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世界100國世界草原與海島考察

看世界100國世界草原與海島考察

看世界100國世界草原與海島考察,是一本圖書,2009年5月1日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看世界100國世界草原與海島考察
  •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 頁數:256頁
  • 開本:16
  • 定價:37.00
  • 作者:吳季松
  • 出版日期:2009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11245837, 781124583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看世界100國世界草原與海島考察》內容為:思想無限的人都生活在有限的生態系統之中,只要人與自然和諧,就沒有比腳步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心更寬的河,沒有比志更廣的海。人類奮鬥了幾千年,只有融入了自然世界,才能想明白到底要什麼。

內容簡介

《看世界100國世界草原與海島考察》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出版。

作者簡介

吳李松,1944年生。北京循環經濟促進會會長,奧組委奧運總體影響項目顧問。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循環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國際科技園協會學術顧問委員會亞洲唯一的委員,中國技術經濟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理委員會專家顧問委員會副主任,原奧申委主席特別助理,原全國節水辦公室常務副主任,原水利部水資源司司長。1968年清華大學工程力學數學系畢業。1979-1982年作為改革開放後首批出國訪問學者在歐洲原子能聯營法國原子能委員會芳特諾核研究中心工作,從事核能和平利用、清潔能源的研究。自1983年至l993年作為中國政府代表團團員參加歷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大會。1985~1986年主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學科綜合研究套用於經濟發展”專題研究,研究期間曾訪問美國、日本、英國和法國等7國;並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項目研究報告(英文),創意知識經濟。

圖書目錄

1 萬年美洲
美洲印第安人來自何處
美洲的生態變遷
古印第安人文明
印第安人培育的植物品種改變了世界的人口
歐洲殖民者入侵美洲
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運動
美洲的主要西班牙語國家
2 南美的巴黎——布宜諾斯艾利斯
千字說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溯源
布宜諾斯艾利斯的廣場
科隆大劇院、七月九日大道和新區
庇隆夫人和探戈舞
3 世界三大草原之一——潘帕斯
潘帕斯草原概況
潘帕斯草原的依託——拉普拉塔河網
洛佩斯牧場莊園
阿根廷是已開發國家嗎?
我所認識的阿根廷人
4 拉普拉塔河口的烏拉圭
五百字說烏拉圭
拉普拉塔河
拉普拉塔河口的生態系統
一個烏拉圭人講的故事:神秘的兩河之間、四國之中
5 印加帝國之源——秘魯
千字說秘魯
太平洋沿岸千里行
伊卡省會伊卡一夜
安第斯高原
我所認識的秘魯人和華人
6 歐洲人在美洲建立的第一個城市——利馬
利馬溯源
利馬的廣場
利馬的古蹟
利馬的新區和貧民窟
利馬人的生活
利馬外港卡亞俄
7 納斯卡巨幅地畫與鳥島之謎
世界的高原反應
印加名城庫斯科
神奇又壯觀的鳥島
納斯卡巨幅地畫
8 鳥瞰巴拿馬運河
五百字說巴拿馬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城
在巴拿馬城機場
美國人移居巴拿馬
9 美麗的哈瓦那
千字說古巴
哈瓦那一瞥
哈瓦那的城堡、議會大廈和歌劇院
四個相連的廣場構成了哈瓦那老城
老總督府
革命廣場——古巴革命後的紀念碑
10 古巴島生態考察和巴拉德羅海灘
古巴島的生態系統
馬坦薩斯省和“女格瓦拉”
加勒比海與巴拉德羅海灘
海明威與古巴
11 年來的古巴
古巴獨立的三次起義
想起格瓦拉與古巴糖
我所認識的古巴人和卡斯楚
古巴人民的生活
中國人在古巴
12 千島之國菲律賓
千字說菲律賓
菲律賓溯源
百勝灘逆流而上
世界最深的海溝之前與麥哲倫客死菲律賓
菲律賓人民的生活
13 古往今來馬尼拉
黎剎公園
都市城堡——因他穆洛斯
馬尼拉的大教堂
馬拉卡南宮和濱海大道
馬尼拉的新城區
菲律賓的華人
14 塔爾湖和世界上最小的活火山
菲律賓的農村
死火山湖——塔爾湖
世界上最小的活火山——塔爾火山
奎松市和菲律賓大學
我所認識的菲律賓人
15 汶萊的生態
五百字說汶萊
汶萊溯源
汶萊的紅樹林
穿越沙撈越
尤魯?坦布榮國家森林公園
16 斯里巴加灣市
斯里巴加灣市一瞥
生態和諧的水上村莊
斯里巴加灣市的清真寺與王宮
歐奇德旅館
汶萊與中國的足球
我所認識的汶萊人
17 死海之濱看約旦
五百字說約旦
在安曼機場
死海之濱
我所認識的約旦人和聯合國官員選拔
18 第四個人種——棕種的紐西蘭毛利人
千字說紐西蘭
第四種人——毛利人
羅托魯阿——陶波地熱區
毛利之城——羅托魯阿
我所認識的紐西蘭人
19 紐西蘭北島的生態
世界大島國一覽
紐西蘭北島的生態系統
H先生家的牧場
紐西蘭的物種
懷卡托河畔的漢米爾頓城
20 帆船之都——奧克蘭
奧克蘭溯源
鳥瞰奧克蘭
殖民者建城模式的典型——奧克蘭
維多摩溶洞
去紐西蘭留學

