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鰩

短鰩

短鰩,Breviraja tobitukai (Hiyama,1940),鰩科短鰩屬的一種魚類。體盤亞圓形,前緣波曲,後緣廣圓,外角和里角圓形。吻軟而可屈,中長,向前突出,端部鈍尖,吻軟骨基部無關節,頭長為吻長2.0~2.2倍。尾甚長,大於體盤寬,皮褶較薄,向後漸寬,幾達昆端。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短鰩
  • 拉丁學名:Breviraja tobitukai (Hiyama,1940)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軟骨魚綱
  • 亞綱:板鰓亞綱
  • :鰩目
  • 亞目:鰩亞目
  • :鰩科
  • :短鰩屬
  • :短鰩
  • 分布區域:日本東南沿海、土耳其、我國東海和南海 
形態特徵,習性,

形態特徵

體盤亞圓形,稍近斜方形,前緣波曲,後緣廣圓,外角和里角圓形。吻中長,尖突,前端鈍尖。吻軟骨後端分離部長約等於前端癒合部。尾部細長,長於頭和軀幹長,大於體盤寬,側褶較薄,向後漸寬,幾達尾端。體盤寬為體盤長的1.2-1.4倍,體盤長為吻長的3.3-4.0倍。吻長為眼徑的2.2-2.5倍,為眼間隔的3.1-3.6倍,眼間隔稍小於眼徑;口前吻長為眼徑的2.8-3.3倍,約為口寬的1.8-2.0倍。噴水孔寬約為眼徑的2/3-1/2。前鼻瓣寬大,伸達口隅,後鼻瓣前部半環形突出,形成一入水孔。口中大,淺弧形,上頜中部凹入,口前吻長為口寬的1.4-1.7倍。齒細小而多,鋪石狀排列,上下頜各具齒約38-40行。噴水孔亞橢圓形,緊位於眼後,前部延伸至眼後半部下方,前緣里側具一皮膜,能開閉。鰓孔5個,前4個稍大,間隔約相等;第五鰓孔較小,間距為第三鰓孔寬的5.5倍。
體盤背面,背鰭、腹鰭、尾鰭及尾部腹面皆密布絨毛狀細刺。尾部背面結刺較粗大,列成若干縱行,中央一列最粗大,所有刺端均指向後方。胸鰭僅邊緣光滑不具刺,內緣具一列弧形排列的黏液孔,約18-22個。口角下方有一群半月形排列的黏液孔。
胸鰭前延,伸達吻側中部之前,距吻端有一短的距離,里角和外角圓形。腹鰭前外緣分裂很深,前瓣細長平扁,幾呈扁指狀,末端尖突;鰭腳扁狹而細長,後端稍膨大鈍尖。背鰭2個,形狀幾相同,第一背鰭等於或稍小於第二背鰭,前緣與里緣微突,后角尖,背鰭間隔短,約等於第二背鰭基底長的1/3;第二背鰭與尾鰭幾相接或有一小段距離。尾鰭小,上葉比下葉發達,下葉退化不明顯。
背面深灰色,略帶暗紫色,吻端色稍淺。背鰭、胸鰭邊緣,腹鰭後緣及尾鰭皆灰黑色。腹面體盤內側及尾部色稍淺;前鼻瓣末端、口周圍、口腔及泄殖孔四周均淡白色。

習性

生活習性 :底棲小型鰩類,棲息水深300-400m處。
繁殖習性 :卵生,卵殼長38mm,寬22mm,卵殼透明淺黃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