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子舞

盤子舞

盤子舞是維吾爾族古老的民間舞蹈之一,產生於古老的庫車,流行於烏魯木齊、伊犁、喀什等城鎮。屬於女性抒情舞蹈,動作婀娜多姿,優美動人。特點是穩健、柔軟、細膩、姿態性較強,盤子舞採用的多是賽乃姆的基本步伐,如“三步一抬”、“前後點步”、“墊步”、“開關步”等。手的姿態有兩臂平伸,一手在頭上,一手在胸前,或一手在體旁,一手在胸前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盤子舞
  • 民族:維吾爾族
  • 著名曲目:《倒喇》
  • 首演演員康巴爾汗·艾買提
  • 首演時間:1950年於新疆
民族傳統,歷史淵源,主要內容,著名曲目,所獲榮譽,

民族傳統

盤子舞流行於新疆庫車、喀什、伊犁、烏魯木齊、麥蓋提等地。由女子單人表演,用弦樂伴奏,有專用曲調,其旋律優美,節奏平穩,律動感強為2/4節拍。據傳,盤子舞源於新疆庫車民間,後流傳各地,並逐漸發展成為舞台節目。
盤子舞
盤子舞是表演性道具舞蹈“頂碗小碟舞”的俗稱。表演時舞者兩手各持一小的碟子,指挾竹筷,和著音樂,邊打邊舞,並在頭上頂著盛水的碗,以增加難度。麥蓋提縣有由男藝人表演的盤子舞。一般“盤子舞”除用筷子敲打外,還常用戒指敲擊,技藝高超的舞者還在碗中添水或頭頂著的油燈表演,表演還可以在桌子上進行。還有在口內銜一長把木匙,用匙把合著弦樂敲擊頭上所頂之碗,邊擊邊舞,美妙新穎。這種表演,由於舞蹈技術性強,表演難度大,擅長者已極罕見。
多朗地區的盤子舞,是兼收燈舞、盤子舞兩者之長形成的。燈舞與佛教有關,佛教以燈喻意佛法之破除黑暗,燈舞也就帶有求神賜福消災之意。漢唐時,西域居民篤信佛教,因此燈舞的出現應不會太晚,西域地區伊斯蘭化以後,燈舞作為民俗活動保存下來。清末民初和田地區仍盛行燈舞,而且技藝很高。日本人撰寫的《新西域記》中記述:舞者在弦樂伴奏下躍起、旋轉,燈火不滅,燈油不外溢。

歷史淵源

倒喇》是蒙古族歷史上著名歌舞的名稱,出現於金、元時期,清代依然盛行。有關文獻記載見於明、清、雜記和詩詞之中。據成書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吳長元著《宸垣識略》和該書所引陸次雲的《滿庭芳》詞等記述可知,《倒喇》的表演形式是:“雙歐分頂,頂上燃燈。更口噙湘竹,擊節堪聽”;舞蹈技巧是:“旋復迴風滾雪,搖絛燭故使人驚”;音樂風格為:“龜茲曲盡作邊聲”;伴奏樂器有“琵琶”“胡琴”“秦箏”等。明、清時《倒喇》雖仍在京城內流傳,但乾隆以後逐漸失傳。從多朗地區“盤子舞”的“頂燈”“口銜木匙擊打”“旋轉技巧”以及弦樂伴奏等表演形式中,可以想像出當年《倒喇》的表演,它為考證《倒喇》提供了重要的線索,並說明多朗地區盤舞的多種文化因素。

主要內容

盤子舞舞蹈表現維吾爾族人民在節日歡宴時的喜悅心情。
舞蹈共分三段:第一段為風趣、活潑的男女五人舞;第二段由優美、穩健的女子集體盤子舞和男女混合的群舞組成;第三段在五彩繽紛的舞裙飛旋和樂聲、歌聲、碟聲、鼓聲、鐵環聲交響共振的歡快中戛然終止。該舞集維吾爾族的民間“盤子舞”、“手鼓舞”、“鐵環舞”為一體,用北疆的麥西熱甫舞曲伴奏演唱,節奏歡快,氣氛熱烈,生活氣息濃郁,民族色彩豐富,深受廣大民眾喜愛。

著名曲目

《倒喇》是蒙古族歷史上著名歌舞的名稱,出現於金、元時期,清代依然盛行。有關文獻記載見於明、清、雜記和詩詞之中。
據成書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吳長元著《宸垣識略》和該書所引陸次雲的《滿庭芳》詞等記述可知,《倒喇》的表演形式是:“雙歐分頂,頂上燃燈。更口噙湘竹,擊節堪聽”;舞蹈技巧是:“旋復迴風滾雪,搖絛燭故使人驚”;音樂風格為:“龜茲曲盡作邊聲”;伴奏樂器有“琵琶”“胡琴”“秦箏”等。
明、清時《倒喇》雖仍在京城內流傳,但乾隆以後逐漸失傳。從多朗地區“盤子舞”的“頂燈”“口銜木匙擊打”“旋轉技巧”以及弦樂伴奏等表演形式中,可以想像出當年《倒喇》的表演,它為考證《倒喇》提供了重要的線索,並說明多朗地區盤舞的多種文化因素。

所獲榮譽

1957年解放軍總政治部歌舞團左哈拉·薩哈瑪也娃再度加工並領舞的《盤子舞》在第六屆世界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上獲民間舞比賽銀質獎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