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上曾坊橋幫燈

石上曾坊橋幫燈

石上曾坊橋幫燈,它既是寧都縣曾坊村的一項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更是一項民間藝術項目,已有200多年歷史。橋幫燈從製作到表演,在原有的基礎上,都達到了更加精湛的程度。近10年來,在每年正月十四、十五這兩天橋幫燈活動的日子裡,許多國內和港澳的電視、報刊記者,別妻離子,不遠千里,來到這個山村,記錄下這場別具特色的民俗文藝活動。橋幫燈在外界的影響是較大的,寧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已將橋幫燈列入了保護的項目之列。2008年6月成功入選江西省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上曾坊橋幫燈
  • 所屬地區:: 江西 · 贛州 · 寧都縣
  • 遺產編號::Ⅹ-9
  • 遺產類別::民俗
基本信息,歷史淵源,民俗內容,歷史記載,製作過程,製作特點,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石上曾坊橋幫燈
石上曾坊橋幫燈石上曾坊橋幫燈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寧都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遺產級別: 省

歷史淵源

清乾隆年間,村中一位曾氏太公到浙江、蘇州一帶做生意,看見蘇州人元宵節在玩“橋幫燈”,感覺特別好看。於是就把這種燈的製作方法詳細記錄帶回本村,並用於漢帝廟的祀奉活動。這種燈一開始一塊橋幫上只有四盞燈,到後來發展到一塊橋幫上10盞燈,製作工藝也很精細。橋幫燈成了村中曾氏人每年祀奉漢帝廟活動的一個主要內容。

民俗內容

作為一項古老的傳統民俗,漢帝廟祭祀和橋幫燈游燈活動是一體的,於每年正月初一起進行籌備,安排各項事儀。正月十一日至十三日,生孩子的人家定時大擺酒宴,首先迎接首事和樂隊,同時接受親朋好友的道賀。親朋好友以鞭爆道賀,越至親的人,鞭爆越大。
橋幫燈橋幫燈
正月十二日下午開始到正月十五日下午四是止鬧花燈。花燈是首事中的採買人員到街上買的,專為這場活動做的一種燈。鬧花燈,主要是由兩個孩子,每人挑兩個花燈(兩擔共四個花燈),另兩個孩子敲鑼,走全村各戶門口過,每到一戶人家時,都會放鞭爆迎接。
正月十四日下午四時起試燈,添丁戶備好三牲(豬肉、雞、魚)、香、紙、燭、米果、水酒去廟中祭祀,祭拜完,回家時要從漢帝廟放鞭爆敲鑼打鼓一直到家裡,中間不可停頓。此時村中還接連點放震天撼地的神銃。每法此時,全村鼓樂喧天,鞭爆、神銃齊鳴,硝煙瀰漫大地,爆竹紙屑飛揚在空中。全村上下沉浸在莊嚴肅穆之中。
正月十五日下午六時起,村中第一次響一聲神銃時,出橋幫燈的人家,將燈框內的蠟燭點著。六時半,第二次響兩聲銃時,添丁戶將橋幫打到族祠中集合。
當全村的燈到齊後,由專門首事為游燈隊伍排好順序,晚上七時,連響三聲神銃時,游燈便開始。一幫幫亮堂吉慶的橋幫燈找扛紙糊燈框,貼紅燈花的添丁燈。每幫燈都由添丁戶家中選出的最強壯最優秀的兩個後生扛著,這樣以示自己家中強盛、人丁興旺。

歷史記載

石上曾坊橋幫燈,保留在寧都縣石上鎮池布村的曾坊村小組。石上曾坊橋幫燈,成了村中曾氏人每年祀奉漢帝廟活動的主要內容。據曾氏家譜記載,曾村曾氏來自東的客家。相傳曾氏第十三世孫曾據在漢朝為官。公元9年王莽廢西漢帝自稱帝改朝,曾據忠於漢朝,舉族離京南渡長江,落腳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後經湖南、廣東、福建等地,明末清初,曾顒公來曾坊開基,不忘祖訓忠於漢朝,在村東頭建起了漢帝廟,塑漢帝神像——菩薩供祀。

製作過程

製作橋幫燈是整個活動的重要環節,是這項民俗活動最具藝術創造力的一環。製作橋幫燈的具體過程有做橋幫、削天心鑽、搓稻草繩、綑紮燈框、糊燈框、燈花剪紙、安插蠟燭、貼燈花等步驟。特別在燈花剪紙中,全村男女老少都要從事這項藝術創作。剪紙燈花多是吉慶的文字,或蘊含吉祥含意的圖案(多是古代傳下來的),或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多是即興創作的生活畫面)。
漢帝廟祭祀和橋幫燈游燈活動是融為一體的,從每年正月初一起開始籌備和安排活動的各項事宜。經正月初一聚會商議、正月初七送棗賀喜、正月十一日至十三日迎接道賀、正月十二日到十四日大鬧花燈、正月十四日添丁戶試燈等程式儀式後,在正月十五日開始游燈,凡是本族(本村)的田園、山崗、古蹟(如漢帝廟等)等都要游到。最後進行追燈表演。

製作特點

在橋幫燈製作中,其精細的工藝中蘊涵著藝術美。特別是剪紙燈花藝術的製作上表現猶為突出。傳統剪紙作品蘊涵吉祥意味的圖案和線條。如觀音坐蓮、猴子抱西瓜、矮子爬高樓和12生肖中的各種圖章,其線條粗獷,帶給人們妙趣橫生的藝術想像,遠遠超過其作品的本身,顯示出其深厚的藝術淵源。當代曾坊人在剪制燈花時,把他們的生活情趣,身邊的事物融入剪紙創作中,作品構圖精緻,生動細膩,有的創造出了很高的審美意境;在橋幫燈游燈、表演的過程中,其變化多姿的燈的華彩,其龐大的陣容和追逐、爭奪的氣勢,體現出粗獷雄渾的力量之美與象徵團結圓滿的和諧之美,寄託著勞動人民對美滿生活的嚮往和樸素的審美情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