牆粉刷4600平方米,完成拆舊面積8153平方米,己有46幢新房開工建設,沒有占用一分耕地。石崖灘村劉家自然村已完成拆舊面積6500多平方米。同時,我鎮還投入80多萬元對交通沿線村莊建築進行“穿衣戴帽”,美化了沿線環境。
四、各項事業全面發展
一是社會事業有新進展。2007年全鎮共投入600多萬元建設公益事業。投資120萬元修建了夏講村進村公路。投資110萬元修建了凌江村村組公路。投資60萬元新建了石市中學學生公寓。投資30萬元新建了星溪國小教學樓。投資120萬元新建的敬老院己於2007年6月份正式投入使用。投資90多萬元的石市衛生院門診大樓正在建設當中。投資90多萬元對集鎮自來水進行了改造。
二是計畫生育不斷創優。我鎮的計畫生育工作在2006年奪得國優標準的基礎上,2007年又推出了“扶一聯十”活動,得到了省、市、縣計生委的充分肯定,2007年8月13日,全縣計生工作亮點現場會在我鎮召開,並將我鎮的亮點工作拍成專題片,由省計生委送省電視台播放。11月20日,我鎮又順利通過了省計生委的年度檢查考核。我鎮還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協會先進鄉鎮。

夏布之鄉

石市鎮素有“夏布之鄉”的美譽。夏布是石市傳統手工業產品,主要產於石市鎮星溪、何家、石崖灘等村。夏布產業是石市鎮的傳統產業,有著悠久的歷史,據《鹽乘》記載,清末宜豐夏布“歲出六千六百匹有奇”,當時夏布大都出自石市,據民國25年(1936年《江西年鑑》記載,石市夏布年產量2.8萬匹,銷售往省內外。
石市鎮(宜豐縣下轄鎮)
新中國成立以後,石市鎮的夏布生產更得到了迅速發展,1992年的夏布生產量達到了8.5萬匹。石市鎮夏布的傳統工藝全國獨創,用這種工藝紡織成的夏布:“輕如蟬翼,薄如宣紙,平如水鏡,細如羅絹”。曾被歷代列為貢布,成為皇室和達官貴族喜愛的珍品,蜚聲海內外。用這種夏布製成衣服、床墊,質地柔軟、抗皺性好、超強透氣、散熱祛濕、懸垂挺爽、抗菌保健、冬暖夏涼。尤其夏季著裝可使體表溫度降低2.5度,而且能促進皮膚的血液循環,保養皮膚,預防皮膚癌。
石市夏布具有涼爽通氣,堅固耐用等特點,主要用於制蚊帳、衣服,並可做工業、漁業生產用布等。所以石市夏布經久不衰。石市彭城實業有限公司,在石市鎮黨委、政府的重度重視和關心支持下,立足石市實際,夏布生產,銷售為主營業務,通過構築經銷網,延伸產業鏈,搞好服務,狠抓質量,使石市夏布打入韓國、日本、中東市場,使石市夏布供不應求。僅2003年彭城實業公司就銷售夏布20多萬匹,銷售收入達3000多萬元,上繳稅收200多萬元。

旅遊資源

石市鎮古牌坊

石市鄉自古人文歷史發達,古蹟亦頗多,有寺觀、廟祠,古墓、古橋、古牌坊、古陶瓷、古字畫等。由於石市地處軍事要衝,自古兵事頻仍,許多古物被破壞,加之文化大革命中的“敲四舊”,巳為數不多的一些文物古蹟也被焚燒、拆毀,只有極少數僥倖保存下來。
古文化遺存  茜山文化遺址--- 位於石市鄉首山,面積約0.5平方公里。高錦江直徑距離約一公里余,1982年12月全區物普查時發現。在遺址發掘標本16件,石砝10件、網墜2件,礪石2件,石芹2件,石茅石球各l件,經考盲人員考證,茜山文化遺址屬商周文化遺址,對錦江流域商周文化的研究,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古墓葬  石市漢墓---石市漢墓墓址已發現的有3處.1982年全區文物普時,文博考古人員在石市鄉梨樹村任家發現標有“永和五年·銘文的漢磚,墓巳毀,墓磚被農民拾取用作砌棚屋牆。
1992年,在石市集鎮新城開發區,先後掘起三座漢墓,一墓已毀(位於新農貿市場台基下)。一墓已掩(位於石市營業所左側石砌護坎內)。另一墓較為完整(位於農貿市場交易場右側民宅後的土坎上),墓約長6米,高2米,寬1.5米。雙室復券式,前室和後室的比例約為4:2,中間用磚封隔,前室有耳洞和踏台:後室山有耳洞和踏台。已發掘出的兩件墓器分別為硬陶蟹青釉四系圓口罐和硬陶蟹青釉四樂長頸罐。3座漢墓的墓磚分別呈網錢、車輪和同心圓狀。石市漢墓為了解和研究錦江流域及整個贛西北漢唐文化規制,提供了有價值的實證。 《江西日報》、《宜春日報》為此均在頭版作了報導。
明雲南布政使鄔璉墓--- 位於石市竹源.墓前有石人、石馬、石虎、石羊各二,墓志銘長0.64米、寬0.52米.銘文為楷書石刻。該墓屬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7年6月7日墓被豐城縣河洲鄉農民盜掘。宜豐縣公安局和博物館。配合豐樓下文昌閣城縣公安局和博物館,在豐城縣河洲鄉徐家,曾家等村。追捕盜掘犯罪分於和文物走私分子,拘留審查2人,抄獲盜掘及非法收購的文物700多件,文物全部存豐城縣公安局。
明鄔承業墓---鄔承業,明旌賜巡撫都御吏,墓在石市鄉石涌村西向500米處(葬於明萬曆元年),墓前有石人2座,表柱2座,御碑l座。
馮文盛墓---馮文盛,明南京大理寺評正,貴州兵備道副使,明朝天啟年間歿。墓葬於石市鄉梨樹村任家西北500米處,墓前有石人、石馬、石虎、石羊各2.

