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玉

盤玉

古玉器做專門的撫玩,使其由生坑狀加速熟化,稱作盤玩古玉或古玉盤玩,簡稱盤玉。

這屬於民間流傳的一種賞玩古玉的方法。通過盤玉,可以使古玉器的質地呈現特別的變化,猶如脫胎換骨狀若寶石,是古玉器藏家玩家的樂趣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盤玉
  • 別稱:古玉盤玩
  • 屬性:賞玩古玉器的方法
  • 功能:為古玉收藏者提供樂趣與鑑賞方法
簡介,清代和民國的盤玉,清代陳性《玉紀》,清代劉心白(氵缶)《玉紀補》,民國李迺宣《玉說》,民國 劉大同《古玉辨》,分類,文盤,武盤,意盤,盤玉禁忌,古人盤玉,盤古玉,盤功與盤玉,盤玉的條件,盤玉三忌,

簡介

中國古玉器是中華文明所特有的器物,至少延續了八、九千年,其間後世對古玉器的玩賞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並不多見於記載,直至晚清陳性玉紀》才有較為詳細的論說古玉盤玩。並為其後的清末的劉心白《玉紀補》;民國時李迺宣《玉說》及劉大同《古玉辨》等所傳承。
故宮舊藏古玉璧故宮舊藏古玉璧
天然玉石都至少形成於數千萬年前的地質變化,一個籽料也需在河裡滾動數萬年方才圓滑有皮色,但是沒有任何一個在人手中數年或數十年能被玩的轉色並狀若蜜蠟寶石;如脫胎換骨一般,這種情形只會發生在玉料被人為加工成玉器之後,在與人的長期接觸或是入土僅千年上下;再出土由人做盤玩後才會出現。因此,盤玉屬於中國玉文化中的一種深層次現象,是人類與古物之間的一種特殊的互動。這種屬於實踐經驗的知識與考古、歷史之類的知識並不相同,未經實踐者也無法明了。盤玉不但為古玉收藏者帶來一種淳厚的樂趣,能否出現特定的盤玩變化也是最終判定玉器是否為真古玉的一種方法。
盤玉的方法最早詳見於《玉紀》,當中分為文盤、武盤和意盤,民國劉大同《古玉辨》則作急盤、緩盤、意盤,為現今的藏家玩家所奉行。各種方法的目的都是加速熟化古玉。從故宮舊藏古玉的一些情形看,古玉器出土後即便可能未經盤玩,也會出現逐漸熟化。而古物的熟化現象也不是古玉所獨有,如《玉紀》也說:“不獨舊玉可養,即寶石、珊瑚、入土厄爛,得人氣養之,亦能脫胎復原。”實際上,傳世的角類、木類等甚至銀器、銅器如經人長期把玩,也會出現滋潤等特別的現象,只是古玉器的變化格外顯著而已。這也真實的反映出古玩的玩賞之意。

清代和民國的盤玉

清代陳性《玉紀》

盤 功
凡三代以上舊玉,初出土時質地鬆軟,不可驟盤,只可在手中撫摩或藏於貼身,常得人氣養之。年余,玉氣稍蘇,謂之臘肉骨。又養一二年,玉稍復明,謂之臘肉皮。(雲骨,雲皮,以其狀相似出)養之年久,地漲自然透也。層厚一層,徐徐復硬,再掛再養,色漿亦自然漸漸鋪滿,還原十足,酷似寶石。此謂之文功。非十餘年不能成也。
若欲速成,須用武功。亦必得人氣養之復硬,然後用舊白布輕輕擦之,稍蘇,再換新白布,愈擦愈熱,(數人晝夜替換輪擦,不可間斷)水銀自從土門內漸次擠出,擦落,其中灰土亦隨之而去。(水銀透出處謂之土門,甚至裂成大縫,復原時水銀自然去盡,融化無跡。不知者多誤認為損璺)於是玉氣漸漸透明,顏色徐徐融化,地漲亦層層透足,色漿亦處處鋪滿。三年不間斷,可以成功。既蘇且明,酷似水晶,仍須人氣養之,方能還原如寶石,此所謂武功也。
及其成功,皆是脫胎舊玉。脫胎雲者,玉器埋土中三四千年,朽爛如石灰,出世常得人氣養之復原,石性全去,但存精華,猶之仙者脫盡凡胎之意。其玉晶瑩明潔,毫無渣滓瑕疵,似寶石而更含光,純粹乃陰陽二氣之精也,故稱寶玉。
此非親歷其境者不知,亦非初學賞鑒家所肯信也。至其終始,顏色時驟時散,變化多端,竟似晴雲舒捲,幻化無心,令人莫測。亦莫知其所以然也。
不獨舊玉可養,即寶石、珊瑚、入土厄爛,得人氣養之,亦能脫胎復原。惟蚌珠,不過百年,已成灰土矣。
如入土雖已受沁,而未經厄爛之舊玉,年代較近,其體尚堅,盡可用灰提法煮之,提出玉中水銀灰土。再看身分,或用豬鬃刷,或用棕老虎,或用麩皮袋,或用米粉袋等法盤之,成功較易。然看火候最難得法,太過不及,均於玉有傷,不若人氣暖和養之穩妥。不諳者未可輕試也。
灰提法
用栗炭、木賊草泡水,入銀硝少許,合裝大瓦罐內,將玉懸空掛於其中,用栗炭火煮之,水淺隨添,以提出玉中水銀、灰土為度。
養損璺
初出土之舊玉,質地未堅,倘有誤碰損璺,(音部,破損痕也。揚子《方言》:秦晉器破而未離謂之璺)只要不落,即掛在貼身。常時養之,日久自能合攏。
忌油污
舊玉地漲未足,色漿未滿,土門未合之前,倘有水銀、灰土在內者,切忌沾染油膩,並婦女污手盤玩。倘沾油污,則土門閉塞,水銀停住,灰土永不能出矣,縱加盤功,終無益也。

