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敵

相敵

相敵,詞語,多義詞,有相當相匹、相敵或相爭的意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相敵
  • 簡介:有相敵對或相爭的意思
  • 出自: 《新民說》
  • 又音:xiāng dí ㄒㄧㄤ ㄉㄧˊ
詞語解釋,詞語讀音,引證詳解,原典,原文,註解,譯文,古語智慧,智慧故事,

詞語解釋

詞語讀音

xiāng dí
ㄒㄧㄤ ㄉㄧˊ

引證詳解

1. 相當;相匹。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文體相似》:“蓋惟才力足以相敵,故即能用其體也。”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五節:“原來諸道節度使、觀察使,多託名軍用,派人到 揚州 開設店鋪,經營商業,官勢再加軍勢,不僅普通商人受損,就是王公、朝官也不能相敵。”
  
2. 互相敵對。
梁啓超 《新民說》十三:“苟其內相敵焉,則其羣未有不為外敵所摧陷而夷滅者也。”
觀察敵情。《孫子·行軍》:“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

原典

原文

孫子曰:凡處軍①相敵②,絕山依谷,視生處高③,戰隆無登④,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⑤,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⑥,令半渡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⑦,視生處高,無迎水流⑧,此處水上之軍也。絕斥澤,唯亟去無留⑨,若交軍於斥澤之中,必依水草而背眾樹⑩,此處斥澤之軍也。平陸處易而右背高⑾,前死後生⑿,此處平陸之軍也。凡此四軍⒀之利,黃帝之所以勝四帝也。

註解

①處軍:行軍、宿營、處置軍隊,即在各種不同地形條件下,軍隊行軍、作戰、駐紮諸方面的處置對策。處,處置、安頓、部署的意思。
②相敵:相,觀察。相敵即為觀察、判斷敵情。
③視生處高:視,看,審察,這裡是面向的意思。生,生處、生地,此處指向陽地帶。處高,即居高之意。視生處高,指面朝陽,居隆高之地。
④戰隆無登:隆,重,高地。登,攀登。言在隆高之地與敵作戰,不宜自下而上仰攻。
⑤絕水必遠水:意謂橫渡江河,一定要在離江河稍遠處駐紮。
⑥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迎,迎擊。水內,水邊。濟,渡。半濟,指渡過一半。此句謂不要在敵軍剛到水邊時迎擊,而要讓敵軍渡到一半時發動攻擊。此時敵軍首尾不接,佇列混敵,攻之容易取勝。
⑦無附於水而迎客:不要在挨近江河之處同敵人作戰。無,勿;附,靠近;客,指敵軍。
⑧無迎水流:即勿居下游。此指不要把軍隊駐紮在河下游處,以防敵人決水、投毒。
⑨惟亟去無留:惟,宜,應該。亟,急,迅速。去,離開。意謂遇到鹽鹼沼澤地帶,應當迅速離開,切莫停留駐軍。
⑩必依水草而背眾樹:指一定要依近水草並背靠樹林。依,依近。背,背靠、倚托之意。
⑾平陸處易而右背高:指遇開闊地帶,也應選擇平坦之處安營,並把軍隊翼側部署在高地之前,以高地為倚托。平陸,開闊的平原地帶。易,平坦之地。右,指軍隊翼側。右背高,指軍隊翼側要後背高地以為依託。
⑿ 前死後生:即前低後高。生、死,此處指地勢高低,以高為生,以低為死。本句意謂在平原地帶作戰,也要做到背靠山險而面向平易。
⒀四軍:指上述山地、江河,鹽鹼沼澤地、平原四種地形條件下的處軍原則。

