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光銀

石光銀

石光銀,男,漢族,1952年02月生,陝西定邊人,中共黨員。

陝西省定邊縣海子梁鄉四大壕村農民,18歲 入黨。過發展沙產業,把治沙與農民脫貧致富相結合,使農民在治沙中得到實利。200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2012年陝西省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選舉石光銀為十八大代表;陝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現任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委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光銀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陝西省定邊縣
  • 主要成就:200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
人物簡介,任免信息,治沙英雄,個人榮譽,治沙踐行,

人物簡介

石光銀是陝西省定邊縣海子梁鄉四大壕村農民,18歲 入黨。過發展沙產業,把治沙與農民脫貧致富相結合,使農民在治沙中得到實利。
200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頒發了金質獎章和證書。
2012年陝西省省第十二次黨代會選舉石光銀為十八大代表。
2018年1月當選為陝西省出席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8年1月任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委員。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31日,陝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任命:石光銀為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環境與資源保護工作委員會委員。

治沙英雄

他20歲擔任大隊長時,就帶領民眾致力於治理沙漠的偉大事業。1984年,他懷著鎖住黃沙、拔除窮根的責任感和堅定信心,辭去鄉農場場長職務,舉家搬進沙區,成為全國承包治沙第一人。37年來,石光銀同志承包荒沙、荒灘22.8萬畝,己治理19.5萬畝,植樹2000多萬株(叢),在毛烏素沙地的南緣,營造了近100公里長的綠色屏障,為阻擋黃沙南侵,改善當地生態環境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沙方法,經治理的沙地林草覆蓋率均達65%以上;他組織207戶農民,成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民治沙公司,探索出一條“公司十農戶”,綜合開發,多業並舉,以治理促開發,以開發保治理的產業化治沙新路;他關心鄉親,個人出資實行生態移民,把生活在生態極為惡劣地區的50戶特困農民遷移到自己承包的沙地上,為他們蓋房子、打水井、分口糧田,幫助他們走上致富之路;他組織80多名農民辦起“農民文化夜校”,帶動沙區農民學文化、學技術,他投資數萬元建起“黃沙國小”,讓沙區子弟就近上學讀書。石光銀同志的治沙模式和技術輻射了周邊鄉村,他無償為民眾提供樹苗50萬株,種子4000多公斤,打水井160多眼。踐行誓言
石光銀石光銀

個人榮譽

石光銀同志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2000年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榮譽稱號。他還被聯合國邀請出席防治荒漠化會議,介紹治沙經驗,並榮獲聯合國糧農組織頒發的“世界優秀林農獎”,為國家贏得了榮譽。為表彰石光銀的先進事跡,弘揚他的崇高精神和優秀品格,2002年全國綠化委員會、人事部、國家林業局授予石光銀同志全國治沙英雄榮譽稱號,頒發了金質獎章和證書。

治沙踐行

“治沙是我唯一的事業,只要一天不死,我就要栽一天樹,把治沙進行下去。”
這句誓言,“治沙英雄”石光銀已經踐行了40多年。從20歲開始,這位陝西省定邊縣海子梁鄉四大壕村的普通農民,便懷著為沙區人民鎖住黃沙、拔掉窮根的強烈責任感和堅定信念,帶領民眾投身於治沙事業中。
石光銀從小在沙窩裡長大,飽受風沙危害。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就開始嘗試造林治沙。1984年初,國家鼓勵個人承包治沙的政策出台後,石光銀敢為人先,毫不猶豫地帶領妻兒,把家搬到沙區,和鄉政府簽訂了承包治沙3000畝的契約,成為全國農民承包治沙的第一人。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治理荒沙、鹼灘22.8萬畝,累計植樹4000多萬株(叢),在毛烏素沙漠的南緣,營造了百餘里長、幾十里寬的綠色生態屏障。
在實踐中,石光銀創辦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治沙公司,創造出“公司+農戶+基地”的治沙模式,聯合了5鄉8村302戶的農民。通過大辦沙產業,實行農林牧、種植養殖並舉的辦法,把治沙與農民脫貧致富相結合,使農戶在治沙中得到實利。如今,石光銀的治沙公司資產總值已達1億多元,年純收入達100萬元,成為一個集造林治沙、種植養殖、旅遊觀光、科技示範、農工牧一體的大型綠色莊園。
石光銀在沙海里摸爬滾打40年,為我國治沙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先後11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獲得各種榮譽稱號和先進模範工作者獎狀、獎牌上百件。(那春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