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樂古城

盛樂古城

盛樂古城是拓跋鮮卑代政權時期的北都,今內蒙古和林格爾縣北土城子 ,西漢時期為定襄郡成樂縣,東漢歸雲中郡。曹魏時期,定襄、雲中被喬遷今山西省境內,成樂地區被“棄之荒外”。拓跋鮮卑始祖力微率部進駐這一地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盛樂古城
  • 位置:呼和浩特和林格爾縣土城子鄉
  • 別稱:城盛樂為北都
  • 建立朝代:魏
  • 面積:439萬平方米
  • 東西:約1550米
  • 南北:約2250米
簡介,位置,人文歷史,由來,成型,戰國大型墓葬群,事 件,太子丹,康熙剿滅噶爾丹,

簡介

盛樂古城
拓跋猗廬建立代政權,“城盛樂為北都”。在盛樂城周圍,當時曾經活動著鮮卑部族和一些漢族農業人員。至拓跋珪改代政權為魏,建國稱帝,將都城遷到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盛樂城逐步失去都城的作用。但在北魏的歷史中仍然占有較高的位置。

位置

座落於呼和浩特和林格爾縣土城子鄉上土城子村北。古城南接東西摩天嶺群山,北連土默川平原,西南有寶貝河(古稱金河)環繞,依山傍水,是連線關內至陰山南北的要衝之地,歷代王朝在此駐兵設治,歷經滄桑。 古城遺址平面呈不規則的多邊形。東西約1550米,南北約2250米,面積達439萬平方米。雖經上千年風雨侵蝕,古城遺址牆體保存基本完好。牆體系用灰黃色夾有細砂的粘土夯築而成,夯土層厚15—20厘米。牆體最低處留存1.2米,中段、北段最高處約達7米,並設有馬面。現今,城內不同區域的輪廊仍依稀可辯。
盛樂古城盛樂古城

人文歷史

盛樂古城位於和林縣盛樂園區,緊鄰209國道。是國家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魏初年建都於此,名盛樂,唐代時設單于大都護府。此前曾在這個古城及其周邊墓葬區考古發現戰國至元明各個時代的考古學文化遺存,因此它被認為是內蒙古地區面積較大、保存較好、跨越歷史年代最長的古城遺址。發掘清理出360多座古墓葬,其中,發現了大批春秋時期、漢、北魏、唐、遼、金、元時期和清代的墓葬。清理出土的隨葬品主要有銅器、陶器、玉器、鐵器和石器等,共數千餘件。出土了100多件春秋時期至漢代的銅帶鉤以及一批漢、唐銅鏡,多數品相較好,具有較高的文物價值。至今保存著古城址,城廊清晰、城垣雄偉;是北魏盛樂鮮卑文化的主要地上遺存。以盛樂古城遺址和北魏鮮卑文化演繹為主導,建成歷史文化演變公園。

由來

鮮卑人原生活於興安嶺(大鮮卑山、鮮卑山)地區。漢代向南遷徙,隨後向西擴展。公元3世紀中葉,鮮卑族拓跋部在首領力微的統帥下,強盛起來,擁有“控弦士馬二十餘萬”,並遷至土默川平原。號令所至,諸部歸服。拓跋力微遂在呼和浩特市南45公里的盛樂(今和林格爾縣土城子)舉行了一次部落酋長祭天大會,並建都盛樂。 公元315年(西晉建興三年),拓跋猗盧被封“代王”,建立“代”政權,並以盛樂為北都,以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東)為南都。公元338年(東晉鹹康四年),什翼犍即代王位。並於公元341年(東晉鹹康七年)在盛樂故城南筑盛樂新城。公元346年(東晉永和二年)遷都盛樂。呼和浩特地區成為拓跋鮮卑比較穩定的政治中心。什翼犍擁有部眾數十萬人,統治地區主要為今內蒙古自治區中部、山西省北部。 公元386年春正月,什翼犍的孫子拓跋珪在呼和浩特市南部的牛川召開部落大會,即代王位,年號為“登國”,定都盛樂。不久又改稱魏王。拓跋珪四處征伐,節節勝利,擴疆拓土,征服了許多部落,勢力日益強大,成為塞北的強大政權。公元386年,拓跋珪建天子旗號,改元“皇始”。隨後遷都平城,即皇帝位,改元“天興”,成為北魏的開國皇帝大道武帝。
盛樂古城盛樂古城

