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城門遺址

直城門遺址

直城門遺址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未央區未央宮街道辦事處的周家河灣村以北約100米處。1957年,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曾經作過發掘,清理了北面的一個門道。200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漢長安城工作隊又對該遺址作了第二次發掘,發掘工作從2008年5月22日開始,至10月30日結束,發掘面積1400平方米。發掘清理的遺蹟,主要有城門南北兩側的城牆、南門道、中門道、北門道、南隔牆、北隔牆以及南、北門道下面的排水渠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直城門遺址
  • 類別:遺址
  • 對象:直城門
  • 地點:西安市
主要遺蹟,城牆,南門道,南隔牆,中門道,北門道,下排水涵洞,出土的遺物,

主要遺蹟

城牆

城門以南城牆基本被破壞殆盡,僅存基礎,T1西部殘存一段城牆底部,高12-18厘米,夯土築成,表麵粉刷白灰面。城門以北城牆保存較好,現仍高出東西兩側地面近3米。城牆基礎寬約20米。

南門道

南門道位於南隔牆以南,南北面寬8.1米,現存部分東西進深12.3米,復原進深約為20米。北壁為夯土築成,夯層清晰,下部有一條椽子的印痕,直徑約8-10厘米。北壁上鑿有方形的壁柱槽,間距40-50厘米,現存12個,破壞嚴重,多數上部已經崩塌,其中東起第1、7、10、11壁柱槽有礎石,其餘均與南側的木灰槽底共一塊礎石。南壁亦為夯土壁,基本被破壞殆盡,現存最大高度僅20厘米左右。南壁上原來也有壁柱槽,現多數被破壞不存,少數僅存底部,推測應與北壁壁柱槽形制相同。北壁南側和南壁北側各有一道東西向的木灰槽,寬約35厘米,深10厘米左右,槽底置花崗岩礎石,其中北壁南側木灰槽底存12塊,南壁北側木灰槽底存15塊,礎石上面殘存較多的木地栿殘塊,現已經炭化。
門道地面南部和北部較平,中間下凹,布滿一條條相互疊壓的東西向車轍,推測為長期車輛行走所致。路面有路土,層次不錯,經火燒,顏色青灰,部分地方呈紅色。南門道的路面上散落著一些遺物,有碳化木構件殘段、鐵鎧甲殘塊、鐵戟、鐵刀形器、鐵釘等。南門道沒有發現門限石的痕跡,但南壁北側現存最西一塊礎石的西南部有頂面呈曲尺形,其北不遠處有一根炭化的立柱;北壁南側相對應的礎石已經被破壞,其地以南不遠處也有一根炭化的木柱,二者之間有較多的木炭殘塊分布。根據上述跡象推測,這裡有可能是安門的地方。
直城門遺址

南隔牆

南隔牆位於南門道和中門道之間,現僅存其中部,東部和西部被破壞。隔牆南北寬4.1米,復原東西長約20米,現存頂部高出南門道地面2.55米,夯土築成,夯層十分清晰。

中門道

中門道位於北隔牆的南側,現僅存中部,東部和西部均被破壞。中門道南北面寬約7.6-7.75米,現存進深為11.5-14.3米,復原進深為20米左右。南、北兩壁均為夯土壁,出土時已經被燒成紅色,夯層十分清晰,夯層厚6-7厘米左右。南壁上殘留清晰可見的工具加工痕跡,寬度為6-7厘米,似為鍤一類的工具所致。南壁北側有一條東西向的木灰槽,寬35厘米,深10厘米,底部置礎石,礎石上有東西向的木地栿,現已經炭化,存有多處殘段,地栿測量長度為2.75米,寬35厘米,殘厚17厘米左右。地栿之上,密排排叉柱,現木柱已經燒毀,多處存有炭化的木柱殘段,直徑為30厘米左右,間距10-15厘米。木柱與木柱之間以土坯填塞,外面以草泥抹平,最外面刷以白灰。
門道地面保存較好,結構為夯土表面抹一層3厘米厚的泥皮,經火燒後,稍呈青灰色。表面平整,少有使用痕跡。門道西部發現一條南北向的橫貫南北的長條形鐵質殘件,已經跟夯土、木炭塊等融為一體,南北總長1.95米,內含鐵構件為長條狀,厚4厘米,寬3厘米。門道西部,1957年發掘時曾發現有一排門限石,共有10塊,中間8塊為長方形,兩側各一塊為曲尺形。現均被破壞不存,但在其原來的位置,發現有較多的花崗岩碎石碴分布,分布範圍東西寬70厘米左右,南北現清理部分長2.03米。
中門道的西側發現一片卵石堆積,已經遭到破壞,僅存殘部,現存範圍南北約3.3米,東西約1.8米,卵石質地多為花崗岩,少數為青石或砂岩。