樓下文昌閣

樓下文昌閣---位於石市鄉樓下村東面之錦江烏江潭畔。清嘉慶十九年(1814)建,系磚石結構的三層八畫樓閣式空心塔.塔高23米。底層每力,寬3.5米,牆厚L 25米,塔底座稿;70厘米,塊石砌成。塔剎為瓷質,門楣石額刻“文昌塔”三字。該塔屑縣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都堂陵觀瀑

都堂陵即明雲南布政使鄔璉墓,民間習稱鄔璉為鄔都堂。墓在竹源山中。墓前蒼松翠柏,亭亭如蓋。墓以東50米外有一小溪,瀑布飛練,灑煙如霧,下注深潭,潭水清澈,魚石俱現。

印鎮雙龍

在石市集鎮5公里處的七都村。有口印心塘。傳說鄔璉當年帶兵回家。探望雙目失眠的母親,恰見兩條巨龍在其家後山搖頭擺尾,一時山洪如涌。鄔璉見狀大驚,忙拿出大印。朝雙龍砸去,一時雙龍失蹤,化 ·作兩條蜿蜓山帶。大印為水淹沒,積水成塘,塘心驟然隆起一小丘,小丘瓣印,在小丘上長出一棵鐵樹。恢樹仍生長茂盛。

仙姑寨聽濤

仙姑寨位於石市集鎮3公里處。傳說古有一奇女,名素娟,欲與男人爭高下,立寨為王。恰逢八仙中的何仙姑路過,點化素娟而成仙。後人稱此寨為仙姑寨。如今群峰連綴。山色蒼翠。晴時山濤似箏,闡泣如訴,陰時松濤似雷,如怒如嘯。林海綠濤中,匿奇禽異獸,山色滴翠,隱寶庵靈廟,堪稱人間靜境。

轄村情況

潭下村 土橋村夏講村何家村竹源村 梨樹村 石崖灘村 凌江村十都村 車溪村 樓下村 庫里村浪源村黃花村石涌村楓橋村 七都村 仁和水庫
自然村情況:
潭下村轄小水、潭下、照溪、黃塘下、猴子形,下浣、況家渡7個自然村
土橋村轄木橋頭、墨塘下、桐樹山、荷田、土橋、羊角門前、水口、淡山、下屋、印塘10個自然村。
夏講村轄戴家、青山、上古、各前、破塘5個自然村。
石崖灘村轄下羅、白田、新屋、李家、寧家、羅家、劉家、江家、嚴家、石崖灘、田裡、上田、坎頭、葉家、外南山、內南山、小康新村17個自然村。
何家村轄葉家、燕堝、尾師塘、散溪、樟樹垴、米家塘、達車、上何、石門、易家、陂頭、石咀上、竹叢、何家、橋頭、郭家屋、榨下、上林、大山、下達車21個自然村。
梨樹村轄地斜、葛坪、淡里、上橫塘、獅里、中橫塘、下橫塘、任家、橋頭、漆家、黎家、蔡家、肖家、乾坪塅、陂角、游家、劉家田、新村、馮家19個自然村。
凌江村轄鄒家、上左、下左、車上、冷上、塘下、咀上、易家、錢家、金乾、凌江街11個自然村。
竹源村轄竹源、梅源、丁家屋、王家、下家、鄧家、垴頭、黃家、新田(原名清塘)9個自然村。
星溪村轄土庫、世家、下盧、中盧、塅屋、樹下、新城山、老城山、長沙、丁家、唐前、良下11個自然村。
車溪村轄店塘、 塅屋子、上鄒、下鄒、莊屋、彭家前、爐下、廟前、車上等9個自然村。
樓下村轄:樓下、松樹山、南車、陽家、下江家、上江家、上四房7個自然村。
庫里村轄耙宜咀、庫里、土嶺下、茅花4個自然村。
浪源村轄陂下、浪源、諶家、丁田、書院5個自然村。
黃花村轄楊家咀、茅屋、土地前、葉家、黃花5個自然村。
楓橋村轄東岸、西岸、羅家、高陂4個自然村。
石涌村轄石涌、上田心、下田心3個自然村。
七都村轄七都、戴家堂2個自然村。
仁和水庫管理所轄中爐、爐里、黃家3個自然村。
石市集鎮居委會轄石市集鎮、鄔家、茜坑、胡家4個自然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