文摘

1 萬年美洲
我對美洲的考察和遊歷自1981年去美國開始,到2007年從古巴返回為止,在1981年、1985年、1996年、1998年、1999年、2004年和2007年一共去過7次,平均不到4年一次。考察了北美的加拿大和美國,中美的墨西哥、古巴和巴拿馬,南美的秘魯、智利、阿根廷、烏拉圭、巴拉圭和巴西等共11個國家。
我到過美洲的美國、加拿大、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五大強國,他們也列於世界的20個強國之中。其中,按國內生產總值世界前10名計,有第1位的美國、第8位的加拿大和第10位的巴西,墨西哥列第12位;按人口世界前10名計,有第3位的美國、第8位的巴西,墨西哥剛好列第11位;按國土面積世界前10名計,有第2名的加拿大、第4名的美國、第5名的巴西和第8名的阿根廷。在世界10大河流中,有第1名密西西比河、第3名亞馬孫河和第10名巴拉那河;在世界兩大高原中有安第斯高原;在世界四大自然奇蹟中,有尼亞加拉大瀑布和科羅拉多大峽谷。以上數字表明了美洲在世界上的重要性和了解美洲的必要性,如果認為美洲基本上就是美國的話,那就大錯特錯了。整個美洲是廣袤無邊、豐富多彩、神秘莫測、前途無量的一片土地,是我們今天這個世界十分重要的組成部分。
美洲印第安人來自何處
1986年以來的基因研究已經證明,現代人都是在10餘萬年以前自非洲東部大裂谷走出,進而走遍世界的,因為基因分析證明,世界上任何兩個地方的人類之間的基因差別都大於他們與東非人的差別。同時早在20年前。我就分析了人類在世界不同地方分別進化的數學和生物學的不合理性。
基因分析表明,與美洲印第安人基因最相近的是我國東北地區的原住民。通過DNA(脫氧核糖核酸)的抽樣測試分析,排除了拉丁美洲原住民祖先與非洲人和歐洲人的祖先同宗的可能性,確認了同亞洲蒙古人種的同一性。這種基因分析的結果是合理的,因為如果現代人是從東非向全球擴散的,當時人類還不會造船,那他們就必然是從白令海峽過來的,而距白令海峽最近的有人區就是中國的東北。
根據考古和DNA資料的分析,當今在拉丁美洲原住民的起源問題上形成了兩大學派:“亞洲人”學派和“澳大利亞人”學派。前者認為:距今約5萬年前,屬於蒙古人種的亞洲人通過連線亞洲和美洲的陸橋進入北美地區;約2.1萬年前,北美地區的亞洲人後裔進入墨西哥,而後向南遷徙,經過中美洲地峽,進入南美洲大陸,直達火地島,四散於拉丁美洲各地。其依據為:
1.在今加拿大育空(Yukon)地區的舊克羅(O1d Crow)處發現了一處古人類遺址,經碳14測定,其年代當在5萬年以前。
2.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以東40公里處的特拉帕科亞發現了一古人類遺址,碳14測定確定其存在的年代在2.1萬年前。經抽樣測試分析,拉丁美洲原住民和蒙古人的基因變體相同,均為四類。
“澳大利亞人”學派認為:最先進入拉丁美洲的不是蒙古人種的亞洲人,而是生活在今澳大利亞的原住民。他們約在1萬-1.4萬年前漂洋過海踏上南美大陸,而後四散於美洲各地。其依據為:20世紀初在巴西、哥倫比亞出土了1萬-1.4萬年前的古人類頭蓋骨,通過復原進行比較、研究、分析,確認其不是蒙古人種的頭蓋骨,而與澳大利亞原住民祖先的頭顱相似。
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深入和遺傳學研究的發展,國際學術界占上風的意見是:1.由於至今在拉丁美洲沒有發現類人猿的遺蹟,拉丁美洲原住民的祖先不可能是土生的,而是從其他大陸遷徙過去的;2.根據考古資料測定,亞洲人進入墨西哥的時間約在2.1萬年前,進人南美洲的時間約在1萬-1.4萬年前。
恰好地質學的分析也表明在5萬年至1萬多年以前白令海峽是連在一起的,冰川時期(公元前7萬-1.2萬年)亞洲東北部與美洲西北部有陸橋相連,蒙古人種的亞洲人經過這陸橋進入北美地區,從而也證明了現代人走過白令海峽而來到了美洲。
至於是亞洲人還是澳大利亞人進入美洲,其實反而從上述證據就可以得出合理的解釋:即亞洲人先進入,而且是主流,不排除也有澳大利亞人進入,但為數不多,後來可能滅絕或與亞洲人混血。所以現在印第安人的基因分析並不與澳大利亞原住民近似。