譯文

孫子說:在各種不同地形上處置軍隊和觀察判斷敵情時,應該注意:通過山地,必須依靠有水草的山谷,駐紮在居高向陽的地方,敵人占領高地,不要仰攻,這是在山地上對軍隊的處置原則。橫渡江河,應遠離水流駐紮,敵人渡水來戰,不要在江河中迎擊,而要等它渡過一半時再攻擊,這樣較為有利。如果要同敵人決戰,不要緊靠水邊列陣;在江河地帶紮營,也要居高向陽,不要面迎水流,這是在江河地帶上對軍隊處置的原則。通過鹽鹼沼澤地帶,要迅速離開,不要逗留;如果同敵軍相遇於鹽鹼沼澤地帶,那就必須靠近水草而背靠樹林,這是在鹽鹼沼澤地帶上對軍隊處置的原則。在平原上應占領開闊地域,而側翼要依託高地,前低後高。這是在平原地帶上對軍隊處置的原則。以上四中“處軍”原則的好處,就是黃帝之所以能戰勝其他四帝的原因。

古語智慧

行軍在現代軍事中,為轉移陣地的意思,而孫武在這裡提及的行軍是從事軍事活動,以及用兵作戰的意思。關於行軍這裡孫武提出了“處軍相敵”的思想,即根據不同的地形對將領提出更高的作戰要求,並根據地形進行敵情的觀察和判斷。目的在於能夠利用地形的優點安排戰術,突破障礙和限制,從而取得有利的競爭條件,促使戰爭取得勝利。
政治藝術中,“處軍”表現為不同的政治角度或者政治立場,通過不同的政治角度或立場觀察政敵的表現,可以了解到政敵全方面的政治意圖,對敵人的情況了如指掌之後,可以根據相應的具體請分析,計謀亦根據不同狀況採取不同的形式,儘量使自己處於有利位置。
“處軍相敵”給予企業管理和企業競爭的啟發,首先“處軍”即為市場,不同的市場,不同的消費者,相應就會有不同的管理和行銷模式,占有有利的市場一方面可以觀察到競爭企業之間的行銷策略有相互的對比,得出“軍情”;另一方面,優勢市場對於企業競爭中的自己來說,更容易獲得突破性的進展,更容易進行行銷。因此根據不同的市場需求,作相應的觀察和調整,是競爭立於不敗之地的必要條件。

智慧故事

紅四團飛奪瀘定橋古往今來用兵作戰首先講究奪取戰略位置,以占領有利地勢,是作戰事半功倍。紅軍長征作戰有名戰役數不勝數,紅四軍飛奪瀘定橋就是“兵力地助”的體現。
1935年紅軍長徵到達大渡河,蔣介石以為紅軍身處險地,只要派幾十萬軍隊堵擊,就能依據消滅共軍。由於兵力多,用船渡河是行不通的,只能另闢新法。毛澤東深知紅軍處於險境,於是決定讓主力隊伍在瀘定橋通過。雖瀘定橋被國民黨占領著,但不管情境如何險惡,只許成功不能失敗。為了爭取時間,在國民党進行圍剿之前度過大渡河,必需在1天之內奪得瀘定橋。
紅軍長征隊伍日夜兼程,雖在途中遇上國民黨的援軍,但是政委楊成武臨危不懼,巧施妙計騙過國民黨軍隊,在預計時間到達瀘定橋。但紅軍這才發現,國民黨原來還留有一手,他們就已經把吊橋上的木板拆除了,而且恰恰這一段大渡河河水湍急,波濤洶湧,橋與河面的距離也有好幾十米。除此以外,東岸上早已築起城牆準備作戰,要渡橋談何容易。
政委楊成武緊急召開會議,決定將先鋒隊分成兩個突擊隊,第一突擊隊有連長廖大珠帶領,做掩護,三連在突擊隊的掩護下,爬橋過河。做好準備後,衝鋒號吹起,先鋒團發起進攻,三連的戰士們冒著槍林彈雨踏著鐵索步步向東岸接近。國民黨見勢想以火堵住共軍。但是戰士們想都沒有就衝過火牆,一段時間的奮勇戰鬥後,紅四軍團奪取了瀘定橋。接著毛澤東率領著紅軍大部主力通過瀘定橋,跨越大渡河。
正是紅四軍團在不利條件下,奮力搶奪了戰略要地——瀘定橋,若只用船渡河的話,蔣介石部隊來“圍剿”,紅軍主力部隊被殲滅,後果不堪構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