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甲龍類

盾甲龍類

盾甲龍類名字意為“裝甲”或“僵硬的蜥蜴”,是出現在白堊紀晚期草食性中等體型恐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盾甲龍類
  • 拉丁學名:ankylosaurus
  • :動物界
  • :鳥臀目
  • :甲龍科
  • 分布區域:全球
  • 生存年代:7000萬年-6500萬年前
簡介,生物詳解,生物介紹,

簡介

盾甲龍類的背部有厚重的被板,尾巴如棍棒。所有的骨頭緊緊相連,甚至沒有多餘的空間容納腦部。甲龍可長達10 公尺,重達7 噸。
一類披甲的鳥臀類恐龍,體外有膜質的骨板覆蓋。主要包括甲龍類和劍龍類。生存於早侏羅世至晚白堊世晚期。近全球分布。

生物詳解

拉丁文名: ankylosaurus
恐龍體長: 7~10米長,2米寬,1米高
恐龍體重: 2噸
生活環境:森林、沙漠
恐龍食物: 植物
生存年代:7000萬年-6500萬年前,白堊紀晚期
生存地點: 南美洲的玻利維亞,美國的蒙大拿州和墨西哥。
辨認要決: 背上有"甲"一樣的骨板,有些有尾錘
恐龍種類: 鳥臀目·甲龍類·甲龍科
分類:結節龍(無尾錘)和甲龍(有尾錘)
來 歷
拉丁文名字(ankylosaurus)的含義是“結實的蜥蜴”
這個名字是barnum brown在1908年起的

生物介紹

“一隻兇猛的食肉恐龍猛然撲向一隻小恐龍,但是不管它怎么咬、怎么抓,就是咬不住、抓不破那隻小恐龍的身體。原來,小恐龍身上長著一層堅硬的厚甲,簡直就像披蓋著裝甲的小坦克一樣。最後,食肉恐龍只好無奈地走開,去尋找別的獵物去了。”這是美國的一部關於恐龍的卡通片里的一個場面。但這決不是憑空的想像,而是根據科學家對恐龍的研究而合理設計的鏡頭。事實上這樣的場面在1億多年前的白堊紀時期不知真實地發生過多少次呢!這種身上長有硬甲的小坦克似的恐龍就叫做甲龍。各種甲龍組合成了恐龍大家族中一支獨特的類群,叫做甲龍類,在分類學上的位置就是爬行綱、鳥臀目甲龍亞目。甲龍類是恐龍大家族中較晚出現的類群,直到白堊紀之末才剛剛登上歷史舞台。甲龍身體上部覆蓋著厚厚的鱗片,背上有兩排刺,頭頂有一對角。甲龍有個像高爾夫球棒一樣的尾巴。它的四隻腿都是短的,脖子也很短,腦袋是寬寬的。
盾甲龍類盾甲龍類
盾甲龍生存於白堊晚期,同時有許多重型的恐龍,像是暴龍(tyrannosaurus)。它的骨質、釘狀的骨板與錘狀的尾巴(又稱尾錘)提供很好保護作用,它的骨骼在蒙他那州發掘到,屬於恐龍族群中最後滅絕的一支。劍龍類從地球上消失了,接替它們的是甲龍類。從自衛手段上看,甲龍已經使自己發展到了頂點;全身披著厚重的甲骨,有的還配有利刺。這種名為林龍的甲龍全長6米,頸部、痛部和身體兩側部覆蓋著骨質甲片,甲片上密布著脊突。皮膚厚實似皮革,極具韌性。臀部上方至尾巴的大部分豎立著尖如匕首的棘刺,身體兩側也各有一排尖刺。這種嚴密的防範措施,抵擋住了大部分的食肉者。
盾甲龍是一類以植物為食、全身披著“鎧甲”的恐龍。它們一般有五六米長,後肢比前肢長,身體笨重,只能用四肢在地上緩慢爬行,看上去有點像坦克車,所以有人又把它叫做坦克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