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根(香港鳳凰影片公司創始人)

盧根(香港鳳凰影片公司創始人)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盧根(1888-1968)廣東省香山縣人。在我國的電影產業早期,全國的電影院基本上掌握在三個廣東人手裡,他們便是盧根、曾煥堂和羅明佑。其中,有著王者之稱的盧根,也是天津早年最為著名的電影實業家,他創造了那個年代天津電影業的輝煌,被稱為電影界的“華南王”。他在天津的10年歲月,對電影事業進行了不懈地努力與開拓,不僅對天津,對整箇中國早期電影業的發展與繁榮,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盧根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廣東省香山縣
  • 出生日期:1888年
  • 逝世日期:1968年
  • 職業:電影製作人
  • 主要成就:電影發行大王、電影院大王
    創辦香港有攝影棚的鳳凰影片公司
  • 性別:男
個人履歷,人物生平,社會評價,成就及榮譽,個人其他信息,

個人履歷

1888年生。在香港長大和受教育,曾在律師樓工作,後經營冰塊生意致富。1919年,開始從事電影事業,初與友人合股開設香港新比照電影院。不久,創辦明達公司,代理西片。當時,在一個很長時期內壟斷香港與內地的西片發行,盈利不菲。又在香港及內地購置大批電影院,還創辦振業公司,在內地代理外國電影機械。他是上海中國電影院托拉斯組織——聯合公司的決策人兼大股東。
盧根
1935年,投資200萬港元,創辦香港首間建有攝影棚的鳳凰影片公司,並招聘大批知名電影工作者,又大批培養電影演員。準備在電影製片工作上大展拳腳,由於在上海上了一外籍騙子的當,致使資金周轉不靈,宣告破產,鳳凰公司亦告結束。後在廣州經商,又移居上海。
1968年病逝。一生為香港及中國的電影事業作出不少貢獻。

人物生平

1896年,即世界電影誕生的第二年,中國本土的電影業,便從商業放映起步了。在中國,最早從事電影放映及發行業的是外國人,隨後是廣東人。他們最先與外國片商交易,並且開始建立自己的電影院及院線。在我國的電影產業早期,全國的電影院基本上掌握在三個廣東人手裡,他們便是盧根、曾煥堂和羅明佑。其中,有著王者之稱的盧根,也是天津早年最為著名的電影實業家,他創造了那個年代天津電影業的輝煌。
盧根(1888-1968)廣東省香山縣人。年少時,他跟哥哥到香港當學徒,並就讀於英文書院。在港期間,他在律師樓工作過,隨後又經營冰塊業,由此積攢了人生財富的第一桶金。不久他覺察到:在城市生活中,特別是在香港、廣州、天津、上海這些發達城市,看電影成為大眾最時尚的娛樂方式,他決意投資電影業。1924年他與人合資,在香港的擺花街,開設了新比照電影院。生意空前紅火,讓他看到了電影的巨大潛力和魅力,於是繼續擴大投資,與人合股創辦明達股份有限公司,代理美國各大影片公司(如米高梅公司)在中國的發行。
發行影片,使明達公司蜚聲中外電影界,也使盧根賺到了很多錢。他把賺來的錢投資在電影院的收購和建設上,很快便成為電影界的“華南王”。此時他不僅在香港擁有皇后、新世界、平安三家影院,還在廣州興建了著名的南關、明珠、模範等電影院。盧根帶著成功的喜悅和經驗繼續北上,1925年,他收購了英商平安電影公司。當時,該公司旗下共有四家影院,其中兩家在天津,即赫赫有名的平安影院(今音樂廳)和光明影院。
平安影院,是天津第一家由外國人開設的電影院。始建於1909年,主持人是英籍印度人巴厘。1922年遷至英租界的小白樓,影院仿古羅馬劇院樣式,精美絕倫,創天津豪華電影院之最。自盧根掌管以來,平安影院主要放映美國影片,《歌舞昇平》在此首映,開創了天津放映有聲電影的先河。在宣傳方面,平安影院也是獨樹一幟。在放映第一次世界大戰紀錄片時,工作人員從美國軍營借來鐵甲車,擺在門前做廣告,這也是天津電影界第一次用實物做廣告。1927年盧根與羅明佑成立華北影業公司,先後招錄了朱石麟、熊式一、費穆、賀孟斧、沈浮等人,他們後來都成了中國著名的編劇和導演。到1929年,華北影業公司進入全盛時期,通過建造和收購,在華北和東北已擁有30多個電影院,獨執我國北方放映業的牛耳。
光明影院,前身是光明社,建於1919年,創辦人也是巴厘。1926年夏,天津第一部滑稽諷刺故事片《大皮包》在此首映。1929年遷址於濱江道,與勸業場巍然對峙。在當時,由於光明影院是津城唯一放映頭輪國產片的影院,被譽為“國片之宮”。1933年《姊妹花》在光明首映,創造了連映90多天滿座的票房紀錄,該片由鄭正秋編導,胡蝶主演,轟動一時。不久光明影院再掀高潮,又一次成為萬人矚目的焦點。一是光明影院實行新座位制,觀眾可以隨意挑選座位,成為一大新聞;二是著名影星周璇、嚴華夫婦來津旅行結婚,在津逗留期間,光明影院加演她的《四季歌》等流行歌曲,創造了津城無處不“四季”的盛況。但隨著抗日戰爭、太平洋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接踵而至,盛況難再,盧根的電影時代宣告終結。在戰亂中,光明和平安影院歷經磨難,不是被日本人劫收就是被國民黨沒收,慘澹經營。解放後,兩家影院被天津市文化局接管,改為國營,從此光明影院成為天津第一家豪華特級影院。1960年平安影院更名為音樂廳,成為天津唯一專業演出交響樂的場所。
1968年1月9日,盧根病逝於上海,享年80歲。回顧他在天津的10年歲月,對電影事業進行了不懈地努力與開拓,不僅對天津,對整箇中國早期電影業的發展與繁榮,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他所創立的電影院,西式的古典建築與電影的光與影交織在一起,本身就是不朽的文化與藝術,值得我們世代珍藏。

