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測距離法

目測距離法

目測距離法是一種用手指和眼睛測量距離的簡易方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目測距離法
  • 定義:用手指和眼睛測量距離的簡易方法
  • 套用:軍事用途
  • 類型:測距方法
定義,測量方法,測距原理,實際套用,

定義

觀察者面向目標,伸出右手大拇指於兩眼之間,閉上左眼,用右眼通過拇指的一側對準目標,然後用左眼通過拇指同一側觀察,記住左眼視線對準的物體,估算出該物體與目標之間的距離,然後乘以10倍,便是目標距離.

測量方法

利用的是比例三角形原理。
大概是這樣子。
目測距離法
AB:AD=BC:ED
AB=(BC*AD)/ED
這裡的ED是眼睛的距離 定值
AD是手臂長度 定值
BC是交換眼睛後的物體偏移距離,估算.。 (如圖)目視估算距離:
量
方法一:
伸直右手手臂,豎起拇指放在右眼正前方位置。先閉左眼,對右眼沿拇指看到第一個點事物(測量目標)做出記錄,右手大拇指不動,然後閉上右眼,用左眼沿大拇指記錄第二個點事物,然後根據經驗
估算兩點事物間目視的大致距離。如一個士兵正常每步75厘米,普通成年人身寬五十厘米左右,樓房層高三米以內、三扇的窗戶寬在兩米左右,兩電線桿之間的距離,一般為50米。用目視測距範圍內可利用的地物估算出兩眼間目視的大致目標區域距離。
人的瞳孔間距約6cm,單臂長約60cm,二者之比為10倍。相似三角形原理。因此:
兩點事物間距 × 10 = 目標距離
(這種測算方式只能大致估算距離,誤差因人估算能力有所區別)
我另介紹幾種軍隊常用的估距方法:
方法二:
不同距離上不同目標的清晰程度
距離(米) 分 辨 目 標 清 晰 程 度
100 人臉特徵、手關節、步兵火器外部零件。
150—170 衣服的紐扣、水壺、裝備的細小部分。
200 房頂上的瓦片、樹葉、鐵絲。
250—300 牆可見縫,瓦能數溝;人臉五官不清;衣服、輕機槍、步槍的顏色可分。
400 人臉不清,頭肩可分。
500 門見開關,窗見格,瓦溝條條分不清;人頭肩不清,男女可分。
700 瓦面成絲;窗見襯;行人邁腿分左右,手肘分不清。
1000 房屋輪廓清楚,瓦片亂,門成方塊窗襯消;人體上下一般粗。
1500 瓦面平光,窗成洞;行人似蠕動,動作分不清。
2000 窗是黑影,門成洞;人成小黑點,停、動分不清。
3000 房屋模糊,門難辨,房上煙囪還可見。
方法三:準星覆蓋法。
準星的寬度是2毫米,瞄準時眼睛到準星的距離,各種武器都可以直接量出(如半自動步槍為74厘米)。目標(主要是人體)的寬度一般是50厘米。這樣,根據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就可以計算出各種武器在不同距離上準星寬度與目標(人體)寬度的關係。
根據計算,當準星寬度恰好能遮住一個人體時,各種常用武器的距離分別是:五六式半自動步槍200米,五六式衝鋒鎗160米,輕機槍170米;若遮住半個人體,就是它們距離的一半,即100米、80米和85米;若準星的一半就能遮住一個人體,那就是它們距離的一倍,即400米、320米和340米了。所以,只要記住準星遮蓋目標的情況,就能立即估出距離來。
方法四:用指北針測
指北針不但能給東西南北方向,還能告訴你到目標的距離。
工廠在設計製造指北針時,就已經考慮到用它測量距離的問題了。打開指北針,你馬上就能發現有準星、照門。準星座兩側尖端的寬度恰好是準星座到照門距離的十分之一。準星座就是估計判定距離的,所以叫“距離估定器”。
測量距離時,將指北針放平,用右眼通過照門、準星觀察目標,記住距離估定器照準現地的寬度,然後目測現地的寬度,並將該寬度乘以10,就是到目標的距離。若目標太窄也可以用估定器的一半照準,則應乘以20。
例如,測得敵坦克約為估定器的一半,已知敵坦克長約7米,則可以算出到坦克的距離為:7米×20=140米。
方法五:用臂長尺測
臂長尺就是一支刻有分劃的鉛筆(或木條)。
臂長尺上的分劃,是按每個人臂長(手臂向前平伸,從眼睛到拇指虎口的距離)的百分之一為一個分劃刻畫的,所以叫臂長尺。比如,某人的臂長是60厘米,那么臂長尺上的一個分劃就是6毫米。有了臂長尺,只要事先知道目標的大小,就可以用臂長尺測出距離。