人類為什麼要走遍世界呢?古人類到了北美的宜居地域為什麼還要南下呢?作者提出一個“尋找太陽”的假說。遠古在我國東北的古人已生活在東北的密林沃土,氣候不會太冷,食物充足,為什麼要向冰天雪地、食物難覓的東西伯利亞去呢?能提供的解釋不多,其中最為合理的一個是“去找太陽”,向東方去找太陽。到了太平洋沿岸不能再向東,就只能向北。為什麼不向南呢?很簡單,他們來自南方,知道南方的東緣也是海。於是古人類為了尋找太陽的理想克服了千難萬險繼續向東北前進,這個過程可能經過幾十代,達萬年之久。他們一代又一代繼承著這個理想,代代相傳,矢志不渝,因為他們已經是人,可以傳承思想和理想;他們永不放棄,不達目的誓不罷休,因為他們已經是人,為理想可以獻出一切。
終於,古人類到達了白令海峽,可以繼續向東了。但是,顯然加拿大的冰天雪地阻止了他們前進的步伐,他們只得向南,進入美國地域繼續向東,到達了美國的東海岸,看到了茫茫的大西洋,東進的努力只得又停止了。古人類沒有在這一帶十分宜居的地域止步,為了尋找太陽,只得又轉而向東南。考古發現表明,古人類在加拿大的冰天雪地中摸索,不得不南折人美國,再向東,到達大西洋沿岸後又轉而向西南。這一漫長的過程大約有3萬年,即考古證據表明在大約2.1萬年前古人類才到達墨西哥。
美洲進入文明時代以後的歷史也可以從“尋找太陽”得到比較合理的解釋。考古證據表明,到公元前6000年印第安人開始定居,從事農耕。但是,他們仍然沒有放棄尋找太陽的理想,或者說要居住在離太陽近的地方。公元前1200年的墨西哥特奧蒂瓦坎文明和阿茲特克文明,以及基本與其同時的秘魯安第斯山印加文明都發生在水源不足、交通困難、生存不便的高原地區,是不是因為人們認為離太陽更近呢?當然,也有奧爾梅克文明和瑪雅文明是在平原地區,但這都是在墨西哥半島的最東部,而且自然條件並不比西部好。
美淵的生態變遷
現在大家都說要維繫“生態平衡”,但是今天這個動態平衡的生態系統是什麼時間形成的呢?據2008年發掘出的12900年前金剛石的最新科學研究表明,在12900年前的北美洲,地球遭到了至今為止最後一次彗星大撞擊,這場突如其來的變化徹底改變了北美洲大陸。一支繁榮的史前美洲文明即克洛維斯人一夜之間消失了,陸續消失的還有大型動物:馬、駱駝、獅子、乳齒象、劍具虎和巨型犰狳,所以在哥倫布到達之前,美洲大陸是沒有馬的。撞擊之後地球部分地區重新回歸冰川狀態長達1500年之久。此後,也就是11000年來地球生態系統再沒有發生如此巨大的突變,所以說我們今天生活的這個地球生態系統定型於11000年前,雖然經歷了大地震、火山爆發、山體滑坡、大海嘯、大洪水泛濫和大面積持續乾旱等無數次各種自然小突變,但仍在系統自修復能力之內,整個系統得以恢復平衡,沒有變成一個新的自然生態系統,這也就是人類能夠生存發展到今天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美洲實際上是一塊大陸,通過中美洲巴拿馬地峽相連,最窄處僅為60千米,自修建巴拿馬運河以後,才把地峽割斷。北美洲土地面積為2422.8萬平方千米,占地球陸地表面積的4.8%,比前蘇聯略大;南美洲1797萬平方千米,比俄羅斯略大,占地球陸地表面積的3.5%,南北美洲總計占陸地面積的8.3%。
美洲的長河,簡況如表1所示。
從表中可以看出,世界前6條大河有3條都在美洲。表中還列出了科羅拉多河,雖然它不在美洲河流的前10名之列,但科羅拉多河與黃河類似,是乾旱與半乾旱地區的一條河流,年徑流量也相仿,美國和墨西哥對科羅拉多河的利用很有借鑑意義。
美洲還有世界第二大高原——安第斯高原,如青藏高原以喜馬拉雅山為屋脊一樣,安第斯高原以安第斯山為屋脊。最高峰阿空加瓜(Aconcagua)山高7040米,是除亞洲的青藏高原和帕米爾高原的高峰以外的世界最高峰。世界的河流千姿百態,而世界的高原卻多有雷同。我到過青藏高原、安第斯高原和帕米爾高原這世界三大高原,儘管分別在南北兩半球的這三大高原的緯度都不高,但由於海拔高,在2000米以上就基本是怪石嶙峋、千溝萬壑的禿山野嶺,然而天高雲淡,空氣清新,在晴日裡別有一番風景。藍天之下,崎嶇的山脈,陡峭的山峰,下面有一層綠色,上面是灰褐色的山腰,頂上是皚皚的雪峰,仿佛一隊壯士,腳蹬綠鞋,身著灰色軍裝,頭戴白帽,在接受太陽的檢閱。這些高原就是長江、黃河、印度河、恆河和亞馬孫河的源頭,孕育著人類。