社會評價

“盧根,是香港電影界值得特別記述的特出的人物。因為他在發行電影、經營電影院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他不獨是香港的電影發行大王、電影院大王,而且一度是中國的電影發行大王、電影院大王。”
——余慕雲(《香港電影掌故》)

成就及榮譽

盧根:影院大王
電影值得說的事情實在太多了,儘管其從誕生至今只有短短一百多年的歷史。現在是難以想像了,沒有電影的生活會是個什麼樣子,現在更難以想像,不到一百年前,電影出現在中國時是多么的轟動,看電影是多么時尚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電影傳入中國的早期,文以載道的傳統思維始終若有似無地掩藏在社會心理當中,面對電影這樣一種西方文明的新鮮事物也沒有多少例外。許多有識之士把電影也當作了一個強國富民之路,如黎民偉羅明佑關文清、趙樹燊等人,提出要“電影救國”、“振興中國電影事業”、“導人向善”、“教育人民”、“移風易俗”。聯繫到當時的社會背景,這種觀念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很值得後人尊敬。
與這些人物相比,曾經號稱是“中國電影院大王”的盧根,他的境界顯然沒有那么高,苛刻一點的評價會是:他只是個商人,一個會利用電影賺錢的商人。在中國傳統理念里,工農兵學商,商人是列為最下一等的。輕看商人當然不對,但現在的觀念又有點過頭,過於高看商人了。
終其一生,盧根最重要的活動與成就,都是在電影行業裡面取得的。從他的經歷來看,盧根是個相當有生意頭腦的人,也是個非常有氣魄的商人。他掘到第一捅金之後,意識到剛出現不久的電影是個巨大無比的市場,於是從最先創辦電影院開始,進而代理電影發行,代理國外電影放映設備,再到後來投巨資開設獨立的電影公司,建培養演員的培訓班,一系列完整而成型的計畫,充分反映出這個商人的精明與龐大野心。如果不是後來因受騙而導致破產,建立一個巨型的電影王國也不是沒有可能。
香港、廣州、天津、上海,二十世紀中國最先接觸西方文明、經濟最發達的城市,盧根能迅速意識到電影在現代城市中所占有的地位,已經足可以說明他的敏銳觸覺了。他創辦的幾家著名電影院,都是在這幾座城市中的最繁華地段。作為當時的城市生活中最具時尚意味的娛樂方式,電影院是人們趨之若鶩的地方。去電影院不僅是看一場電影這么簡單,還是人們切身體驗現代科技文明、藝術形式的過程,以及一種文明的生活方式。據我所知,盧根在天津、上海等地創辦的幾個電影院,現在仍然是當地一個重要的文化場所。
事實上,電影早期完全是作為一個大眾娛樂手段而出現的。盧根的整個電影生涯,也正是以商業的眼光來看待與操作,他還原了電影的娛樂本質,找到了普及的最合適渠道。即使他在鳳凰電影公司中引進著名導演與演員、培訓新人,也都是為了電影賣座,與藝術沒有多大的關聯的。當然,電影在自身的演變中逐漸成為最有大眾基礎,最具有影響力的藝術表現形式之一。
如同今天的默多克其實也並非那么熱愛傳媒事業卻建立起了一個傳媒帝國一樣,那么,把他依靠電影業賺錢的出發點放在一旁,從客觀上來看,盧根對電影業在中國的發展與繁榮,起到了一個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他所創立的電影院,西式的精美建築與電影的光與影聯繫在一起,就具有了別有一番趣味的歷史感,他也在無意中為當今的小資們建設了幾處懷舊的好去處。
據說盧根工作起來非常勤奮,常常一早便到辦公室忙碌,很晚才離開,屬於事必躬親的人。而且,他又對下屬極嚴,人緣不好,親和力不強,這也就導致他在後來的落魄中被人落井下石。
商場如戰場,從來都是最殘酷的地方。不過我實在想不明白,以盧根此前在商場上的野心與眼光,並不是那種庸碌的平常之輩,不該就此偃旗息鼓的,但盧根1935年破產之後,的確沒有再東山再起。
遙想西楚霸王項羽垓下之敗後,自刎在烏江邊,讓劉邦成就了一代霸業,後代詩人杜牧有詩感慨道: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然而未來終究是未可知,也許是真沒那個能力了,也許是沒有當初的歷史機遇了,人們也就漸漸淡忘了這位曾在電影界中風雲一時的“中國電影院大王”。