清代劉心白(氵缶)《玉紀補》

傳世古,不可灰並不可清煮。紅白玉色已鮮明,不可灰。石灰沁不可灰,須以人乳頻頻蒸之俟,其色稍潤,然後加盤功。
凡灰提,須竟日之功俟,提出之灰土,盤盡然後再灰。或摒去灰滓,以清灰水煮之,或以清水懸瓦罐內煮之。皆清煮法也。較灰提穩妥無害。(凡煮,玉必懸空無著。)
煮玉出罐,乘熱盤刷則灰土易退,切不可乘熱置風雪中及冷水內,恐致燥裂。

民國李迺宣《玉說》

說盤工之簡便法
水煮法
凡出土古玉土氣深重者,即以大瓦罐置細茶葉於罐底以玉繫繩懸空其中,以清水文火煮之,以提沁入之土氣,復將玉取出乘熱以圓密棕刷刷之,歷試多次,即新粗布時時擦之,或刷或擦,玉體因摩擦生熱水銀活動流出於不覺,而土氣隨之以出。(摩擦熱度高時,如銀星灰點自細毛孔流出者,水銀及灰土也。)久久則土氣脫去,色采煥然。(或以陳氏原心玉紀灰提法,藥品加石灰少許試之亦得。凡出土玉器忌油污,油膩滯入則灰土不易出。)
二,久掛法
水煮或於玉有傷,(若水熱過茂,則玉理即有小裂痕,如毛髮而微,盤久則合攏。凡煮玉與食物不同,罐須敞口,不加蓋。否則熱度太高。)小器貼身久掛亦能生潤,年久則土氣自脫,不脫者石也。若玉之大器非可以掛,則須慎重煮之,毋為火所傷也。(玉沉罐底近火炙則玉傷。)

