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山孜遺址

石山孜遺址

石山孜遺址位於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濉溪縣城東南7.5公里的石山孜村北面(東經116"83.3',北緯33"6.5'),1984年文物普查時發現。,屬於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文化層厚約2米。1987年發掘出大量陶片、器足等遺存。1992年、1993年清理出灰坑、墓葬和房屋遺址;出土文物近500件。

該遺址文化層厚,面積大,時代早,內涵較為豐富,受中原和長江流域諸文化因素影響較小,有其自身顯著特點;或可代表淮北地區一種新的文化類型。文化性質將有待進一步發掘考證。

石山孜遺址作為皖北區域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的代表,對深入研究皖北區域早期文明的起源具有特別重要的價值。

1989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山孜遺址
  • 所在地區: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區
  • 時代:新石器時代
  • 級別批次: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批准文號:國發(2013)13號
  • 批准單位:國務院
  • 編號:7-0188-1-188
  • 氣候:溫帶季風氣候
簡介,發現過程,

簡介

遺址緊傍石山西北,地勢略高於四周,由於歷年黃河泛濫,表面覆蓋沙土層厚約1米。遺址南北長100米,東西寬160米。發現文化層和紅燒土,手制陶紡輪,大量錐形鼎足及陶片。其中鼎足最長者為11.8厘米,直徑4.3厘米。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曾進行重點調查。1987年會同淮北市、濉溪縣文物部門進行了首次試掘。開探方4個,揭露面積100平方米,除出土大量陶片、器足外,還出土了陶拍、陶餅、陶質器座、器底、器耳、器把、石斧、石折、石器坯料、角椎、角叉、蚌刀、骨質靴形器等。可辨別的陶器有缽、鼎、罐、盒、杯、盅等,其中有一完整炊器。陶質多為夾砂紅褐陶和泥質紅皮陶,少量黑陶及寬頻紋彩陶,陶器紋飾多為附加堆紋(用泥系盤貼法),其次為劃紋、戳紋、刺點紋、手掐紋、凹弦紋、指甲紋等。陶器最顯著特點為手制,器形不規整,器壁較厚、較粗糙,甚至當時製作時留下的手紋尚清晰可辨。

發現過程

石山孜遺址位於烈山區古饒鎮石山孜村,遺址南依石山,山上純石無土,峭峰怪石林立。石山周圍較為低洼,大雨過後,積水呈現護山河狀。據清光緒《鳳陽府志》記載:“宿州西北50餘里有石山,周圍上一里許,純石無土,介然獨峙,層層迭起,嵌空玲瓏,如雕如畫。”故老鄉傳此山為天庭中的神仙楊二郎擔山時掉下的扁擔楔子,又稱為“飛來峰”。
1984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時,石山孜遺址被文物部門發現。遺址處於石山的北側,中間有一條寬4米東西向的村路穿過,路北溝內切面處文化層暴露明顯,厚約1.5米,上距地表1米。五花土層呈不規則狀,內含大量的顆粒狀紅燒土和各種陶片。路南溝內有大量貝殼堆積層,間有少量陶片和手制紡輪,質地多為泥質紅陶,也有少數的蛋殼紅陶和黑陶,以及加貝砂灰陶。鼎足、足均為圓錐形,大小長短不一,質松火候低。陶片均無紋飾。
1987年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對該遺址進行複查,確定遺址東西長370米,南北寬350米,實際面積近12萬平方米。
1988年,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對石山孜遺址組織第一次考古發掘,勘察面積100平方米;
1992年、1993年又進行了兩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350平方米。三次考古發掘共清理灰坑395個,墓葬16座,房屋遺址15處,出土陶、石、骨、角器等文物近500件。
經過對出土文物的碳十四年代測定,石山孜遺址所處時代距今約7000年前。結合考古發掘各類出土文物遺存綜合判斷,石山孜遺址具有面積大、堆積厚、文化內涵豐富、出土器物特徵明顯的特點,時代明顯早於鄰近區域所發現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同中國早時期的新石器文化代表裴里崗文化遺址時代相近,但是文化內涵與裴里崗文化遺址又相互獨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