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佛洞村

石佛洞村

石佛洞村是一個典型的佤族村,位於雲南省耿馬縣東南部,四排山鄉西南部,距縣城25公里、鄉政府所在地35公里,西與四排山鄉芒關村梁子寨村接壤,北與該鄉芒翁村相連,南與滄源縣勐省鎮隔河相望。全村國土面積32.11平方公里,境內有三分之一土地屬喀斯特地貌,地勢北高南低,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型,具有雨量豐、氣溫高、日照長、濕度大的特點;下轄6個自然村(永入厙、永目別、永芒弄、永貢雷、永紹、永翁)。石佛洞村被臨滄市委、市政府授予“三村”建設先進集體,永紹自然村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文明村”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石佛洞村
  • 所屬地區雲南省耿馬縣
  • 面積:32.11平方公里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型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風俗民情,發展思路,地圖信息,

自然資源

截至2009年底,全村有耕地總面積8,004.00畝(其中:田970.00畝,地7,034.00畝),人均耕地3.94畝,主要種植甘蔗等作物;擁有林地21,899.00畝,其中經濟林果5,973.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84畝,主要種植甘蔗等經濟林果,種植甘蔗面積為5936畝;水面面積240.00畝,其中養殖面積30.00畝;草地748.00畝;荒山荒地37,151.00畝,其他面積12,643.0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該村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485戶通自來水,有15戶飲用井水,有372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76.7%)。有485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60戶(占農戶總數100%、74.2%);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192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77戶(分別占總數的39.6%和36.5%)。
石佛洞村的居民房石佛洞村的居民房
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柏油、水泥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7.0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27.00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16輛,拖拉機31輛,機車203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6,300.00畝,有效灌溉率為76.14%,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6,300.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3.00畝。
到2009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46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0戶。全村有6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有6個自然村已通路;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6個自然村已通電話。該村農戶住房以磚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36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還有18戶居住於其他結構的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36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624萬元,占總收入的66.7%;畜牧業收入53萬元,占總收入的5.66%(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92頭,肉牛22頭);漁業收入0.4萬元,占總收入的0.04%;林業收入14萬元,占總收入的1.5%;第二、三產業收入27萬元,占總收入的2.9%;工資性收入49.6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836元,農民收入以甘蔗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9.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87人(占勞動力的4.2%),在省內務工10人,到省外務工77人。
石佛洞村的茶園石佛洞村的茶園

人口衛生

截至2009年底,該村有農戶485戶,共有鄉村人口2073人,其中男性1180人,女性893人。其中農業人口2073人,勞動力1383人。該村以佤族為主,其中佤族2060人。
到2009年底,全村沒有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的人;參加農村合作醫療1963人,參合率94.6%;享受低保627人;五保戶19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村衛生所面積為16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3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65公里。該村建有公廁12個,沒有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及村內的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也沒有人畜混居的農戶。

文化教育

截至2009年底,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600.00平方米,擁有教師19人,在校學生288人,距離四排山鄉中65.00公里。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98人,其中小學生288人,中學生11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47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168.00畝。沒有建立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年末集體無收入,有固定資產324.89萬元,年末集體無收益,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財務公開、政務公開。

基層組織

截至2009年底,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5個黨小組,共有黨員66人,少數民族黨員66人,其中男黨員58人、女黨員8人。
村委會由支書、副支書、主任、副主任、文書組成,下設永芒弄、永貢雷、永儒厙等6個村民小組。村內有6個婦女組織,6個治安聯防隊。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45人。

風俗民情

石佛洞村的佤族人民能歌善舞、有著該民族的熱情和豪情奔放,又有傣家姑娘般的柔情。每逢佳節,村民們都準備著特有美食:香甜可口的阿佤水酒和雞肉爛飯喜迎遠方的親友共享佳節。他們勤勞、淳樸,能織出一幅幅做工精細,圖文生動的錦包、衣物等傳統佤族民族服飾。
該村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古人類遺址——石佛洞遺址,該遺址是中華民族先民在瀾滄江流域創造了發達的史前文明的直接證據,是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

發展思路

石佛洞村把推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和最佳化農業區域布局結合起來,最佳化農產品品種,發揮區位優勢,推動蔬菜和糧食作物種植,提高了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一)立足村情定思路,結合實際抓產業。石佛洞村地處特殊的石佛洞新石器文化遺址、南碧河和勐省河的交界處,旅遊資源豐富,土壤適合種植甘蔗、蔬菜和水果,村兩委據此提出“強化三大產業,打造一個亮點”的發展思路,即:強化石佛洞神秘旅遊業;強化甘蔗、蔬菜、水果種植業;強化飼養黃牛、香豬養殖業,打造以“農家樂”形式為主,以“石佛洞新石器文化”為襯托的石佛洞神秘旅遊亮點。投入資金60萬元對石佛洞洞口和道路進行了修復,經過市、縣和鄉的大力支持,2004年底該項目已基本完成,為旅遊業的發展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帶動了旅遊業的發展;在積極組織民眾投工投勞的基礎上,爭取各級資金470萬元,對全村進村入戶路面實施了硬化,總長達11.8公里,修建、修繕溝道2公里,極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二)調整結構顯特色,促進農民大增收。石佛洞村“兩委”班子結合冬早蔬菜建設項目的實施,圍繞“早”、“好”二字做文章,發展特色種植,逐年加大了以菜為主、以水果等作物種植為輔的農業結構調整力度,建起了大棚,規模種植蔬菜,實行市場+基地+農戶模式,形成產、供、銷一條龍服務網路,加快了農業產業化進程和農民增收致富步伐;圍繞“多”字抓調整,發展特色養殖。緊緊抓住全縣畜牧業強勁發展勢頭,在牛、豬養殖上下功夫,發展適度規模養殖,利用廢菜葉養殖生豬1460多頭,利用廢蔗葉養殖黃牛630頭,提出了兩年內全村畜牧業產值翻一番的目標,畜牧業的發展實現了穩中有升,循環經濟初見成效。特別是投資10億元的9.5萬噸蔗渣漿紙項目落戶該村,已經動工,將對引導阿佤人民發展種、養殖業,提供配套服務,學技術、長見識、開眼界具有重大的帶動作用。
(三)強化示範抓典型,引導農民快致富。一是發揮典型,示範帶動,形成“一個典型示範一組、帶動一村、致富一片”的良好帶動效應。截至2006年,全村共培養致富帶頭人12人,示範帶頭戶40戶。永入厙自然村村民羅進騰和尹海生兩家各養殖黃牛、山羊60和100多頭,收入5萬多元,成為全村的養殖大戶,起到了示範帶動作用。二是利用基地,輻射帶動。全村養豬示範點6個,蔬菜種植示範點6個,使示範基地成為了提高全村農民自身素質、拓寬視野的好去處。三是加強培訓,教育帶動。鄉上幹部到村到組召開村民大會,傳達中央1號檔案和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宣傳黨的惠農政策,消除農民的疑慮,改變農民傳統的小農意識。村上邀請縣、鄉畜牧、農業技術人員進行家畜家禽養殖技術、農作物栽培技術等培訓,現場發放種養殖資料,使農民在技術上吃上了定心丸,在種養觀念上得到更新,拓寬致富渠道,加快了增收的步伐。

地圖信息

地址:雲南省臨滄市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小滄線北)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