民國 劉大同《古玉辨》

盤玉之法
凡出土舊玉,乾坑者,多土蝕,水坑者,多水銹,火坑者,多乾燥,雖有最美之色沁,如無盤功,則隱而不彰,玉理含而不露之淺淡色,更不易見,況污濁之氣,尤難退淨,欲其變寶石色,不亦憂憂乎其難哉。
故盤玉者,常知有急盤,緩盤,意盤三法。
急盤須佩於身邊,以人氣養之,數月質稍硬,然後用舊布擦之,稍醒,再用新布擦之,帶色之布,切不可用。以白布粗布為相宜,愈擦則玉愈熱,不宜間斷,若晝夜擦之,灰土濁氣,燥性自然退去,受色之處自能凝結,色愈斂而愈艷,玉可復原此急盤之法也。
緩盤須常系腰中,借人氣養之,二三年色微變,再養數年,色即鮮明,佩至十餘年後,或可復原,此言秦漢之舊玉,若三代古玉,非六七十年,不易奏效,誠以玉入土年愈久,而盤愈難,因其所受地氣,深入玉骨,非常年佩之,而精光未易露出也,此緩盤之法也。
意盤之法,人多不解,必須持在手內,把玩之,珍愛之,時時摩挲,意想玉之美德,足以化我之氣質,養我之性情,使我一生純正而無私慾之蒙蔽,至誠所感,金石為開,而玉自能復原矣,此意盤之法。與急盤緩盤之法不同,面壁工夫,能者鮮矣。
夫三代古玉,盤之年久,皆能脫胎,脫胎者渣澤淨盡,清光大來,直同成仙者脫去凡胎之意也。聞之寶石珊瑚等類,入土年久,亦多土蝕,得人氣養之,亦能還原,惟蚌珠入土百年後,便成灰土,若入土年代較近之玉,其體尚堅,盡可用灰提法煮之,再用豬宗刷,或麩皮袋,或椶老虎,或米粉袋等物,盤之,立見功效,以其與入土年久,體松質軟者,不同故也。但盤時須看火候,過與不及,均於玉有傷,不如人氣養之之為愈也。癸丑出亡日京時,見中國菜館,有蓬萊戚姓,腰系一黃玉系璧,雕以雲雷紋,受紅白黑三色沁,形如寶石,余欲購之,渠雲是其先人戚元敬先生所遺,今十餘世矣,家中所存舊物,僅餘此耳,余為之惋惜者久之。
盤玉之難易
出土古玉,以還原為貴,欲古玉還原,非盤之不為功。但盤有難易之別,易盤者,其質地輕鬆,故色沁雖濃厚,亦易盤出。難盤者,其質地堅潔,故色沁雖淺薄,亦難盤出。是以三代以上之玉,色沁雖薄,亦非數十年之盤功,不能生效。
族弟紹臣,贈一黃玉璜,刀法深秀,水銀沁,薄如蟬翼,雲系燕庭公所遺,至今尚未盤出。秦漢之玉,盤須十餘年,六朝之玉,色沁雖極透,但盤之二三年,即狀如水晶。
諺語云,舊玉盤三伏,猶勝三年余,蓋以三伏炎熱,金石皆能出汗,故易盤耳。若嚴冬盤玉,非在暖室,不易生效。
凡嗜古玉者,皆欲親自把玩,如生坑而能經親手盤出者,較之熟坑則尤妙,此中原理,以親手所盤之玉,年愈久情愈深故也。
灰提油法
用木賊草,栗色炭灰,泡水加入銀硝少許,盛於瓦罐中,將玉懸掛中間,用栗炭火煑之,水淺即添,以提出玉中水銀灰土濁氣為度,有銅綠金銀沁者,不可用此法,宜用人乳蒸之,若未經出土之玉,不但不可用灰提,並不可用滾水煮,以其燥,傷玉質耳。

分類

文盤

一件玉器將她放在一個小布袋裡面,貼身而藏,用人體較為恆定的溫度,一年以後再在手上摩挲盤玩,直到玉器恢復到本來面目。文盤耗時費力,往往三五年不能奏效,若入土時間太長,盤玩時間往往十來年,甚至數十年,清代歷史上曾有父子兩代盤一塊玉器的佳話,窮其一生盤玩一塊玉器的事,史不絕載。南京博物館藏一件清代出土的玉器,被盤玩得包漿鋥亮,潤澤無比,專家估計這一件玉器已經被盤玩了一個甲子(60年)以上。

武盤

所謂武盤,就是通過人為的力量,不斷的盤玩,以祈儘快達到玩熟的目的。這種盤法玉器商人採用較多。玉器經過一年的佩戴以後,硬度逐漸恢復,就用舊白布(切忌有顏色的布)包裹後,僱請專人日夜不斷的磨擦,玉器磨擦升溫,越擦越熱,過了一段時期,就換上新白布,仍不斷磨擦,玉器磨擦受熱的高溫可以將玉器中的灰土快速的逼出來,色沁不斷凝結,玉的顏色也越來越鮮亮,大約一年就可以恢復玉器的原狀。但武盤稍有不慎,玉器就可能毀於一旦。

意盤

是指玉器收藏家將玉器持於手上,一邊盤玩,一邊想著玉的美德,不斷的從玉的美德中吸取精華,養自身之氣質,久而久之,可以達到玉人合一的高尚境界,玉器得到了養護,盤玉人的精神也得到了升華。意盤是一種極高境界,需要面壁的精神,與其說是人盤玉,不如說是玉盤人,人玉合一,精神通靈,歷史上極少能夠有人達到這樣的精神境界,遑論浮躁的現代人了。
意盤精神境界要求太高,武盤須請人日夜不斷的盤,成本太大,當前的玉器收藏家大多採取文盤結合武盤的方法,既貼身佩戴,又時時拿在手中盤玩。不過無論採取什麼樣的盤玉方式,新坑玉器不可立馬盤玩,須貼身藏一年後,等硬度恢復了方可。