序言

什麼叫“走遍世界”呢?這是個很難定義的概念。首先,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和地區就是個不確切的概念。現在聯合國有191個會員國,這是確切的。世界上有224.個國家和地區,這只是一般地圖集的說法,但並不一致認同。但是,世界上國家和地區的大小差別真是太大了,面積最大的俄羅斯有1707.54萬平方千米,而最小的梵蒂岡只有0.44平方千米,相差3880萬倍,人口最多的中國有13.28億人,而最少的英屬皮特凱恩群島只有50個定居居民,相差2656萬倍。所以就以國家和地區而言,真正走遍這224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在世界上還沒有出現。可能也沒有必要。我走了100個國家和地區,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工作時與160個國家和地區的人接觸過,到過世界所有主要的國家,這些國家的面積占世界的79%(南極和格陵蘭島無人區除外),人口占世界的80%,國內生產總值占世界的97%,應該算名副其實地走遍世界了。
1979年7月,“出國”還是個神秘的字眼兒,我就是在那黑夜剛剛過去,朝霞冉冉升起的時候,在改革開放之初,帶著惆悵的回憶和無限的希望從首都機場起飛,離開祖國的。2009年2月,“出國”起碼對大城市人已經習以為常,我就是在陽光明媚、天空蔚藍的時候,帶著工作的激情和美好的嚮往在首都機場降落,又一次回到祖國的。同叫首都機場,已經換了一個新機場;仍是我的祖國。已經改變了模樣。世界上有多少人能走遍五大洲100個國家?從我作為改革開放後第一批出國訪問學者出國算起,已經整整30年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