成型

拓跋珪復興了拓跋部之後,大力推動社會的進步,“離散諸部,分土定居”,解散了原有的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部落組織,使各部牧民不再成為各部大人(酋長)的私屬,而是成為北魏國家的屬民,從而消除了各部上層貴族擁眾稱雄的分裂因素,為拓跋鮮卑從軍事奴隸制部落聯盟過渡到封建制國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拓跋珪在保持遊牧經濟的同時,鼓勵發展農業生產,在盛樂地區“息眾保農”、“計口授田”,促進了農業的發展,使盛樂地區經濟繁榮,呈一時之盛。

戰國大型墓葬群

從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北魏時期的重要都城——內蒙古盛樂古城呼和浩特南30公里)考古取得新進展。發現古代不同歷史時期墓葬76座,其中發現56座戰國大型墓葬群,出土有各類質地的隨葬器物百餘件。
本次考古發掘發現的這批墓葬的時代包含有戰國、秦漢、隋唐3個時間段。戰國時期墓葬總計56座。大部分為長方形豎穴土坑墓。墓葬的平面以長方形為主,也見部分梯形。部分墓葬帶有壁龕或頭龕,壁龕或頭龕中放置有隨葬的陶器。部分墓葬發現有葬具,葬具有單棺與棺槨兩種,少部分墓葬發現有動物殉牲。墓主人骨架大多保存較好,葬式以單人葬仰身直肢為主,此外還見有側身屈肢葬等。出土隨葬品有陶器、銅器、鐵器、玉器等。陶器以罐、缽、壺等為組合,其中缽扣罐為該墓群的常見葬俗;銅器以帶鉤為主。
漢代墓葬僅發現2座。墓葬形制為豎穴墓道土坑墓,一座墓葬由墓道、甬道及墓室3部分組成;另一座由墓道與墓室組成。隨葬品以陶器為大宗,器類有罐、壺、罐、灶和井等。
唐代墓葬僅發現2座。形制為土洞墓,墓道向南,呈斜坡狀。隨葬有陶罐、銅帶跨等。
內蒙古考古研究所所長陳永志說,本次考古發現,為進一步揭示和林格爾盛樂古城的歷史沿革以及文化分期、文化因素和變遷等相關問題提供了一批翔實可靠的實物資料。
和林格爾縣盛樂古城是拓跋鮮卑時代南下的首都,後南下遷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河南洛陽。該地戰國時期屬雲中郡管轄,漢代為定襄郡成樂縣,北魏時期為盛樂都。近年發現了2000多座古墓葬和出土了大批極具史料價值的文物。

事 件

太子丹

燕太子丹葬於斯地:
荊軻刺秦王沒有成功,卻惹得秦王大怒,親自率領增兵隨王剪攻克燕國都城薊。燕國國君和太子丹率精兵向東圖保遼東,秦將李信率兵急追。此事在《史記·李廣列傳》有記載:“李將軍廣者,隴西成紀人也。其先曰李信,秦時為將,逐得燕太子丹者也。”此時,代王趙嘉送信給燕王,要他殺太子丹獻給秦王。太子丹這時躲藏在洐水一帶,燕王沒有辦法,即派使節殺了太子丹。即便如此,秦王嬴政仍然再次發兵,大舉進攻遼東,俘獲了燕王姬喜。
燕丹的墓為何在塞外呢?在和林格爾縣工作和生活多年的劉妙老先生曾在其《盛樂春秋》一書中寫道:“秦王大軍在後追趕,燕太子丹不能向大軍追趕的方向躲藏,只能反向逃向他熟悉的趙國代郡。那裡相比較荒遠,又接近匈奴地界。燕太子丹墓地,可能就是他被殺死的地方。古代封建王朝,王子犯法,視為平民,平民實行就地埋葬。燕太子丹成為平民,所以葬於殺死他的地方,此地便是現今的榆林城。