盤玉禁忌

盤玉的禁忌很多,忌跌、忌冷熱無常、忌火烤、忌酸、忌油污、忌塵土、忌化學物質,意盤還忌貪婪、忌狡詐那些用各種化學藥劑、 煙燻火烤盤玉是暴殄天物,應該受到唾棄。廣大玉器愛好者在購買時要注意識別玉。
玉件到手,先用常溫清水浸泡2~3個小時(待表面付著物軟化),然後用牙刷刷洗乾淨,再放入熱水(新玉約70-80度左右,老玉50-60度左右)中浸泡,浸泡到熱水與玉慢慢自然冷卻,通常我都會置於空氣不流通的保溫場所,讓熱水徐徐冷卻,讓玉件的毛細孔像皮膚一樣舒張,將內部污垢吐納乾淨,如此循環3次,之後大約每3個 月到半年進行一次,夏季則約1到2個月進行一次。
第二天開始盤玩,首先選條中國結的繩子(注意,買好的不容易掉色的繩子),將玉件綁在腰際“內外褲”之間(注意不讓玉接觸皮膚),閒暇時拿在手上盤玩,但記得手是擦乾淨的,還有平時千萬記得不要把玉件往臉上和鼻子上去抹油(經常見到),那油可不是所謂的玉的滋潤液喔,反而會適得其反將玉毛孔封死,使盤出來的玉光澤顯得很悶,還有我也不用豬鬃刷,因為,刷出的包漿感覺對帶有賊光,在此建議平常可用柔軟的、純棉長毛巾盤,但不宜使用染色布或化纖的硬布料擦試!在夏季經一個星期(冬季約2~3個星期)盤玩後,每天晚上洗澡時候用溫清水(約40度)先浸泡一段時間再刷洗乾淨,請注意千萬避免與肥皂直接接觸,之後就只要常保持玉件清潔即可,如方便也可常洗刷,眾所周知,汗液帶有鹽分,揮發性脂肪及尿素等,玉件接觸太多的汗,佩戴後又不即時清理乾淨,時間一長玉會受到侵蝕,使外層受損,影響原有的光澤度。尤其使白玉,更忌汗和油脂。白玉若過多接觸汗液則容易變成淡黃色,不再純白如脂。
經過一段時間的盤玩,玉件本身的質地會漸漸的顯露出來,好的玉溫潤有餘,靈氣十足,且會越看越賞心悅目!那種感受絕非言語能形容,其中滋味,只能經由本身的經歷,在盤玩的整個過程慢慢體會其樂趣了!
凡出土的古玉,多數有色沁,但暗淡不顯,因此以還原為貴。如果得到一塊真舊而有多種色沁的古佩玉,藏而不玩,則等於暴殄天物,得寶如得草而已。通常出土的古玉,因為出土的地點不同,所以蝕銹和色沁的性質亦不同。比方,南方出自水坑的,或地氣特別潮濕、地層特別多積水的,出土的古玉就多水銹。
北方出自乾坑的,多數古玉的土蝕亦多。如果出自火坑的,古玉的玉身便乾燥。由於土吃水蝕,加上乾濕不同的經年累月煎熬,古玉即使有最美麗豐繁的色沁,亦會隱而不彰,藏而不露。玉理本身有深淺色,同時亦浸積了不少污濁之氣。若不加以盤之玩之,便玉理不顯,色沁不出,污濁之氣不除了。若要上佳色沁的古玉顯出寶石之色,必須講究盤功。

古人盤玉

大凡出土的舊玉,多遭土的侵蝕,帶有各種色沁,收存後需以盤功使之恢複本性。前人認為,古玉器溫潤純厚,晶瑩光潔,尤其各種色沁之妙,如同浮雲遮曰,舞鶴游天,富有無窮的奇致異趣,不僅悅人之目,且能悅人之心。
盤玉
但古玉縱然具有最美的色沁,如不加盤功,則將隱而不彰,玉理之色更不易見,玉性不還復,形同頑石。故前人十分重視和講究盤玉之法,劉大同在《古玉辨》中論之頗詳,其將盤玉分為急盤、緩盤、意盤3種,曰:“急盤須佩於身邊,以人氣養之,數月質稍硬,然後用舊布擦之,稍蘇,再用新布擦之,帶色之布切不可用,以白布粗布為相宜,愈擦則玉愈熱,不宜間斷,若晝夜擦之,灰土濁氣,燥性自然退去,受色之處自能凝結,色愈斂而愈艷,玉可復原,此急盤之法也;緩盤須常系腰中,借人氣養之,二三年色微變,再養數年,色即鮮明,佩至十餘年後,或可復原,此言秦漢之舊玉,若三代古玉,非六七十年不易奏效,誠以玉入土年愈久,而盤愈難,因其所受地氣深入玉骨,非常年佩之,而精光未易露出也,此緩盤之法也;意盅之法,人多不解,必須持在手內,把玩之,珍愛之,時時摩挲,意想玉之美德,足以化我之氣質,養我之性情,使我一生純正而無私慾之蒙蔽,至誠所感,金石為開,而玉自能復原矣,此意盤之法與急盤、緩盤之法不同,面壁工夫,能者鮮矣!”
古玉一經盤出,往往古香異彩,神韻畢露,逸趣橫生,妙不可言。
說文解字》謂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不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潔之方也。”《管子》說:“玉有九德。”——仁、智、義、品節、純潔、勇、誠實、寬容、條理。《禮記·聘禮》中說玉有“十一德說”——仁、知、義、禮、樂、忠、信、天、地、德、道。 (來源:銀川晚報)

