睚眥

詞語:睚眥,亦作“ 睚眥 ”。

釋義

(1) [angry stare]∶發怒時瞪眼睛

然於世道中未免迂闊怪詭,百口嘲謗,萬目睚眥。——《紅樓夢》

(2) [small grievance]∶借指極小的仇恨

凡平日一餐之德,睚眥之怨,無不報復。——《三國演義》

基本介紹

相關文獻
睚眥,龍生九子之一,龍身豺首,性格剛烈,好勇擅斗,嗜殺好鬥,總是嘴銜寶劍,怒目而視,刻鏤於刀環、劍柄吞口,以增加自身的強大威力。俗語說: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睚眥便成了克煞一切邪惡的化身。
《戰國策·韓策二》:“夫賢者以感忿睚眥之意,而親信窮僻之人,而政獨安可嘿然而止乎?”
《漢書·孫寶傳》:“我與 穉季 幸同土壤,素無睚眥。”
清 魏源 《聖武記》卷七:“毋挾槍矛,尋睚眥以釀釁。”
周而復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十:“他受不了百口嘲謗,也忍不下萬目睚眥。”
《史記·范雎傳》:“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也作“壓眥”。
《升庵外集》:“龍生九子不成龍,七曰睚眥,樣子像長了龍角的豺狼,怒目而視,雙角向後緊貼背部。龍生九子老二,嗜殺喜斗,刻鏤於刀環、劍柄等兵器或儀仗上起威懾之用。參見“龍生九子”。
①怒目面視。借指小怨小忿。《史記·范睢傳》:“一飯之德必償,睢眥之怨必報。”也作“睚眥”、“壓眥”。
②《升庵外集》:“龍生九子不成龍,七曰睚眥,性好殺,故立於刀環。”參見“龍生九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