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成本控制

目標成本控制

目標成本控制是指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按照預先制定的成本計畫來調節影響成本費用的各種因素,以達到企業內部各部門各種耗費控制在計畫範圍內,從而達到使企業降低成本費用,提高經濟效益的目的。

目標成本控制法起源於日本,現在已在世界上許多行業中被廣泛套用。賓士、豐田、克萊斯勒汽車公司,松下、夏普電子公司,康柏、東芝等計算機公司,中國的邯鄲鋼鐵公司,美菱集團等均運用了目標成本法進行成本控制和績效管理,均取得了顯著成效。

目標成本控制法首先以市場行銷和市場競爭為基礎確定產品市場銷售價,然後以具有競爭性的市場價格和目標利潤倒推出產品的目標成本,體現了市場導向。目標利潤則是企業持續發展目標的體現,因此,目標成本控制法是將企業經營戰略與市場競爭有機結合起來的全面成本管理系統。

目標成本的計算公式為:目標成本=用戶可以接受的價格—目標利潤—稅金

在這種目標成本制中,新產品的成本不再是產品設計過程的結果,而是成為該過程的一個開端。產品設計的任務是設計出功能和質量滿足客戶要求,可以目標成本進行生產,能使公司賺到預期利潤的產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目標成本控制
  • 目的:提高經濟效益
  • 起源於:日本
  • 採用公司:賓士、豐田、克萊斯勒汽車公司
特點,原則,

特點

(1)全過程控制。目標成本控制貫穿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從市場預測與調查研究、產品策劃、設計開發、樣品試製到加工製造、材料採購、產品銷售和售後服務等各個階段、各個環節。所以,通過全過程所有環節的成本控制,以達到目標成本值,是目標成本控制的主要特點之一。
(2)全員參與。目標成本控制必須依靠企業的全體員工共同努力,人人都樹立起降低成本、節約開支的概念,使成本控制建立在可靠的民眾基礎之上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
(3)前饋性控制。目標成本控制的關鍵在於事前對成本耗費進行有效的控制,使浪費不致發生,使目標成本得以實現。如果消耗已經形成,並且相去甚遠,則補救莫及、難以挽回。所以,目標成本控制應在產品形成過程中對各項預訂的消耗標準進行嚴格控制,一般不允許脫離標準的超支發生,將一切浪費消滅在萌芽狀態。

原則

要使目標成本控制有效,必須遵循目標成本控制的原則。
其一是全面性原則;
其二是開源與節流相結合的原則;
其三是責、權、利相結合的原則;
其四是職能控制的原則,它要求按成本目標衡量成本計畫的完成情況並糾正成本計畫執行中的偏差,以確保成本目標的實現;
其五是目標管理的原則,它要求成本控制以目標成本為依據,對企業的各項成本開支進行嚴格地限制、監督和指導,力求以最少的成本耗費,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