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州

真州

北宋 宋真宗在位時期,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朝廷聽聞建安軍的二亭山出現王氣,真宗下命在建安軍鑄造先祖金像運回京都,像成,因儀容逼真,真宗大喜,賜建安軍為儀真,並升建安軍為真州,轄揚子縣與六合縣,為宋代南北水路貿易中心,淮南東路的經濟中心。

北宋 淮南東路 真州府

南宋 淮南東路 真州府

蒙元 淮南東路 真州府

後為儀真縣縣治駐地

如今為縣級儀征市治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真州
  • 外文名稱:Zhenzhou
  • 別名:建安軍 儀真郡
  • 行政區類別:散州
  • 所屬地區:淮南東路
  • 下轄地區:揚子縣、六合縣
  • 政府駐地:揚子縣白沙鎮
  • 地理位置:江蘇省儀征市真州鎮
  • 方言:儀征話真州片
歷史,古鎮簡介,鄉鎮規劃,經濟發展,

歷史

漢代為沖積沙洲,名白沙洲。唐時名叫白沙鎮。五代吳順義四年改為迎鑒鎮。宋乾德二年(964年)“升迎鑒鎮為建安軍”,始“築城一千一百六十丈”。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升建安軍為真州。真州名始於此。在宋、元間,真州州治設此。明、清以來,一直是儀征縣治所在地。

古鎮簡介

真州是一座有著 2000 多年悠久歷史的古城,史有“儀真往來幾經秋,風物淮南第一洲”之美譽,宋時劉宰的一首《送邵監酒》讓真州有了“風物淮南第一州”的美譽。與很多揚州的古鎮一樣,真州之揚名,也離不開“水”。歷史上的真州,扼江、淮、河運道之要,是“轉運半天下”富庶之地。地處美麗富饒的長江三角洲頂端,東臨歷史文化名城揚州,西近六朝古都南京,寧啟鐵路、寧通高速、長江黃金水道、沿江高等級公路、西氣東輸管道、魯寧輸油管道“六路”過境,是儀征市城關鎮,被列為南京都市的核心層和寧揚城市帶中重要的衛星城市與節點城市,毗鄰儀征化學工業園、儀征汽車工業園、儀征經濟開發區和棗林灣生態園。轄 8 個行政村, 1 個街道辦事處, 16 個社區居委會,人口 13.95 萬,總面積 60.84 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 42.94 平方公里。域內建有亞洲最大的化纖原料生產基地—儀征化纖股份有限公司;建設、設計、安裝綜合性一級企業—核工業總公司華興建設公司;中國內河最大油港-交通部南京中轉油港(南京港股份有限公司)等部、省屬企業。獨特的區位、便捷的交通、配套的基礎設施和擁有大企業的優勢,有力促進了地方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全鎮已初步形成以化纖、無紡、機械、船舶、照明等產業,規模企業 45 家。
真州
真州地處水陸要衝,運河由此入江。隋唐起就是漕運、鹽運和貨運的中轉之地,因而逐漸成為江淮一帶的繁華富庶之地。據載,宋時,單是糧食,年運輸量占全國漕運總量的四分之三。就在劉宰的這首詩中,還有一句:“沙頭縹緲千家市,艫尾連翩萬斛舟”,交待的就是真州當時的“轉運半天下”的盛況。
真州城南原有大碼頭,是過去河西街、都會街和商會街的統稱。如今河道已經淤塞,碼頭已經不在,街道的名字卻還在。商會街、都會街,兩街相連。聽其名,應該不難想像其昔日繁華境況。
當時的真州,富裕到何種程度?《老殘遊記》一書中就曾經提到:“到了儀征大碼頭,可以隨便吃一些美酒佳肴,那裡住有數萬富戶……”大碼頭的繁榮可見一斑。
現如今,三條街形成了一個丁字形的街道,從商會街一路東行,整個算來也不過十來家小店面。
真州歷史悠久,據志記載,最早的人類文明史,可以追溯到四、五千年前。因為漕運的發達,唐宋時即為華夏著名的工商和園林城。域內,歷史上留下名目的文物古蹟遺存頗豐:天寧塔始建於唐代,距今1300多年;鼓樓建於明代,為全省僅存的3座鼓樓之一;慧日泉是宋代遺下的著名井泉,蘇東坡曾在此汲水寫經……
如今,真州鎮最著名的文物古蹟當屬天寧寺塔和鼓樓。
孫慶飛,原真州文化局文保科科長,很多真州的文物古蹟的考證,均出自孫老之手。孫老為記者講述了天寧寺三移其址的故事。
現在的天寧寺,位於儀征市區的東南,工農路與前進路十字路扣東北一側。據孫慶飛介紹,目前的天寧塔,是在明天寧寺塔基礎上修繕的,並非唐天寧塔。唐天寧塔的塔基還在,如今已經被埋在路面之下,位置就在前進路南。唐塔被毀後,宋代曾移址重修,宋塔後也損毀於戰火,早年考古也曾尋得塔基,不過也被埋於底下。按照孫慶飛的回憶,準確位置,應該在目前的天寧寺塔正東方向80米左右。天寧寺塔的興廢,可說是真州歷史的一個縮影。
唐盛,塔興。縣誌記載:“唐景三年(709),泗州僧建佛塔七級以鎮白沙,創永和庵於塔後。”按此記載,天寧寺塔始建至今已近1300年。
宋崇寧年間(1102-1107),永和庵復建,初名報恩光孝禪寺,政和年間改為天寧禪寺。塔以寺名,稱為天寧寺塔或天寧塔。從那時起,塔與寺,經歷了若干劫難。
宋南渡後,真州迭經戰火,寺塔俱焚。明洪武初年重建,據載,天寧寺塔塔身為正八面仿樓閣形建築,每層外部有木結構迴廊。塔體內部為四方形,有梯可達各層。
康熙二十三年(1684)又遭火焚。清同治年間,曾有鹽商出資40萬兩白銀,重修天寧寺、塔,但是由於布局上的原因,寺廟廚房的一場大火,殃及全寺。不過歷經兩次大火,塔的樓梯、迴廊、飛檐盡毀,但是塔身一直屹立至今。孫慶飛告訴記者,如今我們所見到的天寧寺磚木結構塔身,是典型的明初建築,同時又有唐宋建築遺風。2003年至2004年,重修此塔時,他們還在塔身的磚縫裡發現了明代的銅錢。
塔原高近70米,由於地面增高,塔座被埋沒,加之塔頂寶剎被燒毀,因此殘塔僅高47.2米,即便如此,
塔依然是江蘇省內最高的磚塔。
真州鼓樓為江蘇境內僅存的三座鼓樓之一。建於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距今已近520年。鼓樓的位置,處在宋乾德年間所建的建安軍城南門旁。“南宋嘉定九年(1216),因真州‘富民繁會,居城南者十倍城中’,於是開始擴城,陸續建造東西翼城。到明武初年,建築連線東西翼城的南城牆。經過170多年,建安軍城的擴建才完全定型,寧江門從此處於城區中心。”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的鼓樓,樓體建在有拱門通道的高台基之上,面闊三間,高兩層,為帶迴廊的重檐九脊歇山頂式木結構建築,屋面鋪筒瓦。底層有樓梯可上,登樓四顧,遠近景色盡收眼底。
據說,底層東壁上原存有碑記兩方,一方記錄了嘉靖甲申年(1524年)鼓樓被闢為關王祀祠的情況;一方記錄了嘉靖44年(1565年)倭寇侵犯我國東南沿海的史實。
鼓樓在1963、1970、1985、2000年經歷了四次大修,才建成現在的格局。鼓樓現位於真州鎮的繁華地帶,南部有儀征“小秦淮”儀城河流過,接儀揚河河道。現在河兩岸已建成河濱遊園。
狀元井就位於前文所提到的商會街的東首。如果不是被鐵柵欄圍著,加上樹著“儀征市文物保護單位”的牌子,老井絕對不會引起記者的注意。據孫慶飛考證,此井是北宋時歷史上,儀征第一個狀元吳敏家的井。狀元宅第,是無從可考了,不過細細端詳,我們還是可以從這口狀元井,來想像一下當年這位狀元的得意和風光。
狀元井井欄為青石質,平面為正八角形。據介紹,井壁原有八組高浮雕畫面,後被人鏟砸去近四個組。現存只有四組半,均是圍繞“狀元”的題材。第一組為童子雙手執華蓋傘柄扛於肩,為新科狀元開道;第二組為新科狀元氣宇軒昂騎於馬馬上,左手執韁,右手舉策,緩緩行來,表現騎馬遊街的得意形象。第三組一人衣著整齊,雙手托盤,盤置小鹿一隻,寓意官高祿豐;第四組一人寬袍大袖,綬帶飄逸,左手持一執扇,右手舉著一七葉瑤草,寓意祥瑞;第五組殘缺嚴重,左手角有一直白鶴振翅高飛,引頸長鳴,寓意長壽。據孫慶飛介紹,井欄圖案是一組相當難得的宋代風俗畫卷,亦是儀征城區時代最早、雕刻最為精美的古井了,可稱為“真州第一井”。