北門道

位於城門的北部,北隔牆以北。南壁現為直壁,夯土築成,夯層清晰,夯層厚6-8厘米,現存部分高1.19米,東西寬6.15米。北壁已被破壞,呈斜坡狀,現存部分高1.47米,東西寬11.45米。
清理表明,北門道使用的時間比較長,形成了三個時期的路層:上層路面南北寬度為8.7米,最大厚度為55厘米左右。地面破壞嚴重,多處被後期的擾坑(溝)所破壞。東南部路面以下發現一條東西向的磚砌小水渠,長1.75米,內寬8.5厘米,內高15厘米;中部路面上發現兩條東西向的車轍印,寬度為25厘米左右,深約5厘米許,間距1.4米左右。中層路面在北門道的東部清理了一段,路面寬7米多,顏色呈黑色,結構緻密,質地堅硬,厚度為15-20厘米左右。路面南北部分較高,中部較低。下層路面疊壓在中層路面以下,見於北門道東邊的斷面,表面已經被燒成淺紅色。
直城門遺址

下排水涵洞

南門道
南門道下面發現一道地下排水涵洞。涵洞在門道下面呈東西向,通過城門以後,又向西南彎曲,與直城門外大街南邊的排水溝相通。其作用應是將城內的污水排出城外,流到城壕中。
涵洞由條磚及子母磚砌成。涵洞底部鋪以石板,南北兩壁用條磚砌成,高78-79厘米,砌法全用丁磚(南北向砌磚),錯縫平鋪,共8層,完整的條磚長29厘米,寬19厘米,厚9-9.5厘米。最後一層條磚以上用子母磚構成券頂,每排共用子母磚45塊,完整的子母磚長約32厘米,寬約23厘米,一端有一榫,另一端有一對應的鉚。涵洞的頂部距中門道的門道地面約2.5米左右。涵洞內寬1.4米,通寬2.04米,內高1.33米,通高1.65米。
北門道
北門道的下面也有一條排水涵洞。涵洞在門道下面呈東西向,通過城門以後,向西北彎曲,再向西通入城牆西側的城壕。
涵洞在門道下面的部分斷面呈方形,主要用石板砌成。砌法為:在底部平鋪一層石板,南、北兩側各立一排石板,頂部再用石板蓋上,構成一個方形的空間;有的地方南、北兩壁石板的高度不夠,則在石板的頂部加砌若干層條磚,以達到頂部所需要的高度;南北兩壁外側與溝槽壁之間,有的地方也以條磚填補縫隙。現存門道西側的一段保存較好,寬1米,內高77厘米,通高1.2米;門道東側的一段保存較差,內寬65厘米,通寬1.28米,壁高78厘米,頂部蓋板已經不存。
涵洞在向西流出北門道以後,為一段東南-西北向的券洞。券洞內高73-76厘米,通高1.07米,內寬80-85厘米,通寬1.35米。南、北兩壁用磚平鋪砌成,上面用子母磚券頂,每排共用子母磚約40塊。完整的子母磚長28厘米,寬18厘米,厚2.5-4.5厘米,均為素麵。
券洞以西,為東西向的明渠,兩壁有砌磚,砌磚多為子母磚。東部保存較好,西端被破壞,僅存生土壁。
清理中發現,中門道的地面平整,抹以草泥,使用痕跡很少,南門道則由於長期使用而變得坑坑窪窪。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中門道是皇帝專用的馳道,使用很少,而南門道是供官吏和百姓使用的通道,長期踩踏和輾壓所致。

出土的遺物

直城門遺址出土的遺物有漢代的磚、瓦及瓦當殘塊、鐵刀、鎧甲片、鐵戟、紅燒夯土塊、流碴、木炭等,以及後趙的戳印繩紋條磚、北朝的素麵板瓦殘片、繩紋條磚等。結合有關的史籍記載推斷,直城門始建於西漢初年的惠帝時期,在新莽末年的戰火中被焚毀。此後,南門道和中門道就此廢棄,北門道則經過清理修補繼續使用,經過十六國、西魏、北周,直到隋朝初年遷都大興城後才最終廢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