盬子雞

盬子雞

盬(gǔ,)子雞”,又名紫陽雞,發源於重慶市奉節縣。其選料甚嚴,做工考究,是世代相傳深受人們喜愛的傳統美食。它以高山松柴熏制的老臘肉和農家土雞再輔以陳年“大頭菜”用特製盬子汽蒸而成,距今有上千年歷史。一九八六年時任總理趙紫陽蒞臨奉節,品嘗此菜後總理一行讚不絕口,並將此菜工藝帶回北京,而後此菜在川東地區名聲大噪,從此走紅,紫陽雞因此得名,繼而名揚華夏。近年此菜傳承人越來越少,是瀕臨滅絕菜品。2011年該菜品已批准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盬子雞”是山區勞動人民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熱愛生活,注重飲食文化,就地取材逐漸自然形成的一種精湛傳統飲食技藝。其特點為:“冷凝蒸餾,化氣為湯,肉質鮮嫩,湯醇味美,入味七分,回味三分”。1804年,“盬子雞”的創始人龔紹虞為“盬子雞”專門吟詩一首,以短小精煉的篇幅總結了盬子雞的烹製工藝和食用價值:“雞不開叫臘肉香,大頭蘿蔔配生薑,不用生水自有水,文武火用小火常。骨肉相離最適味,陰陽相調最壯陽” 。

奉節民間美食竹園盬子雞的烹製工具很奇巧,初看是一隻普通的陶瓦罐,圓柱體形,中間有些凸出,很像樂器中的“鼓”,名字叫“盬(gǔ,音古)子”。這個“盬”是個不常用字,不注音的話,很多人都不認識。盬子只有奉節竹園鎮的鄉間民窯在燒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盬子雞
  • 主要食材:農家土雞、臘肉,陳年大頭菜
  • 口味:鹹
  • 發源地:重慶市奉節縣
相關做法,歷史背景,

相關做法

2萬次播放
00:27
特殊的器皿,講究的選材,獨特的烹飪方法成就夔州美食盬子雞
美食盬子雞的主料是鄉下土雞整隻,合著宰成小坨的老臘肉,當然有臘豬蹄膀加進去再好不過了,配料菜為農戶自家醃製的陳年大頭菜。大頭菜學名蕪菁,外型酷似圓頭蘿蔔,像做榨菜一樣用鹽浸漬後,潷去水,再放到罈子里乾貯,民間稱乾鹹菜,它與榨菜、芽菜、冬菜一起,合稱四川民間四大醃菜。大凡熟悉川菜的人都知道,不論是餐館的大廚小師傅,還是一般的家庭主婦,做菜時都喜歡適當加些醃菜,以提味增香。
食材放進盬子後,並不直接拿盬子到灶上去煮,而是放在鐵鍋里摻水蒸。陶製的盬子底部邊沿,均勻地分布著四個小孔,在盬子內壁的上口邊沿也相應地有四個小孔,為上下連通這些小孔,製作盬子陶坯時,附著壁做了四條凸出的空心暗槽。當鐵鍋里的水燒得滾開時,蒸汽便從盬子底的小孔里紛紛鑽進去,再從內壁的小孔噴出來。盬子裡的食材都是乾放進去的,沒摻水,全靠小孔噴出的蒸汽將其汽熟,時間差不多要四個小時,盬子雞的土名因此叫汽鍋雞。汽熟的土雞和老臘肉少了許多的油膩,其形態仍然保持著原樣,吃到嘴裡卻已爛熟。
我們品嘗時的盬子雞卻有湯有水,而且喝起來還非常鮮。食材是乾放進去的,湯又是從哪裡來的呢?原來汽蒸過程中,盬子裡的蒸汽太多了,會一個勁兒從蓋縫兒里飄出來,盬子蓋的蓋頂陶製了幾厘米高的沿邊,成為一隻瓦盤,在瓦盤裡摻滿冷水,並且隨時更換,以保持一定的涼度。當盬子裡的蒸汽上升時,遇冷就凝成蒸餾水,滴在食材里,化汽為湯,合著土雞的鮮、臘肉的香,特別是混合了陳年大頭菜獨有的那種醃香味,就有了一鍋鮮美的雞湯。

歷史背景

這個烹製工具盬子的“盬”字,不僅不是常用字,而且字義與烹製工具也毫不相干,連《奉節縣誌》都沒作過記載。盬為古代鹽池名,也是“沒有經過熬制的鹽”,還解釋為:不堅固、停止。我在想,它是不是本身就叫“鼓子”,當地人為了獨特,才用了這個“盬”字?
一位奉節文化人告訴我,這個“盬”是個錯字,正確的是上下結構字,上部左邊為“古”,右邊是“缶”,下部為“皿”,可在電腦上用拼音和五筆輸入法,都無法打出這個字來。
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這位文化人在竹園鎮,第一次品嘗到了當地稱為“gǔ子雞”的美食,十分感嘆它的獨特魅力,撰文在《四川日報》上作了宣傳。“gǔ”在當地只有讀音,他比較了很多的“gǔ”字,其中按陶瓦罐的外形叫“鼓子”也可,但古缶皿組成的“gǔ”字,字義是“一種周圍陡直的深鍋”,覺得要適合這個烹製工具一些。
當年電腦還沒普及,這位文化人是手寫文稿,可書任何難字,報紙由鉛字排版印刷,鑄一個生僻字也很容易。可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製作技藝時,電腦上打不出古缶皿的“gǔ”字,經過商議,最終選擇了同音同形異義的“盬”字代替。
2011年4月,竹園盬子雞被列入重慶市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約定俗成了盬子雞。
2013年10月21日,盬子雞盬子製作技藝專題片在中央2台消費主張欄目播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