鄉鎮規劃

真州鎮由原真州、胥浦、曹山三個鄉鎮合併而成,現轄有8個行政村,1個街道辦事處,19個社區居委會,總面積83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37.3平方公里、人口近30萬。

經濟發展

進入二十一世紀,真州經濟保持了持續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全鎮國內生產總值由2001年的4.39億元發展到2005年的9.2億元,年均增長20.3%;綜合財政收入由2001年的3851萬元發展到2005年的1.0185億元,年均增長27.5%。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2005年真州鎮已被國家統計局評為綜合實力千強鎮。
真州獨特的區位、資源優勢和濃厚的文化內涵吸引了一大批大型企業安家落戶,境內已經有中石化儀征化纖公司、中核華興建築公司、魯寧輸油管道中轉站以及南京港、上汽、上海匯眾、大連化工、江蘇優士化學等大型企業。依託境內儀化集團的“聚酯切片”、“滌綸短纖”、“長絲”、“PTA”等產品資源豐富優勢,立足搞好產業鏈配套延伸,實現招商引資企業集聚化、產業集群化,真州創建了“真州鎮工業集中區”,100多家工業企業已經進駐投產,具有年生產數萬噸無紡織物的能力,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2005年,真州還依託區域內的“儀征汽車工業園”和“化學工業園”創辦了“茶蓬汽車配件生產工業集中區”和“長江民營工業園”,進一步發展地方經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