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尾吸蜜鸚鵡

短尾吸蜜鸚鵡

短尾吸蜜鸚鵡,屬於吸蜜鸚鵡亞科,是多種鸚鵡(parrot)的統稱。主要特徵是尾羽呈短尾狀。和長尾吸蜜鸚鵡(長尖尾)組成了鸚鵡科吸蜜鸚鵡亞科(Loriinae)。其特徵是尾羽呈短尾狀。共有12屬53種,見於澳大利亞、紐幾內亞和太平洋的某些島嶼。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短尾吸蜜鸚鵡
  • :動物界
  • 亞科:吸蜜鸚鵡亞科
  • 分布區域:澳大利亞、紐幾內亞和太平洋的某些島嶼
概述,基本內容,飼養,生活環境,馴養難度,繁殖,保護等級,

概述

短尾吸蜜鸚鵡分布於南太平洋的斐濟諸島上。有遷徙的習性,經常會飛行往返各小島間,喜歡群居,通常3至6隻或一小群約12隻左右聚集活動,,但繁殖期時多成對在一起,動作迅速敏捷且活躍,聲音尖銳。
短尾吸蜜鸚鵡短尾吸蜜鸚鵡

基本內容

lory
吸蜜鸚鵡亞科(Loriinae)多種鸚鵡(parrot)的統稱。主要特徵是尾羽呈短尾狀。和長尾吸蜜鸚鵡(長尖尾)組成了鸚鵡科吸蜜鸚鵡亞科(Loriinae)。共有12屬53種,見於澳大利亞、紐幾內亞和太平洋的某些島嶼。喙均細長、邊緣呈波浪狀,舌尖為刷狀,便於吸花蜜和果汁。

飼養

主要以花蜜、花粉與像芒果這種軟性水果為食。
體長約19厘米。

生活環境

主要棲息在林地、棕櫚椰林、海岸區、山區、農耕區等有花樹的地區。

馴養難度

吸蜜鸚鵡對於環境衛生要求高,所以比較難馴養。

繁殖

約於每年的6-8月開始繁殖期,主要以中空的腐朽枝幹以及棕櫚樹洞為巢,一次約產1-2顆卵。在人工繁殖方面的資料相當有限,可以群養繁殖,但成對繁殖的效果較好,繁殖期間可補充一些動物性蛋白質,繁殖期間的過度人為干擾可能會導致幼鳥遭親鳥殺死情形,不要時常開翻巢箱,欲繁殖成功最好能必免所有非必要的打擾,人工繁殖,一次約產2顆蛋,約於23天左右時孵化,幼鳥羽毛長成約7-8周。

保護等級

本物種未列入瀕危名單,即便吸蜜鸚鵡在原生地算是普遍的鳥類,但可能因為鼠類的掠食而數量下滑,所以應當適當保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