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南關

睦南關

睦南關,友誼關的舊稱。在中越邊境中國廣西境內。友誼關,位於廣西省憑祥市西南邊境兩山對峙險坳處,扼中越交通之咽喉。距市區18公里,距越南涼山16公里,是中國九大名關之一,與平而關,水口關合稱“桂邊三關”。聞名中外的鎮南關大捷和孫中山領導的鎮南關起義就在這裡打響,歷代為軍事要地,均設重兵把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睦南關
  • 含義:友誼關的舊稱
  • 地點:中越邊境中國廣西境內
  • 地位:中國九大名關之一
歷史沿革,今日睦南關,

歷史沿革

友誼關有著悠久的歷史。據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6月,廣西通志館油印的蒙起鵬編纂的《廣西通志稿》記載,漢朝時,鬱林郡轄之雍雞縣(今憑祥市和龍州縣城及上金一帶)設有雍雞關。後經滄桑演變,關名不斷更改,先後改名雞陵關、界首關、大南關(簡稱南關),到了明朝,據(明史紀事本未)二十二載:“成祖永樂”......五年......五月(公元1407年)改雞陵關為鎮夷關。”明嘉十八年(1539年)記:“安南國頭目莫方瀛遺使臣阮文泰等奉命詣鎮南關請降。”可見明宣宗宣德三年至嘉靖十八年間(1428年——1539年)又由鎮夷關改為鎮南關。鎮南關一直延用到新中國成立後。
1953年10月更名睦南關。1965年1月,國務院批准睦南關改名為友誼關,3月球日,在關口舉行睦南關改名儀式。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副主席鐘楓主持了友誼關命名儀式。
據史料記載,明朝時,關上設有昭德台,關後建有關帝廟,關兩旁築城牆分聯兩山之麓。到了清朝,建關樓一層,兩重門,貫以通道,外門額書“南疆重鎮”,內門額書“鎮南關”。中法戰爭期間,關樓曾經被毀。蘇元春督邊時,又重建二層關樓,關後曾建昭忠祠。1896年,南關對訊建立,則拆去關帝廟和昭忠祠,改建一座法式樓房用以辦公,人們慣稱“法國樓”。抗日戰爭時期日軍入侵,關樓再次被毀,僅剩底層拱門。1957年基本按原貌重建。整座關樓由底座和迴廊式樓閣兩部分組成,通高22米。底座建築面積為365.7平方米,長23米,底寬15.9米,平 均高度為10米。公路從隧道形單拱城門通過,拱門上方用漢白玉雕刻的“友誼關”三個剛勁有力的大字,是時任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的陳毅元帥題寫的關名。

今日睦南關

解放後,曾在城門上建一層樓閣,琉璃瓦頂,木柱檐廊,廂房四周開有欞窗。1957年廣西省政府撥款重修後,就是今天我們所看到的友誼關。關樓四層,高22米,占地面積180平方米,底層全部用長方形料石砌就,城門為圓拱頂,高10米,前窄後寬,底面前寬7.25米,後寬8米,長22米為通道。關樓除了以它厚實的城牆以及城牆上稜角分明的齒形牆堞,透出雄渾無比的陽剛之美外,整個樓體極富民族特色。石欄桿雕刻精細,圓拱形門窗構圖精美,鑲嵌彩色玻璃,玲瓏典雅,門框門板雕花刻意,古香古色。二樓為展覽廳,陳列自中法戰爭鎮南關大捷以來發生的重大事件的圖片及文物。三樓為中越外事會晤室。四樓正面上方塑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樓頂高高的旗桿上五星紅旗迎風招展。城門上鑲嵌著用漢白玉雕刻的扁額“友誼關”為陳毅先生筆跡。字型渾厚,蒼勁有力。關樓兩旁,城牆百餘丈,直伸山麓,氣勢磅礴。
關後的“法國樓”雖已歷經百餘年,但其淡黃色的牆,淡紅色的機制瓦及法國式建築風格依然如故,成為人們研究歷史及建築學的又一景觀。
關樓前廣場寬闊,兩旁木棉挺拔,松柏常青,左側有棵千年古榕,傘形樹冠,綠葉婆娑,仿佛對遊人訴說友誼關那古老而悠久的歷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