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新蚤

相關新蚤

相關新蚤中文科名是多毛蚤科,拉丁科HYSTRICHOPSYLLIDAE。生境寄生 宿主:白腹鼠四川亞種、社鼠四川亞種、黑線姬鼠。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相關新蚤
  • :動物界
  • :節肢動物門
  • :蚤目
  • :多毛蚤科
  • :相關新蚤
形態特徵,頭,胸,腹,鑑別特徵,危害,傳播鼠疫,絛蟲病,蚤類刺叮症,

形態特徵

突較小、約位於額緣中央處。額鬃列6(4—7)根鬃;眼鬃列4根鬃、近眼鬃者較小;後頭鬃3列、依次為2—6、4—7和4—6根鬃。觸角梗節端鬃F超過棒節中點但未達頂端、9則達到或稍超過頂端。下唇須末端達前足基節I/2—3/5處。

前胸櫛共18—20根櫛刺、背方櫛刺超過某前背板的長度,前胸背板1列鬃5(6)根。後胸後側片有7—1 1根鬃。後足基節內側下部近前緣處有5一12根小刺鬃;脛節外側於上2/3處有3—5根鬃。

第1—7背板各具2列,但3—7背板往往不全;矽第2—7背板主鬃列在氣門下各具1根鬃,9僅’2·6背板氣門下有1根鬃,氣門小而端尖。第l一5背板長鬃、前下方尚有短鬃6一15根。可動突較短、長約為寬之3倍;不動突前後葉之間內凹較深,後葉寬大;柄突細長稍上翹。第9腹板前臂端部較寬;第9腹板後臂端膜質背突尖而較長,端部有8—13根小刺鬃,其腹側有2(3)根細長鬃和約8根細短鬃。陽莖(圖445)端背葉較寬;鉤突近橢圓形;陽莖桿(彈絲)較粗壯。早(圖446)第7腹板後緣有不寬而較深內凹、背葉長於腹葉,腹板上有5(4)根長鬃和4—9根短鬃。第8背板氣門擴大不明顯,後背突呈尖角狀。肛錐長約為寬的4倍,長端鬃為肛錐長之l,5—2,0倍。交配囊管特長、約接近後足脛節之長,且具細長之骨化加深。

鑑別特徵

相關新蚤同斯氏新蚤近似,但其礦可動突較短,第9腹板後臂端部之膜質突更尖而長;辛交配囊管更長而細,其長度近後足脛節之長,可與斯氏新蚤相區別。

危害

傳播鼠疫

在人蚤大量發生的鼠疫患者住房,人蚤可以感染和傳播鼠疫菌早由法國學者在摩洛哥予以證明。日本和美國帝國主義侵略者,先後於1940年前後和五十年代初期曾在我國多次撒布帶菌人蚤,進行罪惡的細菌戰,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譴責。我國於1949年後在鼠疫調研中也先後在青海、廣東發現帶菌陽性人蚤,但未發生人間鼠疫流行。由此可見在某些特定條件下,人蚤是潛在的傳播鼠疫的媒介之一。

絛蟲病

人蚤和犬櫛首蚤、貓櫛首蚤、印鼠客蚤、緩慢細蚤一樣,都是犬復殖絛蟲和長膜殼絛蟲的中間宿主。前者的終宿主通常是狗、後者是鼠。人,特別是兒童,在誤將陽性蚤體經口吞入時可受染,曾發生少數病例(參閱“疾病關係”有關章節)。

蚤類刺叮症

由人蚤直接叮人吸血常可引起刺叮症。其輕重程度視人及其體質而不同。多數人被刺叮後有紅斑、奇癢等反應,一般不久即消退恢復,但一般兒童或新遷入者較嚴重,特別是不少人過敏,可產生變態反應,不僅影響睡眠休息而且發展成風塊,或繼續擴大範圍,以至由於瘙癢而被細菌感染,引起潰瘍,或形成慢性皮膚病,長期不愈。這種危害雖不是嚴重的傳染病,但對農村廣大民眾來說危害亦不算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