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母(中藥)

知母(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知母,中藥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狀莖,葉由基部叢生細長披針形,花莖自葉叢中長出,圓柱形直立,總狀花絮,成簇,生在頂部成穗狀;花粉紅色,淡紫色至白色;果實長橢圓形,內有多數黑色種子,花果期6-9月。中國各地都有栽培,抗旱抗寒能力強,乾旱少雨的荒山、荒漠、荒地中都能生長,是綠化山區和荒原的首選品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知母
  • 別稱:蚳母,連母,野蓼,地參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單子植物綱
  • :百合目
  • :百合科
  • :知母屬
  • :知母種
  • 分布區域:河北
  • 採收時間:春秋二季
  • 用量:6-12g
  • 毒性:無毒
入藥部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用法用量,禁忌,炮製方法,生理特性,產地,相關論述,

入藥部位

該品為單子葉植物百合科知母的乾燥根莖。

性味

苦,寒。

歸經

歸肺、胃、腎經。

功效

清熱瀉火,滋陰潤燥。

主治

熱病煩渴,肺熱燥咳,骨蒸潮熱,內熱消渴,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

煎服,6-12g。

禁忌

本品性寒質潤,有滑腸作用,故脾胃虛寒、大便溏泄者忌服。

炮製方法

除去須及泥沙或外皮,曬乾。切片入藥,生用,或鹽水炙用。置通風乾燥處,防潮,以備切片入藥,生用或鹽水炙用。

生理特性

適應性很強,野生於向陽山坡地邊。草原和雜草叢中。土壤多為黃土及腐殖質壤上。性耐寒,北方可在田間越冬,喜溫暖,耐乾旱,陳幼苗期須適當澆水外,生長期間不宜過多澆水,特別在高溫期間,如土壤水分過多,生長不良,且根狀莖容易腐爛。土壤以疏鬆的腐殖質壤上為宜,低洼積水和過勁的土壤均不宜栽種。

產地

知母中國各地都有栽培,最主要產區在河北。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消渴熱中,除邪氣肢體浮腫,下水,補不足,益氣。”
2、《名醫別錄》:“療傷寒久瘧煩熱,脅下邪氣,膈中惡及風汗內疸。”
3、《醫學啟源》:“知母,《主治秘要》雲作利小便之佐使,腎中本藥。上頭、引經皆酒炒。颳去毛,裏白者佳。”
4、《本草綱目》:“腎苦燥,宜食辛以潤之;肺苦逆,宜食苦以瀉之。知母之辛苦寒涼,下則潤腎燥而滋陰,上則清肺金瀉火,乃二經氣分藥也;黃柏則是腎經血分藥,故二藥必相須而行,昔人譬之蝦與水母,必相依附。”
5、《本經逢原》:“知母,《本經》言除邪氣肢體浮腫,是指濕熱水氣而言。故下文雲下水,補不足,益氣,乃濕熱相火有餘,爍灼精氣之候,故用此清熱養陰,邪熱去則正氣復矣。”
6、《本草正義》:“知母寒潤,止治實火,瀉肺以泄壅熱,肺癰燥咳宜之,而虛熱咳嗽大忌。清胃以救津液,消中癉熱宜之,而脾氣不旺亦忌。通膀胱水道,療淋濁初起之結熱,伐相火之邪,主強陽不痿之標劑。熱病之在陽明,煩渴大汗,脈洪里熱,佐石膏以掃炎症;瘧證之在太陰,濕濁熏蒸,汗多熱甚,佐草果以泄脾熱。統詳主治,不外實熱有餘四字之範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