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斑叩甲

眼斑叩甲

北美洲的眼斑叩甲長達4.5厘米,在頭後面地區的前胸有兩個中黑外白的大眼斑。如果將其固定在平面,用手按住腹部,能用頭和前胸打擊木板,似叩頭;若是將其背朝木板用手按住,也能用胸和頭向前一躍而起,故名。叩頭是其為躲避危險和越過障礙的本能。後胸腹板無橫溝,前胸能活動,腹板突刺狀,第1、2節腹板間縫明顯。體形狹長,中型,壯碩,體色多灰暗,體表多被細毛或鱗片狀毛,組成不同的花斑或條紋,幼蟲稱金針蟲、鐵線蟲,土中生活,取食植物根部,數年完成一代,是重要的地下害蟲,為害多種農作物、林木、果樹、牧草和中藥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眼斑叩甲
  • 拉丁學名:Alaus oculatus
  • 別稱:眼斑叩頭蟲
  • 二名法:Alaus oculatus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
  • 亞門:六足亞門(Hexapoda)
  • :昆蟲綱(Insecta)
  • 亞綱:有翅亞綱(Pterygota)
  • :鞘翅目(Coleoptera)
  • 亞目:多食亞目(Polyphaga)
  • :叩甲科(Elateridae)
  • 亞科:槽縫叩甲亞(Agrypninae)
  • :Alaus
  • :眼斑叩甲
  • 分布區域:北美洲
基本信息,分布範圍,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眼斑叩甲
【中文別名】眼斑叩頭蟲
【拉丁學名】Alaus oculatus
【命名者及時間】Linnaeus, 1756
【英文名稱】eyed click beetle;eastern eyed click beetle; eyed elater;red oak borer

分布範圍

分布於北美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