康熙剿滅噶爾丹

清廷命蘇尼特、四子部落出兵2000,駐於邊訊要地;命歸化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兵1000待調遣。九月,噶爾丹分兵三路,沿途劫掠,擬集中進攻蘇尼特邊哨愛必汗喀喇鄂博之地。康熙帝調京城八旗兵200名,火器營兵1000名,大同、宣府兩鎮綠旗營兵各乾名,以鎮國公蘇努統領,預備侯旨;命隨同圍獵之八旗兵200名,由都統諾敏、彭春等率往安親王岳樂軍前。土謝圖汗、哲布尊丹巴、車臣汗烏默客等相繼來歸,清廷給予安置。
二十七年六月,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夜遁,後率部至蘇尼特部地方。康熙帝命內蒙古翁牛特、巴林、克西克騰、四子部落等共派兵2500名,暫駐蘇尼特一帶防守;並允許喀爾喀蒙古部眾暫留蘇尼特等部牧地。七月,康熙帝派一等侍衛阿南達、喇嘛商南多爾濟等攜敕往噶爾丹,命其罷兵;命安親王岳樂,簡親王雅布各率包衣兵500人赴蘇尼特部汛界駐防;調阿壩哈納班第戴青、車陵戴青派兵防護哲布尊丹巴,並往瀚海戍防。當月十四日,得知噶爾丹兵已至呼倫貝爾地方,康熙帝命盛京(今瀋陽)兵1000名,會合科爾沁部兵1萬,於指定地區布防。八月,噶爾丹由呼倫貝爾撤走,清廷遂命科爾沁兵還部。初三日,土謝圖汗與噶爾丹相遇於鄂羅會諾爾,鏖戰3日,土謝圖汗大敗,越沙漠奔至哲布尊丹巴處。
清廷命蘇尼特和四子部落出兵兩千、駐於邊訊要地;命歸化城(今內蒙古呼和浩特)兵一千待調遣。九月,噶爾丹分兵3路、沿途劫掠、擬集中進攻蘇尼特邊哨愛必汗喀喇鄂博之地。康熙帝調京城八旗兵兩千名、火器營兵一千名,大同與宣府兩鎮綠旗營兵各乾名,以鎮國公蘇努統領、預備侯旨;命隨同圍獵之八旗兵兩百名、由都統諾敏與彭春等率往安親王岳樂軍前。土謝圖汗、哲布尊丹巴、車臣汗烏默客等相繼來歸,清廷給予安置。
五月,康熙帝親至多倫諾爾(今內蒙古錫林格勒盟多倫),召集喀爾喀蒙古左右翼、內蒙古四十九旗王公貴族盟會,使喀爾喀蒙古完全降附於清,成為守御北疆的堅強力量。三十四年八月,康熙帝密諭科爾沁土謝圖親王沙津遣人詳約噶爾丹。十一月,噶爾丹率兵6000人,果然沿克魯倫河而下,至河源處屯聚,於巴彥烏蘭(今蒙古溫都爾汗西)肆掠牲畜。三十五年二月,康熙帝再次親征,以三路清軍約期夾攻。
五月,清西路軍在大將軍費揚古率領下,於昭莫多(今蒙古烏蘭巴托以南的宗莫德)大敗噶爾丹,殲滅其主力(參見昭莫多之戰),噶爾丹僅率數十騎遁。六月,噶爾丹部將丹濟拉偷襲翁吉(今蒙古阿爾拜赫雷東南),企圖劫奪軍糧,被清軍大敗。噶爾丹再無力組織進攻。三十六年二月,康熙帝親至寧夏指揮,命馬思喀和費揚古分別率領兩路清軍,征討噶爾丹。
噶爾丹窮途末路,飲藥自盡。丹濟拉向清軍投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