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之光:費希特與海德格爾論SEIN

真理之光:費希特與海德格爾論SEIN

基本介紹

  • 書名:真理之光:費希特與海德格爾論SEIN
  • 出版社:鳳凰出版傳媒集團,江蘇人民出版社
  • 頁數:243頁
  • 開本:32
  • 定價:26.00
  • 作者:李文堂
  • 出版日期:2008年6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4049230
  • 品牌:江蘇人民出版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真理之光:費希特與海德格爾論SEIN》並未停留於字面的翻譯,而是通過討論,尋求一種表達。說哲學的純粹性,乃是針對一種現狀,即現在有些號稱“哲學”的書或論文,已經脫離了“哲學”這門學科的基本問題和基本要求,沒有了“哲學味”,但美其名曰“生活哲學”或者甚至“活的哲學”,而對於那些真正探討哲學問題的作品,反倒覺得“艱深難懂”,甚至斷為“脫離實際”。在這種氛圍下,提出“純粹哲學”,以針砭時弊。全書討論的是有關sein的問題,共分7章以及導論和附錄,具體內容包括導論中的有之問、正文中的我在問題、我在的先驗論、我在的本體論、否定之有、絕對之有、本真之有、有之真理等問題以及附錄中對柏拉圖《國家篇》中善之理念的歸納。

圖書目錄

導論有之問
第一章 我在問題
第一節 知識學是什麼?
一、知識學的概念
二、從亞里士多德到笛卡爾
三、康德的批判哲學
四、賴茵霍爾德的基本哲學
五、知識學的本質
第二節 本體論問題
一、形上學
二、先天綜合判斷
三、我在

第二章 我在的先驗論
第一節 先驗哲學
第二節 我在的先驗還原
一、先驗還原的動機
二、反思與抽除
三、本原行動

第三章 我在的本體論
第一節 有之設定
第二節 我在的自我學

第四章 否定之有
第一節 表達性問題
第二節 直觀與概念
一、智性直觀的引入
二、智性直觀的新發明
三、自我的概念構造
第三節 有之否定
一、否定的概念
二、有之讓渡
三、有之分裂

第五章 絕對之有
第一節 同一性問題
第二節 絕對之知
一、絕對之知的描述
二、有與自由的結合
三、智性直觀的再運用
第三節 本體論的轉向

第六章 本真之有
第一節 真理的表達
一、有真理
二、絕對的分裂圖式
三、理解不可理解的
第二節 自我意識的剝離
第三節 真理之光
一、純粹行動的esse(有)
二、在場(Dasein)現象學
第四節 在場與λσγοζ(道)
一、太初有道
二、道化肉身

第七章 有之真理
小引費希特與海德格爾
第一節 解讀轉向
一、返回步伐
二、轉向問題
第二節 邏各斯、無蔽與到場
一、λσγοζ、αληθεια、ουσια
二、本體論與真理論
三、生存與在場
四、在場與有
五、被拋在世
六、情感與領悟
七、生死、到時與空明
附錄柏拉圖《國家篇》中善之理念
小引
一、善的問題
1、善與教育
2、善與知識
二、善之理念與直觀
1、善與直觀
2、善之理念與直觀
三、善之理念與λσγοζ
1、善與λσγοζ
2、善之理念與λσγοζ
結束語善之理念的歷史命運
參考書目
後記

文摘

在《論知識學或所謂哲學的概念》中,費希特與賴茵霍爾德一樣接受了學院派的科學體系概念,將科學看成是一種嚴格的系統知識,它必須表達為一個完整的命題系統。作為命題系統,它就必須在一個唯一的原理(Grund-satz)中統一為一個整體,而這一原理是不經系統本身而確實的,其他命題都必須從這一確實的原理中推導出來。費希特認為,哲學上升為知識學,就應該是一門真正的科學,因而也應具備科學的表達形式。由於知識學是回答一切具體科學如何可能的問題,因而知識學本身也就獲得了科學的形式。但由於知識學是關於一般科學的科學,它給一般科學所依賴而本身不能證明的一切確實的原理,提供最終的確實性證明,因此,這一意義上的知識學不同於具體科學而具有最高原理,它是絕對確實而不可證明的,知識學正是基於這一絕對自明的最高原理,在確立對一切科學都普遍有效的形式同時,也確立對自身有效的形式。在這裡,知識學的命題,其內容與形式是統一的,內容決定了形式,形式也決定了內容,因為知識學的原理是通過自身並且只有通過自身而確實的。
費希特在《全部知識學的基礎》中全面貫徹了這一知識學觀念,知識學體系通過內容與形式相統一的表達,將人類精神的自由行動方式提升到意識面前加以反思。這一概念反思體系,作為一個命題系統,其根本任務就是通過自我與非我之間正一反一合的最高綜合,完成康德改造形上學追尋一般科學最終基礎而提出的先天綜合判斷的演繹。這一演繹的核心在於追問構成一切綜合判斷的客觀有效性與統一性的本體論(Ontologie)基礎。費希特試圖通過智性直觀與本原行動對“我在”(Ichbin)的自明性進行前所未有的闡明,以此確立科學現象的本體論基礎。

後記

本書的主要內容,除新增寫的海德格爾部分外,原為兩篇論文,一篇是我12年前關於柏拉圖的碩士論文,另一篇就是討論費希特的博士論文,到現在也有6年了。當時都是“急就章”,想得很多,落筆很急。寫完後就不滿意,一直也沒興致拿出來發表。這次發表前本想好好修改,可是如今的我,已為雜事所困,難有心情和時間。再說多年不做第一哲學,許多重要的參考書也不在手頭,自然也難做到。所以,論文的內容只添了“在場(Dasein)現象學”的部分文字與“在場與(道)”一節,另外改動了幾個術語與若干章節的標題。不過,這幾個術語的改動,卻是關鍵性的,所以想多說幾句。
這幾個術語涉及到Sein-Seiendes-Ontologie的中譯。我討論柏拉圖的時候,當時的翻譯是“存在”、“存在者”和“存在論”。這個譯法當時是流行的,我也沒有考慮過貼切與否,因為腦子裡出現的還是外文符號,所以基本不影響理解。1994年7月,我剛從萊茵河畔回來,從關於直觀、詞與物的苦惱思考中走出來時,就著手以Sein與直觀為主題,討論費希特的知識學。這一計畫首先遇到的困難是,如何來翻譯Sein-seiendes-Ont01一ogie等這幾個西方形上學的核心概念。

序言

江蘇人民出版社自2002年出版這套“純粹哲學叢書”已有五年,共出書12本,如今歸入鳳凰出版傳媒集團“鳳凰文庫”繼續出版,趁改版機會,關於“純粹哲學”還有一些話要說。
“純粹哲學”的理念不只是從“純粹的人”、“高尚的人”、“擺脫私利”、“擺脫低級趣味”這些意思引申出來的,而是將這個意思與專業的哲學問題,特別是與德國古典哲學的問題結合起來思考,提出“純粹哲學”也是希望“哲學”“把握住”“自己”。
這個提法,也有人善意地提出質詢,謂世上並無“純粹”的東西,事物都是“複雜”的,“純粹哲學”總給人以“脫離實際”的感覺。這種感覺以我們這個年齡段或更年長些的人為甚。當我的學生剛提出來的時候,我也有所疑慮,消除這個疑慮的理路,已經在2002年的“序”中說了,過了這幾年,這個理路倒是還有一些推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