臂長尺上的每個分劃是臂長的百分之一,如果目標的高度(或寬度)占一個分劃時,也正好是距離的百分之一,占兩個分劃,就是百分之二。這樣,根據相似三角形成比例的道理,距離:目標高度(間隔)=100(臂長)∶分劃數(臂長尺),就可以得出求距離的公式:
距離=高度(間隔)×100分劃數
例如:測得前方電話線桿的一個間隔,約5個分劃,我們知道一般電話線桿間隔是50米,那么到電線桿的距離是:
50米×100=1000米。
如果不知道物體的寬度(或高度),能不能用臂長尺來測量距離呢?也可以,但是要先創造一個已知距離條件,才能計算出所求距離。
當你用臂長尺觀測各種物體的分劃時,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觀測某物體的間隔(或高度0時,離物體越近,測的分劃數越多;反之,離物體越遠,測的分劃數越少。根據這個情況,我們就可以在前後兩個位置上對同一個目標測出大小兩個分劃數,並測出前後兩個觀測位置間的距離,有了這三個已知數,就可以按下列公式計算出距離了。
距離=前進(或後退)距離×小分劃
大分劃-小分劃。
例如,某工兵部隊,為了完成架橋任務,先派出偵察員測量河寬,這個偵察員先在河岸用臂長尺測得河對岸兩地物的間隔為8個分劃,然後照直後退30米處又測得該兩地物的間隔是5個分劃。把這些數值代入公式,計算出河寬是:
30×5=50米。
方法六: 用望遠鏡測
用望遠鏡測量距離的方法是:
拿起望遠鏡,先調整一下目鏡的間隔和焦距,便能清晰地看到:在右鏡筒的玻璃片上,刻有十字分劃。從十字交點起,左右的叫方向分劃,上下的叫高低分劃。每一個大分劃是十密位,每一個小分劃是五密位。
測量方向角時用方向分劃,測量垂直角時就用高低分劃。測量時,要持平望遠鏡,用任一方向分劃(或高低分劃)對準目標的一端,讀出到目標另一端間的密位數,即為該目標的方向角(或高低角)。如果所測兩目標間的方向角,大於望遠鏡的全部方向分劃數,可在兩示間選一輔助點分段測量,再將各段的密位數相加。
測出方向角(或高低角)後再根據已知目標的寬度(或高度),按下面的密位公式就可以計算出距離。
距離=目標寬度(或高度)×1000÷密位數
例如,已知某目標的寬度是100米,測得其方向角為70密位,到該目標的距離則為: 100米×1000/70=1429米
方法七:步測
用雙腳測量距離,首先要知道自己的步子有多大?走的快慢有個譜。不然,也是測不準確的。
《佇列條令》上對步子的大小有個規定,齊步走時,一單步長七十五厘米,走兩單步為一復步,一復步長一米五;行進速度每分鐘一百二十步。
為什麼規定步長一米五,步速每分鐘一百二十步呢?這是根據經驗得來的。無數次測驗的結果說明:一個成年人的步長,大約等於他眼睛距離地面高度的一半,例如某人從腳根到眼睛的高度是150厘米,他的步長就是75厘米。
還有一個經驗:我們每小時能走的公里數,恰與每三秒鐘內所邁的步數相同。例如,你平均三秒鐘能走五單步,那每小時你就可以走五公里。
方法七:
假設距離我們N米有一棵樹,測量我們到這棵樹的距離:
1、水平端起我們的右手臂,右手握拳,立起大拇指^_^
2、用右眼(左眼閉)將大拇指的左邊與樹重疊在一條直線上;
3、右手臂和大拇指不動,閉上右眼,再用左眼觀測大拇指左邊,會發現這個邊線離開樹右邊一段距離;
4、估算這段距離(這個也可以測量),將這個距離×10,得數就是我們距離這課樹的約略距離;
很早以前告訴我的,記得大致就是這個方法,有不對的地方,歡迎大家指正,共同學習^_^
這個“拇指測距法”,熟練、正確掌握後,1000m內,測量結果上下誤差在1m內。
具體測量方法是:將臂向前伸直,豎起拇指,閉左眼,使右眼的視線沿拇指一側對準目標左側(基準點),頭和手保持不動,再閉右眼,用左眼望住拇指,視線的延長線上有一點與目標在同一直線上的點,並記住視線對準的實地這個點,然後目測目標左側(基準點)至該點的寬度,將些寬度乘以10,即為站立點至目標的距離。這種方法誤差很大,只能用來大致估算

測距原理

這種方法是根據兩瞳孔的間隔約為自己臂長的十分之一,將測得實地物體的寬度乘以10,就得出了站立點至目標的距離。

實際套用

這種方法主要為軍事用途,在炮兵和狙擊手等缺乏必要的測距裝備時,常常用這種簡易的測距方法來確定目標的模糊距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