個人其他信息

盧根和鳳凰公司
1933年,盧根又在香港創辦了代理世界各國電影機械的“振業公司”。當時全中國的電影院要購買各種電影器械和配換零件,都要由“振業”採購。但盧根還不滿足於僅僅在電影院、代理電影發行、電影放映設備上的生意,他還想建設一個從生產到面向觀眾的一條龍式的電影王國。1935年,他在香港創辦了有龐大製片計畫的鳳凰影片公司,試圖在香港電影製片業中大展手腳。
香港電影發展史上,鳳凰影片公司是一間值得特別一提的電影公司。盧根在創辦時,總共投資200萬元,當時的200萬是一筆極大的資金,聞名全國。而當時,規模宏大的“聯華影業公司”的實收股本亦不足500萬元,由此可以想見,盧根在做這次投資時是怎樣的雄心勃勃。
鳳凰公司開設在香港北角名園山聯華港廠舊地。創立後,盧根立即興建了新的攝影棚,購買新型的電影投影機和錄音機,包括一部RCA廠出品的流動錄音車,可以開到任何現場進行錄音,這在當時是前所未有的。值得一提的是,盧根並不僅僅是個頭腦簡單的生意人。他知道,沒有足夠的人才是辦不成大事的,電影業尤其如此,於是,他一方面在香港聘請知名的編導演人才(例如導演侯曜、演員吳楚帆等)加盟鳳凰公司,另一方面,到上海招聘大批知名的電影工作者到香港效力,當時應聘南下的有導演李應源、莫康時,演員王元龍王次龍,技術人員李文光萬滌寰等。
鳳凰公司還開辦了大規模的演員訓練班,一次就招收了200名學員,其中各種年齡段的人都有。盧根想為公司培養各種演員,所以給學員的待遇也相當可觀,一入學即每人每月發津貼十元(當時一個人的生活費六元),三個月後更加到三十元。訓練班課程有表演術、國語、粵樂等,要求很嚴格,以一個月為一階段,如學習成績不好便勒令退學。他創辦演員培訓班的模式後來一直為香港的製片機構所沿用,當今許多藝員都是通過這條路而走進娛樂圈的。
鳳凰公司的目標沒有局限於香港一地,還準備在全中國的電影院放映,所以除了粵語片之外,還準備拍攝國語片。可惜,鳳凰公司只出產了三部影片,便因盧根的破產而終結,演員培訓計畫也被迫中止,變成一間令人惋惜的壯志未酬的電影製片公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