盤古玉

古玉的盤出,自古就有介紹。《玉說》中介紹:“盤舊玉法,以布袋囊之,雜以麩屑,終日揉搓撫摩,累月經年,將玉之原質盤出為成功。”
在這些典籍中,古人介紹古玉盤出的方法都是實踐之法,然一些方法均不易操作,其原理也不容易考證。究竟玉的盤出由生變熟是什麼機理?盤出之後到底會成什麼樣子?用什麼方法最為科學?玉遇上鐵、銀、污物、鼻油等後,是否就會盤不出來?這些問題當前難以有個滿意的結論。這是因為古人沒有說透,而現代人生活節奏很快,不會有人依古法炮製,盤出之玉應該怎樣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總之,當前尚無現成的答案。現就個人的認知與實踐,意欲談一下盤功與盤玉的一些見解,供同好共同探求。

盤功與盤玉

玉開採之後,在常溫常壓下,不受外界因素的影響,是十分穩定的。但是一旦遇上酸、鹼、高溫、強氧化環境,玉分子就會分解成常溫常壓下的小分子,從而生成新的穩定礦物。玉的受沁,推其原理,是這種化學變化及外源物質介入雙重作用的結果。玉的化學結構發生了變化,要使其重新還原到原來的分子結構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為玉已經失去了原來成礦時的條件,所以從這一層意義上來說,玉的盤出不可能是簡單的還原,而是另有其理!
玉的盤出究竟是什麼道理呢?首先要肯定一點,就是玉確實能夠盤出,或盤出後確實能使玉的色澤、潤度得到改善。在當今許多專著中也有多項介紹。但是諸多專著中均未從化學、物理、礦物轉化、有機物參與、物質轉化的角度加以論述,所以盤玉機理沒有現成的資料可以查到。以本人的實踐和愚見,

盤玉的條件

1、受沁淺的皮殼,在人體和物件長期的盤摩下,表皮吃土,積垢和氧化物被磨去,下面玉質得以透露。
2、乾坑、潮坑玉在盤摩的過程中,沒有完成的化學變化,受到外源物質、水分氧氣、酸鹼的參與,進一步完成和穩定。
3、濕坑、鈣化土沁較深的玉,其變質的皮殼受到盤摩之後,光滑程度得到改善,外源水分、有機油脂滲入皮殼,使原來一點不透的皮殼,在透光折射方面得到加強,相對原來的狀態,顯得圓滑潤熟。
4、人體的作用是盤摩汗沁,分泌的油脂又會氧化變質,衣飾與玉件長期摩擦生電,吸附空氣中或附近微小塵埃,使外源物質得以滲入。玉件隨人入浴會受到水浸、泡洗……總之,掛在身上的玉器,會隨人得到物理及化學的作用,久而久之改變了原來的面貌。
5、一些色彩不顯的沁紋,盤玩之後受外源物質的加入,會形成令人視覺愉悅的色彩,使得沁色更加美麗。
6、水坑玉本來皮殼透潤,加上盤功就會去掉沉垢,水頭、油頭自然重返當初。

盤玉三忌

一忌油。有人愛玉,常用油脂塗擦玉表,其實這樣反而損害玉質。真正愛玉的方法是使用柔軟的白布輕輕擦拭。二忌腥。“玉與腥物相連,既含腥味,且傷玉質”。玉不僅會受到沁色,味道也同樣可以滲入玉中。因而要注意選擇適當的地方存放古玉。三忌污穢。滿手污穢的時候不能盤玉,古玉本身對污穢很敏感,長時間這樣盤玩,玉里的灰土就難以退出,古玉會受到很大的傷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